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上方醒目的标识牌让我知道三门峽到了。怀着对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峽大坝的期待,踏上了探寻三门峡大坝之美的旅程。相传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洪水泛滥,人民叫苦连天。大禹治水,一改其父鲧“以堵为主”的治水理念,变为“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治理方略,因势导水,在黄河中游凿龙门,开砥柱,用神斧将挡水大山劈成三道峡谷,并分别取了人门、神门、鬼门的名字,于是后人便将这里称为三门峡。</p><p class="ql-block">解放后,为根治黄河水患,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黄河中游下段的三门峽建成,是新中国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任务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p> <p class="ql-block">进入三门峽大坝所在景区的大门,“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济源小浪底北岸旅游度假区欢迎你”的标语让人眼前一亮,它告诉人们这片土地因三峽大坝的建没具有了高度的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走在景区小路上,两旁绿树矗立,石凳错落有致。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蓝天白云,心旷神怡。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玩耍,笑声回荡;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着天,悠然安祥。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三门峡大坝的建设给所在地居民带来的生活的幸福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横跨黄河之上的弧线型建筑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水面之上。桥下水流湍急浑浊,更衬托出桥梁的雄伟壮观。站在桥上向远方眺望,连绵起伏的山丘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这座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更是三门峡人民智慧与勇气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桥以各具特色和造型设计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远处与大坝建筑交抑輝映,近处桥面上行人来来往往。炎炎夏日下,一家人行走在桥上,一把遮阳伞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小世界。彼此相捞,共赏美景,享受着属于亲情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公园景观区内,一座巨大的黄色彩笔雕塑与背景中的拱桥和山景相得益彰。巧妙的设计让人惊喜,仿佛置身于一幅精心绘制的黄河沿岸画卷之中。建筑、人文与自然的交印融合,让景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使人观赏赞叹。</p> <p class="ql-block">中心广场上矗立的巨大雕塑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XIE”三个红色字母醒目而独特,成为了三门峡的一张名片。它不仅是艺术的象征,更是这座城市精神的体现。围绕着雕塑,人们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不仅探究作品的深意,也下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移民项目概况碑文背后的故事令人深思。纪念碑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历史,铭刻了无数移民为了支持工程建设而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貢献。站在碑前,对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的敬意油然而生,对他们成就了今天辉煌的奉献由衷赞偑!</p> <p class="ql-block">黄河景区的处处景观同样令人难忘。灰色石球组成的矮墙与黄色拱桥状建筑相互映衬,背景中连绵起伏的山丘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这里的每一个建筑,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故事,等待着游客去发现、去品味。</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小亭子坐落在黄河边的栈道上,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浑浊的黄色河水缓缓流淌,新型的桥体结构蜿蜒曲折。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文明在这里相互辉映,让人们领略到了三门峡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大坝泄洪放水的情景呈现了这一震撼人心的情景。天空湛蓝无云,水面黄沙翻滚,扬尘扑面而来,耳边涛声如雷,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得此巧遇,立照为存!</p> <p class="ql-block">蓝天云飞千年历,</p><p class="ql-block">黄河水奔万里急。</p><p class="ql-block">三峽大坝横空现,</p><p class="ql-block">人民功绩动天地。</p> <p class="ql-block">注:本篇所有照片(除另有标注的)和文字之版权均归小石头(微信号)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