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杨乐平</p> <p class="ql-block"> 无论规模还是名气,泉州与福州、厦门都不是同一个量级。但是泉州却凭借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独特,吸引了海内外的众多游客。这中间就有一个我。</p> <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对泉州来说,可不是浪得虚名。“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中心”,世界遗产城市,“首届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文化发源地……诸多荣誉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实力支撑。一条老街,同时容纳儒释道、伊斯兰、天主教,而且绵延千年,访客不绝,唯有泉州。南建筑、南音、南戏、南拳、提线木偶戏、蟳埔簪花等,都是泉州历史文化,孕育出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泉州寺庙众多,令人惊叹。我们重点观览了开元寺和珞珈寺。开元寺是闽南地区最著的佛教寺院之一。其间的东西双塔,更是久负盛名。历经两次强震,栉沐千年风雨,依旧安然屹立,成为泉州古城的地标和象征。以纯粹的砖石结构,替代传统的木质榫卯,这也是开元寺双塔独一无二的伟大创举,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寺院东侧一处幽静的院落,是弘一法师纪念馆。室外有汉白玉雕刻的弘一法师半身坐像,馆内陈列着他在泉州生活期间的史料、著作、照片墨宝等。驻足《惜别》耳畔不由萦绕起那段熟悉的旋律,不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珞珈寺坐落在石狮市黄金海岸的宫屿岛上,被誉为“海天佛国”。四周环海,潮起潮落之间,形成一种海上看庙,庙里看海的独特景观。很值得一看。我们虽然没有赶上最佳观赏时间,但是在海滩上远观,也别有洞天。苍穹与大海之间的珞珈寺,就像遗世独立的一座海市蜃楼,亦真亦幻,宁静而缥缈。</p> <p class="ql-block"> 泉州的博物馆也不少。单是一个丰泽区,就汇集了“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最令人惊叹的是,每一个博物馆都有志愿者为游客免费讲解。我们在泉州博物馆遇到的女讲解员,知识渊博,人也文质彬彬,娓娓道来的闽南普通话,亲切中不失自信,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从博物馆出来,正前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湖公园。站在台阶上眺望:小桥流水,游人穿梭,美若画卷。</p> <p class="ql-block"> 闽台缘博物馆对面就是泉州木偶剧院。虽然隔着西湖,但历史文脉却紧密相连。几个独立的小剧,串联成一场精彩的艺术展示。精心选材的节目,从不同侧面,向观众展示了泉州提线木偶的高超技艺。多人合作,协同演绎的难度更大。但是演员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精彩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作为世界极“非遗产品”,一代代传承人,以他们的勤奋努力,让这项“绝活儿”,走向世界,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也让世界多了一扇了解泉州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泉州的建筑,引领闽南风尚。无论你行走在晋江的五店市街区,还是漫步在传统的梧林村落,燕尾脊、红砖厝、剪瓷雕都是吸睛的亮点。即使在庄严神圣的庙宇,由于加入了这些元素,而愈发显得精致华丽。外来文化,尤其是东南亚文化对泉州的影响,就记录在老宅院的雕梁画柱中。如今的古街、村落,已经变身为文物和文化,供游人观览打卡的同时,成为研究闽南建筑的样本。成为海外侨胞寄托乡愁的载体。一砖一瓦,一幢楼,一处院,将泉州与海外侨胞紧密连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泉州三面环海,河流密布。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泉州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宋元时期的泉州,就像盛世长安一样繁花。“刺桐港”一度成为东方第一大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沟通南北,连接四海的口岸贸易,离不开船,更需要桥。泉州的古桥很有名,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洛阳桥和安平桥。它们都有上千年的桥龄。我们拜访过的安平桥建于宋代,距今有1138年的历史。2255米的桥梁,使它成为中古时期,世界最长的石桥,从而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并在202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整座桥,从桥墩到桥面,都是就地取材;设计施工更是巧妙绝伦,令后人称奇。我们从桥西的安南市水头镇,徒步穿过桥东的晋江市安海镇,感觉像经历一次盛大的古今穿越,神圣、浪漫还由衷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堪称泉州的“龙脉”。置身南台岩,仿佛站在龙脊上,整座城市尽收眼底。杜甫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俯瞰脚下,泉州浓缩在清晨的薄雾中,梦幻般静卧在丰饶的泉州湾。</p> <p class="ql-block"> 老君岩是清源山的灵魂。“老子天下第一”的雕像,闻名遐迩。虽然我们没有近距离观赏,但是老子“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在我们走进泉州的那一刻,就深有体会。不同宗教的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的互学互鉴,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有机渗透……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泉州人海纳百川,善做善谋的历史文化传承。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今天又构筑起汇通八方的桥梁。一个承载着历史,又充满活力的新泉州,值得我花时间用心品读。</p><p class="ql-block"> 白岩松说 :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我想说:泉州,我也来过!</p> <p class="ql-block"> 附记:走进厦门集美学村</p><p class="ql-block"> 参观泉州博物馆期间,陈嘉庚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便萌生了探访集美学村的想法。泉州行程结束的前一天,我们乘坐动车去到厦门。在集美学村逗留的大半天,我们沿石鼓路,探访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陈嘉庚纪念馆,鳌园和归来园。我在南薰楼前打卡拍照,在龙舟池畔漫步。眼前的一景一物,都感觉与“美”关连。自然风光美,中西合璧的建筑美,建校的初衷美,人性的光辉美,我党统一战线的政策美……“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是毛主席对陈嘉庚先生的高度评价。没有陈嘉庚,就没有集美学村,所以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最美!集美学村——一个汇集天下大美的地方,名副其实!</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7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