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保山、德宏自由行》第二册2024.10.21-11.17

黄小清

<p class="ql-block">26日,我们踏入了个旧市的阳山生态公园,这是一片曾经的工业废弃矿山,如今经过精心改造,焕然一新,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园内保留了一列寸轨小火车,它曾是矿山运输工具,前面是接送矿工的车厢,后面则是装载矿石的矿车,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阳山健康主题公园,不仅提供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健康元素,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享受身心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凉亭设计典雅,为游人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好地方,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低洼处,曾经或许是一座露天矿场,如今却绿草如茵,成为了人们散步、嬉戏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锡都风华”,这是个旧知新捐赠的一件艺术品,它不仅展示了个旧的工业历史,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老阴山景区分为两部分,山顶的老阴山景区与山底的宝华公园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这片独特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阴山门牌矗立在入口处,虽然时间有限,但我们还是选择在山下的宝华公园健康步道漫步一圈,感受这里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空气质量牌显示,负氧离子的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清新的空气依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健康步道两旁的风景如画,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宝华佛寺历史悠久,寺内的建筑古朴典雅,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宝华佛寺的山门气势恢宏,门楣上的题字苍劲有力,彰显了这座寺庙的深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宝华佛寺更加宏伟壮观,寺内的殿堂金碧辉煌,香火鼎盛,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祈福。</p> <p class="ql-block">27日,我们在个旧市内的金湖旁,看到了另一块空气质量牌,负氧离子的含量略高一些,空气更加清新宜人。</p> <p class="ql-block">个旧博物馆位于金湖岸边,这里收藏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个旧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旁的个旧选厂建于1910年,见证了个旧矿业的辉煌历史,如今已成为一处重要的工业遗产。</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与博物馆相连,形成了一座玻璃顶的建筑群,既现代又不失古典韵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右侧是主展区,这里陈列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大门庄重典雅,门前的石狮威武雄壮,守护着这座文化殿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大厅内,陈列室特别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聂耳的生平事迹,以及国歌的创作过程和深远影响,让人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中国新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人民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23年生命中,创作了40余首充满民族精神、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其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最广为人知、最具影响力的歌曲。这首歌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迅速传遍中国大地,奏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最强音,唱出了时代的呐喊,更唱进了每一个国人的内心。这首歌见证了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坚定信念,给予了无数中华儿女抵御外敌入侵的无上勇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一次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奏响。</p> <p class="ql-block">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讲好五个故事,其中首要的就是“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玉溪作为聂耳的故乡,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集全市之力,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方式,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玉溪市博物馆与社会各界合作,积极策划,用展览的形式向观众讲述了聂耳的人生历程和国歌的伟大精神。该展览在全国多地展出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反响。2023年,该展览被评为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展览项目。</p> <p class="ql-block">1912年</p> <p class="ql-block">出生</p> <p class="ql-block">四岁父亲去世</p> <p class="ql-block">六岁</p> <p class="ql-block">考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p> <p class="ql-block">九岁初小毕业十岁考入求实小学高年级</p> <p class="ql-block">十三岁考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p> <p class="ql-block">十五岁 春季初中毕业,暑期回玉溪老家复习功课,秋季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p> <p class="ql-block">十六岁 加入共青团,11月上旬离滇参加第十六军,曾到过湖南、广东</p> <p class="ql-block">十七岁五月初由广东返回云南继续入省师肆业</p> <p class="ql-block">十八岁二月回玉溪进行文艺宣传演出,七月一日省师毕业,十月赴上海</p> <p class="ql-block">在云丰申庄当店员</p> <p class="ql-block">十九岁三月“云丰申庄”倒闭,四月考入明月歌舞剧社</p> <p class="ql-block">二十岁八月离开“明月”到北平。