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姥姥归家感言(我家侄孙儿)

昝 凌

<p class="ql-block">(附 说明:下文是侄孙儿发在我们家庭群里)</p><p class="ql-block">中午好大家!这次回家送姥姥,感触颇多。</p><p class="ql-block"> 设计最好的就是院子里电子屏循环播放的祭母视频和胡同里的祭母文。我始终觉得缅怀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了解一个人的一生并且铭记这一生。</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出生后,看见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第一面,就是苍老的他们。我们无法亲眼见证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与故事,加上年龄的代沟,常常使得两代人之间缺少共情,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很喜欢也在尝试了解我的每一位长辈,他们在哪里出生,有怎样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他们年轻时有怎样的经历与故事。</p><p class="ql-block"> 每次了解到一点,我都有很奇妙的感觉。虽然相差几十岁,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都从襁褓中的嘤嘤啼哭开始,被自己的长辈宠爱,慢慢地成长,度过美好的青春,走向社会,迎接时代的磨砺,打上自己时代的烙印,书写自己的故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看到老姑制作的祭母视频,以及胡同里我二爷写的祭母文时,我一直在尝试把文字转换为我脑海里的图像。阅读时,我脑子里有一位年轻勤劳的妇女夜晚的在灯光下织布,在田间中劳作,在为几块钱的学费东奔西走。这便是我想象中年轻时的姥姥,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几个少男少女模样的人穿着那个年代土布衣服,梳着那个年代的发型,去学校读书,其中一位是文静富有文化气息的,一位是意气风发的,那是年轻时的老姑和二爷。还有两位年纪轻轻便扛起了家庭的重任,那是年轻时的爷爷和奶奶,看起来是十分纯朴忠厚的人。</p><p class="ql-block">(我曾看到过家里的老照片,以上的描述便来源于此。爷爷那时还没这么瘦,眼光是十分清澈的,奶奶笑起来脸颊两边有酒窝,有一点小赘肉,梳着麻花辫,老姑带着眼睛,看上去是一位文文静静的青年女学生,二爷戴着墨镜穿着大衣,看上去是一位时髦的青年。)</p><p class="ql-block"> 任何人的一生,即使再平凡与不起眼,宏观地看其一生,也一定是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而自己的亲人,艰辛伟大的一生,则更加令我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