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职工宿舍生活的日子

辛茹沚水(拒聊)

<p class="ql-block">  2001年春至2004年11月供暖期前,我们一家三口曾经在乡里的职工宿舍住过。</p><p class="ql-block"> 职工宿舍一共住着6户人家,都是本乡中小学教师和卫生院职工及家属;每户有两间房子,一间堂屋,一间正屋。房子已经比较老旧了,有人说, 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盖的呢;但究竟是什么时候盖的,我也不太清楚。</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这一户,之前的住户刚搬走不久,他们曾在这两间正房的前面又盖了两间简易房。</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把两间正房粉刷一新,还铺上了地板砖。正屋作卧室,堂屋算是客厅兼书房。靠东墙并排摆着一大一小两张写字台——大的是老公的,他经常坐在那儿画漫画;小的是儿子的,他总是坐在那里做功课。也许是因为年龄小个子矮吧,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他总是喜欢蜷起右腿,把腿“垫”在屁股下面,然后一边用舌头舔嘴唇,一边写作业、画画。</p> <p class="ql-block">  在正房和简易房之间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条用砖铺成的甬道。之前的住户在院子里种的几根葱和一小畦稀稀疏疏的韭菜,每到春天还能如期返青。后来,我又从邻居家挖来了几株草莓秧子,那几年的端午节前后,我们总能吃上自然熟透的草莓。我把草莓摘下来,洗干净了放在碗里,再撒上一些白糖。这样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嘴唇上、舌尖上都粘满了鲜红的草莓汁水……</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在正屋的窗户上面安了一个遮阳罩。这遮阳罩,夏天中午日头毒的时候把它放下来,可以遮挡阳光,凉快地睡午觉;下雨的时候把它放下来,避免潲雨。</p><p class="ql-block"> 窗前靠邻家镂空砖墙的地方是一根高高的电视天线杆,我在它的旁边种了“五星花”。初秋时节,那“五星花”能一直爬到天线杆顶端,让这锈迹斑斑的家伙也有了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  2001年的时候,儿子才6岁。那几年的暑假里,我总会用洗衣盆在院子里晒一大盆水,傍晚就用这水给他洗澡。隔壁的李老师从镂空的砖墙看见他光不哧溜儿的,就故意笑话他,还用手指刮脸皮:“羞,羞——”</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正要给儿子洗澡,看着这满满的一大盆水,我突然想起了“阿基米徳”的故事。于是,我就给儿子讲——</p><p class="ql-block"> “从前有一个人叫阿基米德,有一天,他洗澡。当他进到装满了水的澡盆里后,你说会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儿子会说“水从澡盆里流岀来了”,没想到他的回答是——</p><p class="ql-block"> “水全黑了。”</p><p class="ql-block"> 我:“……” </p> <p class="ql-block">  前排两间简易房,那是我们的厨房、餐厅、洗漱间、储物间。里间屋里有一铺炕,炕上铺着炕革。屋子虽然简陋,但我也总是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每当赶集回来,把一兜苹果或者一兜桔子又或者买回来的其它什么东西吧,往炕上一放,不知道为什么,内心照样感到非常愉悦。</p> <p class="ql-block">  在宿舍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河上架着一座仿照赵州桥的样子建造的小桥。河的两岸栽种着柳树,在多雨的季节,有时会在树下发现成堆的野蘑菇。</p><p class="ql-block"> 走过“赵州桥”,对岸那边就是水利站。那里有凉亭,有桃树。每年4月10日前后,那里的桃花开了满树,粉嘟嘟的,非常好看,儿子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在那里拍照留念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职工宿舍生活了大约4年后,2004年11月,我们全家搬离了那里,从那以后,我就没怎么回去过,一转眼,20年就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我和老公也都丢了50奔60了,但当年在职工宿舍生活的情形,却还都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是啊,正像那首歌中唱的:“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