一月下旬回上海,进联华影业公司一厂</p> <p class="ql-block">二十岁 经田汉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岁 一月被联华辞退,四月至十一月在百代唱片公司工作</p> <p class="ql-block">1935年</p> <p class="ql-block">二十三岁一月至四月在联华二厂工作,四月十六日到日本,七月十七日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遇难</p> <p class="ql-block">个旧是云南省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二十世纪后期,省、市、县文物工作者先后在个旧境内发现了阿邦古人类文化遗址、倘甸标杆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麻玉田遗址、倘甸石榴坝春秋战国墓地、卡房黑蚂井汉墓及冲子坡冶炼遗址等,出土了一大批石器、玉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揭示了个旧几千年的文明和发展历程,重新审视了个旧的历史文化。让我们进入展厅,静心观看千年遗物,去思索感悟,去探秘溯源,揭开个旧千年历史文化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青铜孔雀灯</p> <p class="ql-block">青铜孔雀灯(又称“凤灯”),国家一级文物,通长43厘米,高30.8厘米。整个灯构思巧妙,美观实用,状似孔雀,通体錾刻羽纹,羽纹整齐,形态栩栩如生。头部有冠,口含一灯罩,灯罩上阴刻有两组飞马和神鸟纹。背部有一灯盏,灯盏口沿阴刻有三角纹,灯盏边有烟炱痕迹。两爪爪</p> <p class="ql-block">青铜孔雀灯,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见证了个旧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p> <p class="ql-block">序言</p> <p class="ql-block">锡都个旧,一个因矿而生,因锡而兴,因锡而名的城市。个旧有2000多年的有色金属冶炼史。千百年来,个旧人民在矿业开发的历史长河中,开创了青铜文明、矿业摇篮、创世窄轨、世界锡都等闻名于世的文化品牌,塑造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个旧是一座移民开拓的城市。清康熙以来,随着锡业的兴盛,四方民众云集个旧,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以锡为符号,以探、采、选、冶和贸易为载体,以锡的历史和发展所形成的生存环境、人文精神和人文现象为内涵,并富有地域特色的锡文化。个旧人民通过矿业富民,产业报国,在为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历练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城市个性,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锡都。一梦三千年,熠熠锡花飞。世界锡业看中国,中华锡业看个旧。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之门,感受独具个性特色的锡文化吧!</p> <p class="ql-block">个旧城市立体图,这里曾是红河州州府,但由于城市无法扩容,州府已迁往蒙自。</p> <p class="ql-block">用锡金属制成的花瓶,展示了个旧锡工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个碧临屏铁路公司及火车站旧址位于金湖西路163号,始建于1915年,办公大楼坐东朝西,为仿法式建筑,红瓦黄墙,硬山顶二层砖石结构,占地面积9375平方米,建筑面积1258平方米。个旧火车站是个碧石寸轨铁路终点站,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站房、行车室、行车道、水鹤等组成。是研究个碧石铁路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护范围:以中心点向东延伸37.7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B3连线)。向南延伸62.14米(B3-B4连线)。向西延伸38.06米(B4-B1连线)。向北延伸63.84米(B1-B2连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设控制地带:东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2.80米(J2-J28连线)为界。南以保护范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外延伸185.30米(J28-J31连线)为界。西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65米(J31-J1连线)为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87米(J1-J2连线)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界。</p> <p class="ql-block">个旧寸轨火车站旧址,见证了个旧的工业历史,如今已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个旧市区内的清真寺,展示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28日,我们来到了建水小火车的临安站,体验了一段充满历史风情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临安小火车每天运行两趟,有四个站点:临安站、双龙桥车站、双会桥车站、团山车站。如果误点,还可以乘坐公交车往返,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小火车景区全景图,展示了这一独特交通工具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车厢式的咖啡店,从1918年开始修建的个旧、碧色寨、石屏线铁路到临安站1928年建成,车厢顶上的1928字样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是米轨的火车头和货运车厢,它们见证了建水的交通历史。</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门牌,古朴庄重,彰显了古城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国盛酒店,古色古香,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p> <p class="ql-block">我在酒店的发财墙上留影,寓意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这家国盛酒店的范围很大,设施齐全,服务周到。</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城的街道,街道中间的隔离带上设有凉亭,供行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巷里的燃灯寺,香火旺盛,信徒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建水朝阳楼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每天吸引着许多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参观,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这是门牌的正面,有两尊石狮子,门牌上的“翰林”二字,显示着古城官府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门牌的反面,有两尊石象,门牌上写着“济世安民”。