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2023(下篇)

雨中行

<h1><b>秋的徜徉</b></h1> <p class="ql-block">  八月夫人的老家大户陈家村举办农民丰收节燃放礼花,礼花放了一个多小时,让我拍摄礼花过足了瘾。</p> 自从孙女回来后,我们每天在家里播放古诗词朗读,她在玩耍中不知不觉也记住了古诗词,她奶奶领着她参加董老师组织的朗读社,耳濡目染她竟然也受到熏陶,第一次在淘金小镇里上台朗读古诗词,竟然读的有板有眼,她就像一朵洁白的荷花含苞待放。 秋风凉爽的时候我和夫人自驾把孙女送到杭州,上半年儿子和媳妇由于生意的需要,从太原搬到了杭州,我们把孩子送给他们后开始了自驾游。第一站是徽州古城,徽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古城。第一次见识了徽派建筑,认识了马头墙,欣赏了著名的大学士牌坊,去电影《芳华》的拍摄地大剧院感受久违的年代感。 我们去目睹了横跨在练江上的被称为千里江南第一桥的“太平桥”,沿江东行,江边的石路油光发亮,我们见到了著名的鱼梁坝,渔梁坝被誉为“江南第一都江堰”,它是徽商的发源地。 第二站我们去了古村落西递,西递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递村古建筑群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穿梭在西递大街小巷,品尝着著名的小吃徽州毛豆腐,欣赏着这些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感受着深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三站我们去了宏村古镇,宏村背靠黄山地势较高,人工古水系贯穿整个村落,整体就似一头“卧着的牛”处于山岗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承志堂的木雕,各种人物、动物、吉祥物图案栩栩如生雕刻精美。 第四站我们去爬了黄山,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为四绝。爬黄山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几年前准备跟着驴友去爬,结果因为黄山连续几天一直下雨取消了行程,如今年过半百终于了却了心愿。“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只有爬过黄山才能更好体会这些诗句。 从黄山回到杭州,我们又去了西湖,西湖已经成为免费的旅游景点,好多年前是春天四月份去的,如今重走苏堤漫步在林荫路上别有滋味,欣赏着两边的风景,能够更加体会到苏堤的重要性,春天的“苏堤春晓”那就是处处美景如画。 初秋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十分壮观,龙湖的晨曦云雾缭绕美如画卷。 轻松愉快的暑假结束了,我又开始来到烟台开发区富士康工业园带学生实习,没有事的时候就到海边转转,早晨去天马栈桥赏日出晚上赏日落,风景都很美丽壮观。网上网友说芝罘岛的西口渔港落日也很漂亮,驱车西口等待日落时分,老天不负有心人,那天去西口晚霞还真不错,静静的港湾晚霞光芒四射渲染了海面,一艘艘渔船静静地停泊在港湾里,海鸥在霞光中飞翔,一幅绝美的画卷展现眼前。<br> 金沙滩公园的鲸鱼雕塑非常震撼,设计者本意是“深呼吸”,人们都叫她《孤独的鲸》,一鲸落万物生,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我特意叫来了家人一起来观赏。 秋日老家花田的格桑花开的正艳,晨曦薄雾中的家乡美如仙境,菊花也开始绽放,远远的就能闻到淡淡的菊花香。 孙女下半年我们俩带着,平时去童臻幼儿园,礼拜天就带她回老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正是秋收的季节,金黄的小米堆上、黄橙橙的玉米棒上都留下她快乐的身影。春天在门口用青砖建了一个照碑,配上金黄的玉米粮囤味道十足。宋▪范成大描写的“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也是这样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吧? 罗山森林公园人工打造了一片菊花,成为招远一处网红打卡地,每当菊花盛开时,远近的人们都来欣赏菊花,呼吸罗山的清新空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朝阳中、夕阳下也是我们摄影爱好者必去的打卡地。 转眼到了十月,国庆节董老师在华盈组织了一场诗朗诵会,孙女上去朗诵了《咏梅》,年仅三周岁的孙女成为在场最小的演员,收到在场各位观众热烈的掌声。 八月桂花香,老家院子里的丹桂树挂满密密麻麻的金黄色桂花,周围的邻居都能闻到浓浓的桂花香,“丹桂飘香秋意浓,花落飘香遍地黄”,坐在院子里闻着花香读着诗书也是一种美美的享受。 时到金秋,那一片芦花在秋风中飘曳着,似那灵动的舞者,也是我们每一年必到的打卡地,孙女把洁白的芦花贴在脸上感受芦花的柔软,脸上露出舒服喜悦的笑容。 深秋了,枫叶红了银杏叶也黄了,我们又去了莱州小草沟的那片银杏林,孙女也是第一次感受深秋的色彩。