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历史光辉与艺术魅力的殿堂,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宛如一部宏大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以丰富的馆藏令人赞叹,诸多国宝级文物犹如繁星璀璨,照亮了华夏文明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唐金银平脱花鸟铜镜</p> <p class="ql-block">北魏泥塑佛面像:这尊佛面像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面部丰腴,嘴角微微上扬,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p> <p class="ql-block">曹魏白玉杯:这只白玉杯由和田羊脂玉雕琢而成,展现了魏晋时期追求自然之美的审美倾向。</p> <p class="ql-block">血珀骑羊俑:骑羊俑以琥珀雕刻而成,为童子骑卧羊形象,通体棕红色,质地应为血珀,是珀中的上品。上下有穿孔,应为串饰。这件文物出自曹魏大墓,明确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没有发现,专家推测为魏明帝曹叡早夭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西周兽面纹铜方鼎:有着 “洛阳鼎” 之美誉的重器,彰显着那个时代的威严与庄重,让后人得以透过它,领略到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与灿烂。</p> <p class="ql-block">叔牝方罍:此器物为王室重器,是西周时期青铜礼器的典型之作,国内仅此一件,弥足珍贵。方罍的器身装饰有精美的纹饰,如兽面纹、云雷纹等,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等级制度等方面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子申父己”铜鼎</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黑釉马:这匹马全身漆黑如墨,唯有马面、鬃尾和四蹄洁白如雪,体现了唐代三彩技艺的高超水平。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盛行的骑射运动,是文献中 “龙种神驹,四蹄踏雪” 的完美艺术再现。它见证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雄浑豪迈的气魄和自由奔放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清代三层金丝楠木佛塔:这座塔由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结构精巧,雕刻细腻,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高约 6 米的塔身,重量近 4 吨,全部采用榫卯工艺,雕刻手法多样,浮雕、圆雕、透雕等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周身有 304 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菩萨们神态各异,或慈祥微笑,或闭目沉思,仿佛在为世间众生祈福。</p> <p class="ql-block">东汉鎏金铜羽人:通体鎏金,工艺精湛,线条流畅。羽人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代表着人们对长生不老、飞天成仙的向往,这件鎏金铜羽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p> <p class="ql-block">“王作”铜鼎: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青铜鼎。鼎上刻有铭文,记载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字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鼎的造型庄重,纹饰精美,体现了古代青铜礼器的威严和庄重。</p> <p class="ql-block">商晚期母鼓铜方罍:工艺精湛,造型独特,是当时高超青铜铸造技艺的杰出代表。每一道纹路、每一个装饰,都凝聚着商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是青铜酒器中的稀世瑰宝。</p> <p class="ql-block">唐彩绘陶马与驯马俑</p> <p class="ql-block">唐代三彩骆驼俑</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灯:灯体造型别致,色彩斑斓,以黄、绿、白等颜色为主,相互交融,绚丽多彩。灯光透过彩色的釉面,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给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正始石经》是三国时期魏国正始年间(240-249)的刻石,碑石上所刻的是儒家经典著作《尚书》、《春秋》两部经书,每一个字都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各书写一遍,所以又称《三体石经》,相传是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邯郸淳、嵇康等人书写的。</p> <p class="ql-block">东汉石辟邪:这尊石辟邪高 1.9 米,通长 2.9 米,重约 8 吨,身生双翼,像狮子又像虎豹,作昂首奔走的姿态,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辟邪,形象威猛,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这是用一块完整青石雕刻而成的雄性石兽,出土于东汉光武帝陵墓东约 1000 米处,被认定为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前神兽。</p> <p class="ql-block">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