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菲律宾,古苏禄国。一个北有吕宋,南为婆罗,西是巴拉,东则棉兰,计7000个以苏禄海为中心的群岛国家,一个由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西方文明四种交织杂处的国度。 </p><p class="ql-block"> 在马尼拉,一个亚州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当处在城市玻璃幕墙的麦当劳,星巴克,及各种世界名牌专买店同质化的商品厨窗前……,总感觉菲律宾像一个没文化根基,没有原生文化的大海浮瓶一直在历史风浪里飘着,晃着……。</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竖向的四个历史节点说明此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三世纪的中华文明:</p><p class="ql-block"> 菲律宾几乎没有上古史,这里原是几无人烟的一众海上荒岛。</p><p class="ql-block"> 据考:一千余年前有一批源自亚洲大陆架的中国台湾,云南,南粤各地的中国百越人先后迁涉于此。他们近千年南海诸群岛的迁涉活动是世界人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有中国血缘的百越人南下后与此地少量的蒙古利亚种马来属类型的,有着印度文明基因的土著人形成的新族群开创了其历史之始。</p><p class="ql-block"> 他们定居于此地富有淡水的各个群岛,并沿袭来自大陆原始的石器工具,制陶技术,灌溉技术,开辟梯田,圈养家畜,以原始稻作农业和渔猎为生,形成了菲律宾地区的初始文明。此时,私有制出现,菲律宾地区呈现出以部落酋长为中心的奴隶制社会。</p><p class="ql-block"> 公元226年,东吴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受孙权之托浮海巡抚东南亚十余年,曾抵达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等地,现在臣延,耽兰,杜薄等地均难以稽考。朱应和康泰是中国最早的航海家,著有《吴时外国记》《扶南记》等书记载了,菲律宾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物产特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十世纪的印度文明:</p><p class="ql-block"> 十世纪菲律宾已有完整的基本国家形态和文化特征。此时,由一批从印度尼西亚(巽他群岛)马来人乘"巴朗盖"船来到菲律宾,并帶来了有鲜明特征的印度大乘佛教。</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南海诸群岛主体族群为马来人,古称,巫族。他们主导着南亚诸岛的历史发展。七世纪他们在苏门答腊巨港所建“室利佛逝”王国(中国古称:“三佛齐”),成为这一区域最强盛国家,始推大乘佛教,其时代宫殿“婆罗浮屠”已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使马来语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语言,至今依然如此。</p><p class="ql-block"> 13世纪中国《诸蕃志》记:此时菲律宾为“麻逸国”,有以首领为“达图”或“罗阇”的巴朗盖社会组织。</p><p class="ql-block"> 尔后,“室利佛逝”王国灭,后继者迁马六甲建新王国,印度文明至此势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十四世纪的伊斯兰文明</p><p class="ql-block"> 14世纪,马六甲王国因地处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之咽喉关隘,而发展起了繁盛商贸文化。随后,在阿拉伯人凯利玛尔-马哈茂德布教下,因伊斯兰教重商抑农主张而使这一地区呈现出王公,贵族,商人通通改信仰伊斯兰教之大趋势。这一趋势促成了1390年苏门答腊岛移民米南加保人在菲律宾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苏禄苏丹国。苏禄苏丹国普遍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是早期封建制国家。历史上分为东王,西王,峒王三部,并归顺中国,受明王朝册封制印。在三王朝圣过程中,其东王在中国病逝,葬于山东德州,至今依然有子孙与当地回民通婚而滞留中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十六世纪的西方文明</p><p class="ql-block"> 15世纪末16世纪初“大船海时代”,至此,东西方互不陌生,相互交往。菲律宾为欧洲海上强国西班牙人入侵,遂对其进行封建专制殖民统治,独揽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实行经济闭锁政策和垄断政策,并向菲律宾引入天主教义,控制其一切教育与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西班牙是带有原教旨主义色彩的天主教“宗教裁判所”在地,其“鞭笞法”是让信徒光着上身用带刺的鞭子进行惩罚性的自我抽撘。据说:天主教传入菲律宾后,为了向白人宗主表白菲律宾人痛弃人欲的自我救赎决心,他们的“鞭笞法”比西方人还要严格,受戒者自我哲磨几乎达到半死状才肯罢休,以示菲律宾人对异教的虔诚。为此西班牙天主教教会感动而专设教区。此信仰控制菲律宾人至今,三百年有余。</p><p class="ql-block"> 尔后,便是美国人的占领统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归之,菲律宾总是在没有底色的原生文明壮态下,仼由各种文明的主导下一路走来。菲律宾数千年来,对于外来文明一直没有托底的文化底气和载体,而任由各种异教对其文化和文明的控制和统治。这是菲律宾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虽然,在菲律宾一直有文化“菲律宾化”的民族独立意识存在,但终因菲律宾人特有的消积,懒散,平庸而化于无形。至到,1899年菲律宾共和国成立……,时至今日,依然如故。</p><p class="ql-block"> 菲律宾的文化和文明情况在东南亚和南海诸国里是唯一的存在,犹如风吹草动的墙头草,左右摇摆,成为“有奶就是娘”的政治乞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菲律宾国父何塞-黎刹,他与中国孙中山为同一时代为民族独立奋斗的仁人志士,将自已的死刑日子,作为自已新生的婚礼之时,为菲律宾人写下了《我的决别》诗,说:“我爱它,却因为我的苦难归于它”企图以此来唤醒菲律宾这种整体性的民族自我麻醉和沉沦。</p><p class="ql-block"> 但菲律宾数千年来历次文化变革中不伦不类的西施效频,难以形成自我觉醒的主动和改革,使未来菲律宾现代社会建设和治理的堪忧,难成气候。</p><p class="ql-block"> 这许菲律宾是历史的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