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文燕cwy</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51435</p><p class="ql-block">今年秋天自驾游,从河西走廊进入新疆,途经嘉峪关、阳关、玉门关,亲临其境感受“天下第一雄关”的壮美,在大漠风沙中细品“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境,河西走廊上的三个著名关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三个关都存在于今天的甘肃省境内,是河西走廊上的关隘,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玉门关、阳关都修建于汉朝,距今2000多年历史,现仅存遗址。嘉峪关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明朝最西边的防御关隘,距今6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span></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山西麓而得名,比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凭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是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p> <p class="ql-block">明征西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经历了168年的时间,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城,矗立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p> <p class="ql-block">关城的西面为古战场,关城的东面有一九眼泉湖,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其水源主要来自祁连雪峰和冰川,冯胜大军驻扎在此,最先吸引他们的正是嘉峪山下的这处泉水,而嘉峪关地区几千年以来的人类文明,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也是这些长流不断的清水。</p> <p class="ql-block">东闸门是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门洞高4.2米,宽3.8米,深10.6米,用石条和砖垒砌而成,墙壁上嵌有36根方木支柱,门顶搭有方木棚架。门上建有闸门楼,红漆明柱,顶盖灰瓦,为硬山顶式建筑。</p><p class="ql-block">经过此门,历史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进入东闸门后,远远的便看到刻有“天下雄关”的碑亭,这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见关势雄伟有感所书写。旁边碑廊是一座仿古建筑,陈列着历代文人墨客所题咏嘉峪关的诗词碑刻。</p> <p class="ql-block">穿过碑廊,西行不久便来到关城脚下。仰望关城,巍峨壮观,城墙高耸,砖石之间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两层两檐歇山顶式的建筑优雅而精致。这里曾是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如今虽已成为游客参观的景点,但依然能让人从中感受到那份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穿过文昌阁,便来到了东门外的关帝庙和戏楼等建筑所在地。这些建筑不仅是当时人们的精神寄托之所,也是关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进入光化门,沿着楼梯登上城墙,楼梯旁的马道紧邻古城城墙,呈一定坡度通向墙顶,在古时具有运送兵力、运输粮草和武器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关城有三重城廓,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固若金汤,牢不可破。</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老的城墙上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被云雾笼罩,黄色和红色旗帜随风飘扬,一幅充满古朴气息的画面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信步而行,脚下的条石和城砖十分引人注目,它们承载着多少动人的历史故事,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勤劳!</p> <p class="ql-block">遥望柔远楼,又称西楼,楼下为柔远门,建筑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楼高17米,建筑色彩庄重,美观大方。有雄居西陲,俯视天下之感。古人赞曰:“磨砖砌就鱼鳞瓦,五彩装成碧玉楼"。</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门为关城的正门,也叫西城门。门额刻有“嘉峪关”三个字。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砌三层条石。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钉黑漆双扇门。门道长25米。宽2.4米,高6.3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数百年来留下了深深的车辙。</p> <p class="ql-block">游嘉峪关,让人关注到其内众多的门,“光化门”寓意着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而“柔远门”则意味着以怀柔政策来安定西陲,彰显了关隘的开放与包容。“正门”应是设置在便于防守和观察敌情的位置。这些城门的设计与寓意,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将继续屹立在西北大地上,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雄浑与壮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阳关,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武帝时期,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离玉门关55公里。历史上的阳关曾为通往西域的门户,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魏晋时置阳关县,在整个汉、晋、隋、唐时期,曾经有过空前繁荣辉煌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阳关博物馆,占地约3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较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陈展风格新颖,系统地反映出汉唐时期敦煌及阳关的繁荣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张骞的塑像,这位西汉时期的杰出外交家和探险家,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开辟了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进入关口,在此可以体验一下持牒通关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放眼远望,大漠上唐代诗人王维的高大塑像十分引人注目,“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千古绝唱《渭城曲》,让敦煌阳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游览区域内,还可凭吊古迹、参观展览、登高远眺,也可饮酒壮别、骑射练兵、刻石留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雄关巍峨、商队络绎,使者相望于道;这里曾绿树成荫、街道纵横,天马驰骋于野。</p> <p class="ql-block">然后乘坐马车或景交车前往阳关烽燧和阳关大道遗址。</p> <p class="ql-block">阳关烽燧建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唐代此烽所在山名石门山,此烽因名石门烽;清代以来,俗称墩墩山烽燧。此烽居高临下,鸟瞰四方,为阳关之近卫。</p> <p class="ql-block">阳关烽燧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侵蚀,如今残高4.7米,西南角有坞堡、马厩、灰堆遗迹,阳关烽燧、青山梁烽燧(分别在古董滩之北、之西)占据制高点,巍然屹立,遥瞰四野,傲岸雄姿,为“阳关耳目”,从古至今,一方标志。</p> <p class="ql-block">望着残垣断壁,让人慨叹,昔日的雄关要塞如今已成遗迹,却依旧向世人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阳关大道”更是光明、希望和美好前景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阳关不仅是汉唐时期重要的边塞关隘和最早的海关,而且因其在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中的重要作用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玉门关,河西走廊的最西端</span></p><p class="ql-block">玉门关遗址,是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汉帝国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最重要的关隘遗存。位于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东南距敦煌市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东沿约150公里,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赫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遗存主要包括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汉长城边墙及烽燧遗址(包括20座烽燧、18段长城边墙遗址),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在长约45公里,宽约0.5公里的区域内,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呈线性分布。</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玉门关,虽然晴天,依旧寒风凛冽,路旁“汉”字旗哗哗作响,举目四望,只有小方盘城在戈壁滩中孤立,当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小方盘城,西汉为玉门都尉府治所,东汉为玉门候官治所,现存障一座,关址城垣完整,黄土版筑,略呈方形,夯土版筑,约26 米见方,高约 10米,面积约 700 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西、北面各开一门,形如土洞,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步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障外有坞院,障南残存的东西向坞墙清晰可辨,障北有一风蚀台地,上有烽燧遗迹。</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向北眺望,不远处大片的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千年雄关,见证了敦煌华戎交汇的繁荣昌盛,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小方盘城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汉代土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p><p class="ql-block">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p><p class="ql-block">两关存旧迹,长城凝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