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东南亚,有一个被群山环绕、河流滋养的国度——老挝。 这里不仅有着神秘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今天,我要带你走进位于琅勃拉邦尚卡洛村的老挝国家民族风情文化园,一起揭开这个神秘国度的神秘面纱。 初到文化园,你可能会被这里略显简陋的设施所迷惑,但请别着急,精彩才刚刚开始。 当你踏入园区的那一刻,一队身着传统服饰的老挝女孩便以轻盈的舞姿迎接你的到来。 她们的笑容如花般绽放,仿佛能瞬间驱散你旅途的疲惫。 主持人的热情招呼更是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要加入这场欢乐的舞蹈,与她们一同感受这份来自异国的热情与活力。 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们穿过了一条充满民族特色的民俗廊道。 这里,纺织女工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古老的纺车。 将一根根丝线编织成精美的布料。 <p class="ql-block">她们的专注与耐心。</p> <p class="ql-block">仿佛在诉说着老挝人民对传统手艺的坚守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而另一边,可以看到老挝克木族人表演脚踩玻璃渣子、舌舔烧红铁板,令人震撼!几位身怀绝技的“硬汉”正在表演着令人惊叹的真功夫,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让人不禁为老挝人民的坚韧与勇敢所折服。</p> 克木人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都有分布,但在老挝的人数最多,总人口仅2000余人。克木人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全民族讲傣语,部分人掌握了傣文和汉语。 在廊道的墙壁上,一张张生动的图画吸引了我的目光。其中一张尤为引人注目,上面写着一副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横批则是:“还我国籍”。 这幅画不仅反映了当年中国远征军后裔流落“金三角”的悲惨处境,也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奈。然而,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依然坚强地生活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在风情园内第一次听到也第一次看到阿卡族人,阿卡族,这里民族风俗奇特,妇女在哺乳期间喜欢裸露出乳房,她们认为这是美和荣誉的象征。那些尚未成家的姑娘,其实还是包裹得很严实的,只有生了孩子的妇女才有裸露习惯。故此,人们也就习惯地把这里的阿卡人称为“露乳族”。 阿卡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称爱尼人,自称阿卡,阿卡人是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我国称哈尼族)、缅甸东北掸邦、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和泰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他们的祖先靠打猎为生,属于典型的高山民族,属于少数民族。<br> 无拘无束、简单古朴是这里的生存方式,传统的刀耕火种依然是他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住的是茅草屋,烧林开地种植旱稻,一季的庄稼收成只够吃四个月,其余时间全靠上山打猎或采摘野果野山芋维持,当森林烧完时就全寨迁徙。 他们信奉神灵,阿卡妇女结婚前一般穿上衣,婚后则上身赤裸,不穿上衣;阿卡人的结婚习俗是女人要先怀孕才能结婚,结婚只需要攀车同意即可;女人结婚后家里所有事务都由女人来做,包括割草、种地,但家里大事小情都由男人做决定。 除了阿卡族,老挝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探究竟的民族。 佬族是老挝的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52%以上。他们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言谈举止严格遵守佛教教规。 佬族男子留短发、着圆领衫、穿纱笼; 女性则穿筒裙、披肩、梳发髻,并喜戴金银首饰。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款式独特,充分展现了老挝人民的审美与智慧。 在文化园内,你还可以看到珍稀名贵药材和名优土特产品的展示。 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少中国游客在这里选购着心仪的商品,满载而归的同时,也带走了对老挝这片神秘土地的深深眷恋。 在游览的过程中,导游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挝的概况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49个民族,分属四大语族系。 这些民族各具特色、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老挝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氛围。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也能深刻体会到老挝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的游览也接近尾声。回望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我不禁感慨万千。 老挝国家民族风情文化园不仅让我领略了老挝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老挝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 <p class="ql-block">我相信,这段旅程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也将激励我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美丽世界。</p><p class="ql-block">813 老21【探秘老挝国家民族风情文化园:一场穿越时空的民俗盛宴】(202412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