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

稳赢

<p class="ql-block">一朝入姑苏,满眼是江南。十多年前曾来过苏州,印象中的姑苏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城。雨夜泛舟古运河上听评弹,船家指着那里是林黛玉离开家乡姑苏的码头。那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打船舷,评弹声声入骨,吴侬软语中竟柔肠百转,仿佛进入了红楼梦的意境</span>。</p> <p class="ql-block">今日又入姑苏城,在初秋时节感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古韵……</p> 拙政园 <p class="ql-block">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那么拙政园林就甲苏州了吧。拙政园被誉为“天下第一园”、“中国园林之母”。中国的园林,包括皇家园林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拙政园的设计布局。</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由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徴明设计,是明代江南园林的代表。江南园林不讲究对称和华丽,讲究朴素雅致,自然成景。站在园林的每一点上,360度环顾,每个角度都是不同的赏心悦目的景色。江南园林的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真是“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的中部是精华景点 ,这里巧妙的采用了借景手法,把园外的北寺塔框了进来,成了园内美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曹雪芹年少时曾在拙政园居住,&lt;红楼梦&gt;大观园的景致描写就有拙政园的影子。书中多次提到“藕香榭”,拙政园里也有藕香榭。</p> <p class="ql-block">听雨轩门前种着芭蕉和海棠,让人想起宝玉为怡红院题的匾额“怡红快绿”,也是怡红院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似乎也有凤尾森森,翠润生凉的潇湘馆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大观园是曹雪芹心中理想的桃花源,是人间的“太虚幻境”;拙政园是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是书里的“大观园”。</p> 狮子林 <p class="ql-block">狮子林始建于元朝,是一座禅意园林。因园内石峰林立,形态各异,宛如狮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中国唯一富过了十五代的贝氏家族在1917年买下了狮子林,引入了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狮子林中有很多的西洋进口的彩色玻璃窗。解放后,贝氏后人把狮子林捐献给了国家。</p> <p class="ql-block">画舫</p> 留园 <p class="ql-block">留园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朝。拍照最出片的地方是留园,因为它有很多的框景和漏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漏景手法。</p> <p class="ql-block">这是框景手法。</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永远相信古人的高级审美。透过框景和漏景看景色,比实际的景色更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留园有天下第一名石—冠云峰。相传是北宋时期宋徽宗“花石纲”遗物,因石巅高耸而名“冠云”。</p> <p class="ql-block">留园没有拙政园开阔的水域,宏伟的规模。它小巧精致,有着丰富的层次,独具魅力。</p> 苏州博物馆 <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是贝聿明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贝老先生出生在苏州的贝氏家族,经常和堂兄弟们在自家的狮子林玩耍。年幼时期浸润在苏州园林的美学环境之中,青年时期去美国学习建筑学,是享誉世界的一代建筑大师。苏博是用现代抽象化艺术风格去描绘江南建筑的特点,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的建筑轮廓。既有东方美学的传承,又融合了当代艺术的最新成就。</p> <p class="ql-block">园林造景用的石头不是传统的太湖石。贝老先生用花岗岩营造了一副立体的千里江山图。苏州博物馆代表了当代江南园林艺术风格,是可以像拙政园,留园一样传承给后代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馆里的宝贝也很多,最喜欢苏绣,缂丝,核雕,尽显江南织造的巧夺天工。</p> 寻味苏州 <p class="ql-block">出了地铁口,就看到了北寺塔,对面就是这家吴盛兴绉沙汤包店。江南食物名字都起的这么雅,味道也如名字一样美。没有特意寻找,就走进了这家百年老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名不虚传,吃货的天堂,心里不禁乐开了花。</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给我们推荐隔壁的酒酿饼,很多人都在排队,果然独特,饼的主要原料是酒糟。饼皮松软带着酒香,薄荷馅清清凉凉还有松子的清香,玫瑰馅香气四溢,牛肉馅辣中带鲜。这个饼的来历和元末明初的张士诚有关,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这两家店就在唐伯虎旧居桃花坞附近。苏州饭店装修都古色古香,和古城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三虾面的“三虾”指的是虾脑,虾籽和虾仁,取自太湖白虾,鲜香Q弹,是苏州的独特口味。</p> <p class="ql-block">朱鸿兴的面早就名声在外,陆文夫先生的小说&lt;美食家&gt;中提到朱鸿兴面馆一直是老苏州吃面的好地方。朱鸿兴面馆晚上6点半关门,南来北往客,苏州本地人都心心念念这碗面,过时不候,老字号就有这底气。</p> <p class="ql-block">面馆的猪肝面是非遗项目,浇头猪肝厚厚的一大块,外壳酥脆,内部软嫩,像红烧肉的口感。爆鳝面也是甜咸口味的。朱鸿兴的面是每个老苏州的心头好。</p> <p class="ql-block">苏州人太爱吃面了。西园寺的素食面也是一绝。里面的面筋尤其好吃,有一种别样的菌鲜。西园寺也是我见到的没有被外界物欲影响,真正的佛门修行清净之地。</p> <p class="ql-block">提到苏帮菜,当地人推荐给我们珍珠饭店,说那里总是有食客排队等候。珍珠饭店隐藏在小巷之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span>们晚上8点多在小巷里转了两圈才发现这个小门脸。上了二楼,桌桌爆满,杯觥交错,热闹非常。菜单上的招牌菜都是苏帮菜,价廉物美。点了松鼠桂鱼,果然大师傅的手艺不一般。邻座的顾客一个人竟然点了四盘菜,独自大块朵颐。</p> <p class="ql-block">苏州的小点心也出名,梅花糕,桂花糕,海棠糕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苏州的三天紧锣密鼓的品美食,还是有好多老字号没有品尝。看来还得三下江南呀。</p> 古城门 <p class="ql-block">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春秋吴王阖闾时期,伍子胥当时负责规划和建造这座新都城。后来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勾践,西施,范蠡在这里上演了春秋争霸的谍战大戏。三国时代,孙权在这里建立吴国。姑苏自古就是富贵风流之地,江南才子有欧阳修,唐寅,文徴明,金圣叹,冯梦龙等人。</p> <p class="ql-block">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苏州就是一部古书,每次翻开都要深入研读,才能有新的领悟;苏州就像一块美玉,每次把玩都要细细琢磨,才能有新的发现;<span style="font-size:18px;">苏</span>州就是一坛老酒,每次打开都要慢慢品味,才能品出新的韵味。不知何时还能再听评弹,赏苏绣,游园林,品美食,再入姑苏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