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攝影\張薇 </h3> <h3>南美之旅(一): San Pedro de Atacama </h3> <h3>南極的那首詩、北極的那聲呼喚,猶如煙雨般的記憶,深深地刻在了心中那處珍藏著值得回味許久之往事的角落。修行的腳步總想著走進又一幅念想已久的陌生畫面,再次去撲捉那曠野之魂觸及心扉的震撼之瞬間。<br><br>兩年後的這個季節,我們再次開啟南美之旅,合著夏的溫度,去尋找那些曾經錯過了的風沙與雪峰。</h3> <h3>從Santiago到 Calama,沿著安第斯山脈往北飛行約兩小時,透過舷窗俯瞰起伏的山峰和連綿的沙漠。</h3> <h3>從巴爾的摩機場登機,十一小時左右的飛行,將我們又一次帶到了智利的Santiago, 這座南美洲西部最靠近南極洲的國家的首都。從這裡出發,又經過數小時的等待、飛行與驅車,傍晚時分,當夕陽初露倦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智利北部的 Atcama Desert(阿塔卡马沙漠),並在位於智利東北部、安第斯山脈乾旱高原上的一座小鎮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San Pedro de Atacama)暫住了下來。</h3> <h3>時隔兩年,又一次來到智利首都Santiago機場轉機。“歡迎”的坐標仍是那麼醒目。</h3> <h3>智利北部 Calama 機場。規模雖小,但很是整潔。</h3> <h3><br>為人可親的旅店主人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切。三年前的他從瑞士返回離開了25年之久的家鄉,並買下了4英畝多的地蓋屋建院,用於招待前往住宿的遊客們。</h3> <h3>這座建於沙漠中帶泳池的小院被他打理得井然有序,在夕陽的籠罩下充滿著濃濃的溫馨。</h3> <h3>第二天一早,在小鎮唯一的一個加油站加滿油後,沙漠的光便熱情地催促著我們與之同遊。</h3> <h3>小鎮被周圍眾多秀麗之風景深深地寵愛著:沙漠裡滿是紅寶石色的沙粒和塵土覆蓋著多彩的岩石地貌;那些依稀可見、極度耐旱的沙漠植物,雖是“沙迦”附體,且總被風吹壓得難以挺直,但對生命的堅韌與不屈令它們活出了獨有的特色。不遠處那已被日光照射得參差與色彩鮮明有佳的山峰,將小鎮的許許多多毫無顧忌地攬入其中。目光所及之處,令人不由心生感觸~猶如一場火星之旅將始於足下。</h3> <h3>一路開車至海拔4300米處的安第斯山脈高地,隨後沿著彎曲的小路幾乎是被大風一路吹送到了呈寶藍色的Laguna Miscanti , 和Laguna Miñiques ~這兩個位於安第斯高原的火山和山脈之間的高原瀉湖。</h3> <h3><br>終年沉浸在神奇的自然環境之中的它們,給外界的印象,總是那樣地朦朧與好奇。當你走近這層朦朧,瞬間展示在眼前的,是一幅被湖水特有的色彩、火山和由於低溫所形成的皚皚冰雪完美融合了的景觀。曠野中那些不時闖入視線、成群結隊戲耍著的草泥馬(Alpaca),以及在湖邊輕盈踱步、自得悠閒的火烈鳥......無一不為這卷軸嵌入了靈動之感。 </h3> <h3>而不遠處,位於色彩對比極具鮮明獨特之景觀中的 Piedras Rojas,更似繆斯精心經營的系列藝廊之一。夏季沙漠之光,任性地拋灑在眾多大小不一,排列參差、層層疊疊、泛著片片細碎靈光的火山岩層上,再配以蔚藍之天幕,甚是醒目。繞湖行走四十分鐘有餘,狂野的沙漠之風佐以不適的高原反應,時常令人感到每走一步都是那般地力不從心。<br><br>艱難地穿行在這獨具匠心的天然藝廊之中,忘卻的是一切困惑。醉意,在一幅幅靜與動相應和的那份自然之協調中飄然而來。</h3> <h3>Laguna Tayajto,遊客能夠到達的靠近阿根廷邊境最後一個鹽湖。</h3> <h3>一路荒蕪人煙,那些不時而遇的動物界的朋友們,牠們複雜的眼神和琢磨不定的肢體語言,似乎總在向我傳遞著這樣的信息:牠們才是這片沙漠裡真正的、永久的居民。</h3> <h3>腳下的路,本想趕著時間繼續在通往另一處瀉湖的路上,只是萬萬沒想到突然冒出來的羊群,將這唯一的通道堵得有點寸步難行。牠們在路面上安詳地、毫無顧忌地為所欲為:有踱步的,打盹的,觀望的,親暱的,唯缺願意讓道的。尤其是那只如“鶴立雞群”似的高大羊駝(Llama),一身淺色的毛在眾多色澤不一的羊群中很是顯眼。苦於語言不通,交流無效,我們只能間歇性地按響車的喇叭,望能給我們讓出車道。沒想到羊群非但沒有讓道的意願,反而擁堵在了車頭,而那只大羊駝,只是朝我們回頭看了一眼~其眼神,是如此之淡定。面對這些不邂而遇的大自然的生靈們,頓感束手無策的人類,看來也只能耐心等待著局面的變化。</h3> <h3>事後查了相關資料得知,一般人認識的羊駝、駱馬,其實常常被搞混。生物學中,駱駝亞科下有個分支叫「美洲駝族」( Lamini ),在這個歸類裡,我們比較熟知的有兩種,一種是被常稱為「羊駝」的草泥馬,英文叫 Alpaca;另一種是被稱為「大羊駝」的動物,有人也叫牠「駱馬」,英文叫 Llama。<br><br>大羊駝因為個性堅強又身強力壯,通常被養育用來運載物品。牠們皮糙肉硬,毛的品質欠佳於羊駝。而羊駝則因為毛色豐富而且品質有佳,所以常被養育後用其毛來製作輕暖的毛料。牠們就像性格截然不同的表親,大部分分布在智利、祕魯一帶。尤其是大羊駝,曾經還被列為印加帝國社會的重要成員,有著其很高的經濟價值。</h3> <h3><br>面對難逢之趣事,此刻的我們還真是想在此多做些停留,與牠們分享一份悠閒自在。無奈時間有限,只能按著喇叭一點點地向前艱難地挪動著,最終小心翼翼地駛出了包圍圈。</h3> <h3>一個回頭,一聲謝意,揣著那份用心策劃的攻略,我們又繼續行駛在修行的路上,只是無法預測的是,在接下來的行程中還會遇到怎樣的“埋伏”~尤其是對具有一定挑戰性質的旅行而言。</h3> <h3>待續~南美之旅(二) :Flamingo Paradise in the Desert (沙漠中的火烈鳥天堂)。</h3> <h3>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於美國馬里蘭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