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火山口:海口V三溪

山川宁静

<p class="ql-block"><b>  当我在海口火山口游觅时,脑际中就有了PK三溪火山口的莫名冲动,于是有了如下随笔,以飨乡思。</b></p> <p class="ql-block">  涌泉源自海口火山口入口,巨大的火山路岩让我油然对家乡龙溪上的火山岩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随着地导的节拍,拐进海口火山口博物馆一角,领掠一番海口火山口的历史经络。</p> <p class="ql-block">  约八千年前,海口地区发生火山喷发,形成了如今的火山口地貌 ,是第四纪火山群中颇具规模的一座 ,也是我国最为年轻的火山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宋代,海南岛居民就已开始利用这里的熔岩来建造房屋与工具 。火山脚下有许多依附于火山生态所衍生出的古村落,如美社村,这些古村落全部用气孔状玄武岩建筑,保存原始风貌,在国内罕见 。</p><p class="ql-block"> 苏轼被贬至海南的三年,在海口留下了生活足迹和作品,影响了后世对海南的文化认知 。</p> <p class="ql-block">  建筑文化方面,骑楼是海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彰显了浓厚的商业氛围与南洋风格,融合了巴洛克风格与本地特色,建于19世纪,与火山文化共同构成了海口独特的文化景观 。</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游纪中,浙江省有众多的火山地质遗迹,而火山口却只有缙云县三溪火山口,于是,两处之PK便涌上脑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 火山口海口PK三溪</u></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u>之</u></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地质特征比较</u></b></p><p class="ql-block"> 海口火山口:属于琼北火山群,是中国最南部的火山群之一,其喷发于新生代早第三纪,最后一次喷发是第四纪全新世。有36座环杯锥状火山口地貌遗址,马鞍岭火山口海拔222.8米,是琼北最高峰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 三溪火山口:</span>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三溪乡,典型的火山口形态,主要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各种岩石、地层等地质遗迹,龙溪(灵江的主要源头之一)上随处可见黑色筛孔状火山岩,如图),见证了远古时期火山活动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景观特色方面</b></p><p class="ql-block"> 海口火山口:有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如马鞍岭火山口中间凹陷,状似马鞍。还有风炉岭火山口及寄生火山口眼镜岭,构成完整的休眠火山家族。地下溶洞群纵横交错,被称为“天然的地下火山岩洞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溪火山口:</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以独特的火山岩地貌景观为特色,如鸟尖。类似有仙都景区的鼎湖峰,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岩柱,高耸入云,与周边的山水风光相得益彰,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历史文化方面</b></p><p class="ql-block"> 海口火山口有火山石器文化园,展示了二千多年前的火山地区村落遗址,情景再现了古人利用火山石堆砌的村门和石类器材等,体现了当地独特的火山文化 。</p><p class="ql-block"> 三溪火山口为主要代表的缙云火山地质遗迹,文化底蕴深厚,火山地质遗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相结合,如龙溪龙母文化,仙都与黄帝文化紧密相连,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生态景观方面</b></p><p class="ql-block"> 海口火山口:由于火山土壤富含矿物质,植被生长茂盛,有大量蕨类植物、热带灌木等,还有野菠萝群等独特植物群落,展现了热带火山生态魅力。</p><p class="ql-block"> 三溪火山口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多样,植被类型丰富,尤其是鸟尖千米以上的高山草䓒与周边有茂密的森林植被,与独特的火山岩地貌相互映衬,构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文旅产业方面</b></p><p class="ql-block"> 海口火山口是国家4A 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交通便利,距海口市区仅15公里。游客可登高远眺琼州海峡和海口市区,还能参观火山科普馆了解火山知识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u> 三溪火山口可以说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有待当地有识之士慧眼开发。</u></b></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当地热心乡贤提供的三溪火山口文化资料,供诚志者借鉴。</p> <p class="ql-block">  以三溪火山口为典型代表的火山口遗迹记录着自中生代以来以老年期火山岩地貌,以椭圆形的火山口形成独特的“天坑”遗迹。 </p><p class="ql-block"> 缙云县博物馆有三溪后吴、大竹园火山口遗迹独特景观的详细介绍。 </p><p class="ql-block"> 破火山口是指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后因自然或人工的破坏而成为不完整的火山口。砖红色的火山屑指示其位置近于火山喉管,从火山喉管由近而远火山碎屑,可见到大量大小不同的火山渣块和火山弹,规模颇为壮观。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后吴破火山口为陆相中心式喷发,位于三溪乡后吴及周边村,呈不规则椭圆形近东西走向,长7公里,宽1.5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火山盆地中堆积馆头组砾岩,砂页岩夹一层安山岩,朝川组紫红色砂砾岩、砂页岩。盆边有次火山岩和小型爆发角砾岩筒。 </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溪“天坑”位于<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仙都与神仙居</b>俩五A风景区中心区,四面五座千米高山环抱,蜿蜒龙溪东流入海,坑底海拔约400余米,高低落差约600余米。坑洼地形象似“五指掌心”。别具一格的火山口三溪“天坑”,遗迹众多,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人文绘萃,是人们红色教育、休闲运动的打卡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溪大竹园火山颈 。</b>大竹园火山颈位于三溪乡南坑水库西南山岙中的大竹园火山颈,陆相中心式,直径几十米,中心为玻基橄辉岩,侵入于西山头组之中。同一规模的火山颈共有3个,呈串珠状分布于大竹园。</p> <p class="ql-block">  三溪孵鸡岩火山球岩遗迹 东雅宅村北高山上有四石垒叠的孵鸡岩及椭圆形石蛋,很像恐龙蛋,这是火山爆发喷出来的火山岩球石。还有后吴村水牛岩坪梯田上也有许多像恐龙蛋的火山球岩,景壮观。现在后吴龙溪承父桥头南北侧有2块水牛岩火山球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溪漴潭似火山口喷颈 </span></p><p class="ql-block"> 三溪漴潭山悬崖峭壁,山高坑深百余米,飞流直下的漴潭水深几十米,很象火山口喷颈遗迹。三溪民间有传漴潭无底洞,是蛟龙盘踞之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山川宁静早年就有《颂潭诗》为记:</b></p><p class="ql-block"><b> 龙溪龙潭双龙洞,仙源仙都神仙居,</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越王越阵颂越殿,范蠡农桑马飞岭。</b></p><p class="ql-block"><b> 禹王畏凛今如在,华夏一祠号轩辕,殿前仙岩挂飞瀑,漴潭坑底火山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白马自寻地宫走,山川古色藏妙意,此身内外神气合,不假辩说归宁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