<p class="ql-block"> 主笔:罗兰(凌云队成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领导、专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来自鹰潭市第六小学的罗兰。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能和在座的各位校长及教研员相互学习和交流,机会难得,我很珍惜!</p><p class="ql-block"> 四天的学习和相处,对我来说,时间虽短,意义却非同凡响。提升综合素养,赋能职业征程,本次培训为我们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课程编排精巧,专家技艺精湛,课件制作精美,学员发言精彩。思维碰撞,智慧在分享中闪光。学无止境,海纳百川。感谢月湖区教体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感谢凌云组长和伙伴们对我的信任,感慨自己的水平有限,不善言辞。只好用三句话来表达学习心得和切身体会。破冰建团,赏心悦目,不亦乐乎;聆听讲座,感触至深,受益匪浅;回顾反思,认识自我,改进不足。因此,今天的汇报我想从两个方面、以案例反思的形式来分享:那就是参加培训的实际收获,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培训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案例反思一:构建学习共同体,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培训师苗一萍老师风姿绰约,气度不凡,是名副其实的形象大使。人美,课亮,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人际关系的妙诀。以游戏的形式,引领学员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相互关心。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合作完成任务,看哪个小组最有默契。开始有点小紧张,后来感觉很有趣。活动过程中,我们凝聚智慧,开拓创新,在极短的时间内取一个品质的队名,摆一个艺术的队形,呼一个响亮的队号。展示比拼,队队出色,人人开心。</p><p class="ql-block"> 更具挑战的是一分钟之内完成三项任务:团队报数,大家都能搞定。以“我们是最棒的团队”这句话来拍手,有的小组抢时间,动作不协调,有快有慢,有多有少,感觉有点乱。而有的小组求稳,整齐划一,声音很动听。循环七次抛水瓶和接水瓶,同时完成抛和接两个动作,看似比较困难,当我们找到了秘诀,感觉非常轻松。手跟着感觉走,目光追着水瓶走,两脚分开,小腿灵活弯曲,一抛一个顺,一接一个准。心有灵犀,心领神会。教室里,热情和活力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团队的你和我。争分夺秒,看谁获得的评价最多,大家相互签名,你追我赶,不亦乐乎。取下自己背上的评价单,写满了同学们对我的认可和点赞,真心实意,感觉幸福满满!</p><p class="ql-block"> 苗老师举例说明,在和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语言艺术,以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里,更是让人受益匪浅。反思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我深有体会,数子十过不如扬子一长。人际交往,语言艺术真的非常微妙!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好的人际交往,能让事情产生良性循环。培养团队精神,构建学习共同体,事半功倍。团结就是力量,互助就是效率。你看每个小组的导课、结课、制作美篇、代表发言,井井有条,事事顺心。</p> <p class="ql-block"> 案例反思二:追寻教育家精神,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 弘扬教育家精神,必须尊师重教。分享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家长对老师的态度,朱光成校长现身说法,给人印象深刻,令人感同身受。过去尊师重教,家长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主张严师出高徒。孩子犯了错,允许教师给予批评和教育,相信老师的良苦用心。现在的老师都怕管学生,因为社会认定教育是服务行业以及家长对“服务”的片面理解。家长百般宠爱、盲目溺爱孩子,难免使其养成自私、懒惰、不动脑筋、得过且过甚至轻视生命的行为。比如校园欺凌,家长或学生严重伤害老师,一些颠覆三观的思想行为,都与尊师重教背道而驰。因此,作为教师同时身为家长的我们,要为人师表,身先垂范,乐于奉献,懂得感恩,成为学生精神长相的一面镜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将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让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p><p class="ql-block">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将远大的理想信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素位而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知行合一,倾其一生诠释教育家的真谛。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教师张桂梅,用爱的本能践行教育家的精神。其实,教育家离我们并不遥远,教育家精神更是人人可有,人人该有。相处时间虽短,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座的各位校长和教研员都具有教育家精神。有思想,有追求,有实践,有创造,有成就,有影响,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回眸来时路,风雨同舟。十多年来,我拿出自己工资的一部分,成立名师工作室,自费做教研,引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传帮带,教研共成长。今天,我的团队成员又带动身边更多青年教师学习和进步。我们钟爱三尺讲台,热爱每个学生。以爱传承,以文化人,将名师工作室的思想理念辐射到更广阔的天地。