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五日游之—狮子林

丹若

接上篇 <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上午游览完沙家浜,下午我们来到了狮子林。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大了,没有办法,跟团游就是这样,下雨也得游!虽然雨一直下,但游客一点都不少,可见这里魅力十足。那刻,我撑着伞站在狮子林的大门前,望着“林子狮”三个金色大字,一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背后是黑色屋顶的院墙,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园林路23号,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为元代园林的代表。其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1342年狮子林由天如禅师弟子们为天如禅师所建。至元末明初,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我漫步在狮子林中,仿佛看到了它历经岁月的变迁,从最初的荒芜到如今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自建成伊始,就有学者为其赋诗作画。在此引用专家学者的一段话:“放眼望去,没有一座园林像狮子林那样被画无数次:从元至今几百年的时间,狮子林被各个时代的大家反复描绘,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园林中被画过最多的一座……”画中的狮</p><p class="ql-block">子林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最后一位园主人:是当时苏州赫赫有名的贝家。这里走出了我国唯一富了十七代的家族,也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律铭先生”家族。1917年,贝律铭的叔父、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贝润生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1953年,贝焕章及亲属将狮子林捐献给国家。1954年,狮子林花园及祠堂主体部分经修缮后向公众开放。我穿梭在狮子林的亭台楼阁间,不禁感叹贝家对这座园林的贡献,也敬佩他们将狮子林捐献给国家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 贝家在苏州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清朝便是苏州的四大家族之一,产业更是因经营有方,涉及到金融、医药、建筑、地产、化工颜料等领域。贝家在上海有一千多处房产。自从买下狮子林后,先是修复狮子林的假山、接着又在园中种植花木、修建湖心亭、搭建九曲桥,还造石舫、人工瀑布,修建工程长达九年。还结合西方建筑,从法国进口了大量的彩色玻璃,修葺后的狮子林更加玲珑剔透、美轮美奂。我站在狮子林的庭院中,欣赏着那精美的彩色玻璃窗花,感受着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园内以假山叠石为主体,建筑形式有乾隆皇帝写匾额16处,厅、堂、殿、阁、亭、选、斋、堂20余处。其主要景点有燕誉堂等。我走进燕誉堂,这里厅内面积极大,陈设精致华贵,形制则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鸳鸯厅。南面“燕誉堂”用于接待贵宾或男宾,北厅称“绿玉青瑶之馆”,为女眷聚会之处。从南北两厅的装饰风格也可以看出,北厅清丽细腻,明显更具女性特质。“燕誉堂”三个字取自《诗经》,意为轻松愉快、像燕子一样快乐、自由。我坐在燕誉堂中,仿佛看到了园主在此宴客的热闹场景,也感受到了这里所蕴含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假山前面的正厅,名为“揖峰指柏”轩,取自“米芾”见到奇山异峰时候拱手作揖的典故,表达了古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揖峰指柏”轩正对面也是狮子林最为壮观的假山群,面积有1500平方,假山有上中下三层结构,这里弯弯曲曲,四通八达,充满意境,我们在里面穿行,硬是没有走到最上面的制高点,据说这里9条路,出口有21个,一不小心就走进死胡同,我们确实体验到了。我穿梭在假山群中,感受着古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体会到了这里的奇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不系舟”比较接地气,来源于《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吃饱了四处闲逛,就像没有被固定的小船。我站在“不系舟”旁,仿佛看到了古人那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也感受到了这里所蕴含的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个额匾,还有一段传说,当年</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在游览狮子林时,对园中的假山设计赞不绝口,但一时想不出合适的名字,便提笔写下了“真有趣”三个字。陪同的状元黄熙认为这个名字太过粗俗,又不方便当面指出,便请求乾隆将“有”字赐给他,乾隆会意后,便将亭子便被命名为“真趣”。</p><p class="ql-block"> 真趣亭不仅是乾隆皇帝题名的结果,还与黄熙的机智和后来的重修有关。黄熙长大后考中状元,重修了狮子林并新建了“真趣亭”,将乾隆御笔题写的“真趣”牌匾做成金匾,显得格外皇家气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说乾隆曾经六次驾临狮子林,1757年南巡第一次游玩狮子林,即命随从的画师携图以归,之后在北京的长春园内仿建了一处狮子林,又在承德的避暑山庄内建了文园狮子林。我漫步在狮子林中,仿佛看到了乾隆皇帝在这里游玩的场景,也感受到了这座园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的名字相当有个性,让人丝毫联想不到这是一座园林。而它还有许多特别之处,比如园内数量众多、姿态各异的太湖石,再比如其从寺院附园到私人园林的历史变迁,都让这座狮子林充满了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此外,狮子林的历史背景也值得一提。狮子林由元代高僧天如惟则创建,园中的假山群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得名。狮子林在历史上多次易主和重修,最终成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吴冠中先生作画时的狮子林,已经经过贝氏家族增建、苏州市园林管理处整修,迎来了新的开端,并于2000年列为世界遗产,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我站在狮子林中,欣赏着这里的美景,也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