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一个星期前的今天,是冬至。</p>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冬至这一天,我院子里的腊梅花开了,我大清早起来,摘花闻香煮茶,一派活色生香。晚上朋友拎了一壶酒来,我们对着花就茶饮酒,最后一起醉倒在冬至的夜里。</p><p class="ql-block">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如果我们是第一次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那么很容易将冬至理解为冬天来了,因为“至”有到,到达的意思。冬至是最早被确立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至”在这里是极,冬天的极致。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阴气到了极盛的顶点。但是我们中国文化讲盛极而衰,那么阳气就该出场了。所以冬至又叫一阳节。</p><p class="ql-block"> 3000多年前,周人认为,将日影最长的这一天,就是冬至这一天作为新一年的起始,比较容易校对时间,再加上阳气起逐渐增加,也代表着新一年的循环,所以周秦时期一直是把冬至这天作为新一年的起始。</p><p class="ql-block"> 两汉之前,皇帝百官是贺冬至而不贺夏至的,他们认为,冬至阳气起,君道长固贺,夏至阴气起,君道消,故不贺。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用了夏历,那么冬至不再是新一年的起始,但它仍然十分重要,仅次于元旦正朝,被称为“亚岁”。阖家团圆应该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主旋律了,尤其是春节,还有中秋节。但其实从先秦到两宋,冬至以及重阳节强调这个主旋律是要远胜于中秋节的,只是后来逐渐的淡化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曾经就有诗说: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p><p class="ql-block"> 所以无论你在冬至吃的是饺子也好,汤圆也好,都是团圆的象征。但是饺子绝对不只是冬至的专利。虽然说冬至吃饺子跟医圣张仲景的传说有关:祛寒娇耳汤。但其实冬至又是阴阳相交的日子,交子之时吃饺子是非常多地方的风俗,一年四季吃饺子的由头就太多了。因为交子之时就有很多个,饺子不但代表着对家人、对生活美好的愿想,它确实也非常好吃,今年的冬至我做的是羊肉馅饺子,第一,我生性怕冷,需要温性食物宜补。第二,我喜欢羊肉温柔而又突兀的个性和味道。因为我自己迄今做了二十多年的餐饮,我经常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做各种不同馅料的饺子,和每一年不同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冬至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我们国家最早的教师节。我今天所说的教师节是1985年确立的。在古代,冬至日有两大必不可少的节气活动,其一就是忌口,还有就是拜师。孔子,我们称之为至圣先师,他倡导有教无类。他认为人们通过反省、克己,还有实践,是可以通往更高境界的,就是提升人格。他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p><p class="ql-block"> 打破认知障碍是唯一纵向提升的路,我们可以试一试,敢于打破自己的认知,不评价,不八卦,不自大,做难而正确的事,对我们来说,是多么跨越我们自身领悟的事业。</p><p class="ql-block"> 关于冬至的物候,其实理解起来非常简单。我在冬至这一天,炖了只乌骨鸡汤,包了芝麻馅汤圆,吃了油渣冬韭馅饺子,还温了一壶米酒,与一二友人绿蚁新焙酒,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字是在冬至后的第六天定稿的,同样祝大家冬至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