从这个角度观察,我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心灵自带光源,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闪烁着教育家的精神。 </p><p class="ql-block"> 培训师们带来的课程盛宴让我感触至深,受益匪浅。优秀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今天上午熊老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我很喜欢。她善于讲故事,充分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让我们都沉浸在其中。感悟“牛歌”培训师的经典语句“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参与的路径在于行动”,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两个人工智能对话更有意思,凌云志老师的《数字化赋能教师培训创新》让我们忙得不亦乐乎,直至手机黑屏为止。</p> <p class="ql-block"> 案例反思三:研修培训相融合,求真务实</p><p class="ql-block">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培训工作者?从理论的角度谈比较空泛,我想通过一个实例和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 作为名师工作室导师和兼职教研员,我做过很多课例分享式的培训。近五年来,几乎每个学期都要做两次。我认为,培训内容和形式应满足学员需求,培训活动应遵循“编-导-演”三步流程。精心编写讲稿和演示材料;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学员围绕主题交流探讨;培训师形象大方,语言流畅。从形式走向实质,我将每一场培训都当做第一次经历。比如遇到喜欢争辩的学员,教学设备出现问题等情况,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做项目方案时,我会综合考量课程目标、形式和结构;确定课程目标时,我会围绕明确性、可行性和时限性进行设计。</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工作者,必需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与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专业的形象与态度;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优秀的演讲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设计一份精准的培训方案,并且能将方案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罗兰工作室做了两场课例分享式的培训。方案是我独立设计的,实施过程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我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架构培训课程: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和方法确定;研修计划和进度安排;资源构建和相关准备;内训师队伍的建设;收集反馈和评估意见。我们的课程内容是《趣味数学校本课例研究》;培训方法采用示范观摩➕ 专题讲座;研修进度和培训安排如下:9月至11月为专题研修季,从理论到实践,我先培训六名骨干成员,三位组长和三位执教老师,他们是团队的内训师。我为大家确定研究方向、构建教学模式、撰写教学案例,鼓励组长和上课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需求,对教学例题和习题进行选择或改编。分小组研课,组长和上课老师作为内训师,引领组员线上学习和交流,线下试教和打磨。通过实践——反思——重建,优化培训方案。我们将12月定为主题研讨月,将“观摩研讨会和送教下乡”时间作为教研开放日。三堂观摩课展示,主题说课加组长评课,我负责专题讲座。分享“趣味数学”校本课例研究的思想理念,我结合三堂课的教学环节进行剖析;针对教学困惑及教师疑问,我现场示范片段教学,答疑解惑,传经送宝。</p><p class="ql-block"> 挑战疑难,开拓创新,填补空白,打造精品。作为“趣味数学”校本课例培训的团队,在省内小学数学领域,罗兰名师工作室是第一个。因为精心准备培训资源,参加观摩学习的老师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课堂总结,学生开心地说:虽然有点难,但却很有趣,我们还想再上这样的课。课后反馈,不少老师都想亲自挑战趣味数学,认为我们的方法和理念可以带走,课堂和课例可以复制。我想,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明显的效果,这样的培训应该是成功的。</p><p class="ql-block"> 做真实的教研,做有效的培训,多元品味润泽课堂,不贴标签,不争夺话语权,将自己的人生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机融合,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活动,让我们团队的研修课程成为无印良品。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培训工作者,这是我的一点思考,也是凌云队的共同心声。</p><p class="ql-block"> 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主动和他人交流。比如,做一个方案、写一篇文章、上一堂课,我能做到独具匠心、深入浅出。若要口头分享,有时却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难免有点遗憾。因此,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培训工作者,我还得继续努力。来日可期,希望我们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培训启新程,赋能促提升。同学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凌云队的汇报总结就到这儿,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