<br> 老家合作社还在收玉米,金黄的玉米棒子堆满了场园,只有在农村才能体会到金秋收获的味道,花田里的几棵粉色菊花还在瑟瑟秋风中绽放。 <h1><b>冬的畅想</b></h1> 十月冬天来了,万物好像都处于停止状态,然而我们没有停止外出徜徉的步伐,休班的时间我们几个驴友又踏上爬箭扣长城的旅程。我心中还想着欣赏满山红叶中巍峨的长城风姿,结果爬上山顶一看竟是万物凋零,零星几棵树上还有几片树叶在寒风中摇曳,只有山脊上雄伟长城盘踞在山巅上。 因为是一天的行程,我们爬过的野长城距离要长一些,第一次爬著名的“鹰飞倒仰”段,它被称为万里长城最险段之一,这里坡度近80度。 箭扣野长城唯有亲身踏足方能领略她的宏伟壮丽,才能感悟到长城作为国家象征的深远意义,她不仅是华夏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更是力量与荣耀的巍峨丰碑。 第二天我们去爬司马台野长城,毛毛细雨中我们沿着崎岖的小路登上司马台长城,虽然下着雨我心里却很激动,这样的天气是要出大片的。 登上司马台长城我们先观看了14号楼台“猫脸楼”,因台体门窗像猫脸而得称。站在长城上俯视山下,云雾缭绕,猫脸楼更加壮观俊美。<br> 稍作休息我们开始爬天梯,天梯是从猫脸楼到仙女楼的必经之路,天梯高达100米,坡陡、墙窄、倾斜度高达85度。 爬上天梯后要到达仙女楼还需要经过一段单边长城宽约三十公分的石墙,由于下着雨为了安全我们几个人没有走单边长城,是从下面的山坡绕过去爬上仙女楼。仙女楼处处给人以精巧、细腻、秀丽之感,楼门石柱上还雕刻着两朵并蒂莲花捧着一个仙桃,传说楼内确实住过一位莲花仙女。 从仙女楼到望京楼也是一段单边长城,我们也是从下面的山坡绕过去爬上望京楼的,望京楼海拔最高,坐落在老虎山的主峰上,天晴的时候可以看到京城。 立冬后的第一场雪早早来到,为了能拍到乡村的雪景,我提前回到老家等待雪的降临,雪花静静的落下,还在盛开的月季花落雪无声,更加显的娇艳欲滴,落雪的月季花和照碑上红红的大福字相互映衬韵味无限。 <div>  每年柿子熟了的时候我们都要去拍照留念,其实拍照是次要的,内心想的是去亲手从树上摘几个熟透的柿子吃个过瘾,“霜含柿子鲜”,那软软的凉凉的甜甜的味觉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秋光满树挂灯笼”那挂满枝头的柿子红红火火令人喜爱。</div><div><br></div> 今年孙女在家,带她一起去拍柿子是必须的,这是她今生第一次拍柿子,第一次吃刚从树上摘的柿子,也祝愿她一生事事如意。<br> <div>  十月十三是孙女的三周岁生日,我们一大家子的人给她过生日,她非常喜欢她的小姑姑,每当回来都要跟她小姑姑</div><div>住几天。<br></div> 大雪的季节,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下午金色的阳光洒在龙湖的树上,给人暖暖的感觉,湖水显得更加湛蓝,这美好的时光怎么能浪费,我们又想起那片芦花。 芦花在暖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走在其中更能体会到冬日暖阳的温暖。在这寒冷的季节,冬日里的暖阳如同一曲悠扬的旋律在清冷的空气中奏响温暖的乐章,萦绕在这片充满诗意的芦花中,让人沉醉其中不愿离开。<br> <p class="ql-block">  十二月中旬,23年的第二场雪也是历史上最大一场雪,整整下了一个周,狂风暴雪挡不住我们到雪地里玩的冲动,尽管刮着大风飘着雪花孙女照样玩的不亦乐乎,这也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炼。</p> 雪停了,我们又来到龙湖开阔的地方,踩在厚厚的雪上,听着“咯吱咯吱”声音,仿佛也回到了童年。远远看着孙女和她奶奶玩雪不亦乐乎,就像伟人说的那样,“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br> 整个龙湖白雪皑皑湖水湛蓝,雾云山山岚起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晨曦中金色的阳光洒在披着厚雪的黄金阁上,显得更加俊美秀气。 乡下终于通车了,我独自一人开车回到老家,就是为了拍这多年不见的大雪后的乡村景象。街道上的雪堆成了小山,有两三米高,屋檐上挂着冰尖,田野里盖着厚厚的雪,没有一个足迹,瑞雪兆丰年。<br> 新年之际,童臻幼儿园举办庆新年活动,观看了孙女和孩子们表演,一个个稚嫩欢快的身影令人喜爱。董老师也举办新年朗诵会,孙女也上台朗诵了《咏梅》,她那抑扬顿挫充满气势的朗诵惊艳了满场观众。 <p class="ql-block">  新年元月中旬遇见了一场极美的雾凇,早晨起来感觉应该有雾凇,龙湖没有看到,我和儿子开车围城转大半圈终于在城东河的河西路遇见,遇见雾凇在严寒冬天来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好多年没拍到雾凇了,丝丝柳条变成了琼枝玉挂,“园林日出静无风,雾凇花开树树同”,“琼敷缀叶齐如剪,瑞树开花冷不香”,无数的美妙诗句描写着雾凇奇观,雾凇就是为诗为画而来。</p><p class="ql-block"> 用如诗如画的雾凇奇观结束我对2023年回望,“东风吹得十分匀,开遍梨花七万树”,我仿佛听到春的脚步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