</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小巷,古朴宁静,充满了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朱家花园,是清末临安府城(今建水城)富商大贾朱成藻、朱朝瑛两代人苦心经营的大型民居建筑群,始建于光绪初期,宣统二年(1910年)落成,建造历时近三十年。朱家花园原占地2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除家宅、宗祠两大主体部分,还有大量园田附属,甚为壮观。后因屋主朱朝瑛参加辛亥革命有功,获中将衔,也称“中将第”。建筑群落呈“纵四横三”布局,以建水传统民居“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结构为基本单元,多单元并列连排组合而成。共有大小天井42个、屋舍214间。建筑鳞次栉比,院落层出叠进,庭院雕梁画栋,亭台水榭相谐,进内宛入迷宫,是一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具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豪宅。朱家花园凭借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朱氏家族的传奇故事深受游客喜爱,一直是建水最受欢迎的景区和来建水旅游的必到之地。随着建水旅游业的发展,朱家花园受到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很多国内专家、学者考察后认为,其历史价值和游览价值“与山西平遥乔家大院相比毫不逊色”。著名作家莫言游览朱家花园后,更是有感:“建水城中旧宅之多,朱家花园之大,在县级市里,不知是否敢称第一。”</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入口屏风后面,朱家花园鸟瞰图显示,花园的面积很大,占据了住宅面积的2/3。</p> <p class="ql-block">素有“滇南大观园”美称的朱家花园,是清末临安府城(今建水城)富商大贾朱成藻、朱朝瑛两代人苦心经营的大型民居建筑群,始建于光绪初期,宣统二年(1910年)落成,建造历时近三十年。朱家花园原占地2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除家宅、宗祠两大主体部分,还有大量园田附属,甚为壮观。后因屋主朱朝瑛参加辛亥革命有功,获中将衔,也称“中将第”。建筑群落呈“纵四横三”布局,以建水传统民居“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结构为基本单元,多单元并列连排组合而成。共有大小天井42个、屋舍214间。建筑鳞次栉比,院落层出叠进,庭院雕梁画栋,亭台水榭相谐,进内宛入迷宫,是一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具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豪宅。朱家花园凭借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朱氏家族的传奇故事深受游客喜爱,一直是建水最受欢迎的景区和来建水旅游的必到之地。随着建水旅游业的发展,朱家花园受到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很多国内专家、学者考察后认为,其历史价值和游览价值“与山西平遥乔家大院相比毫不逊色”。著名作家莫言游览朱家花园后,更是有感:“建水城中旧宅之多,朱家花园之大,在县级市里,不知是否敢称第一。”</p> <p class="ql-block">循规踏距,每一步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白鹿书屋,书香四溢,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阅读。</p> <p class="ql-block">穿着汉服的母子置身于古宅中,静静地读书,画面温馨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朱家大院的后花园,景色宜人,是休闲放松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人工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周围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凉亭中,游客们悠闲地聊天、品茶,享受着宁静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丙甲苑楼阁,古色古香,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落户临安,建水朱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在这里延续。</p> <p class="ql-block">29日,我们来到建水团山民居,这是建水团山民居导游全景图,展示了这片古老村落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团山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木雕工艺,成为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布局灵活,形制规整,空间丰富,外雅内秀,各式民居建筑及精湛的木雕工艺和民间装饰艺术凸现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在这诗意的栖居中,家家户户画栋雕梁,意蕴极为丰富,有书画作品5594幅。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乘寺、东寨门、北寨门、张氏宗祠、张家花园、20号、29号、32号、54号、78号、113号、108号、115号民居。</p> <p class="ql-block">保护范围:东以东寨门滴水为界;南以民居围墙滴水为界;</p> <p class="ql-block">西南以大乘寺围墙滴水为界;西以民居后山墙滴水为界;北以北寨门滴水为界;东北以下庙围墙滴水为界。</p> <p class="ql-block">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至外延30米。</p> <p class="ql-block">将军第,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院落占地面积880平方米,建筑面积958平方米,共有大小天井7个,房屋38间。因房主张和在“辛亥临安”起义中平匪有功,被云南都督蔡锷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四营营管带兼稽查员,并授予“将军第”匾额而得名。院内雕饰精美,书法绘画大部分出自建水名人邱庭栋之手。</p> <p class="ql-block">将军第的内院摆满了旅游产品供游客挑选,这里著名的景点内院都摆有一些商品。</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建筑群(张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p> <p class="ql-block">二零一三年三月公布</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祠,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占地面积573平方米,建筑面积328平方米。宗祠建筑风格简朴,正堂悬挂“绳其祖武”匾额,墙上嵌有团山张氏的原始族谱,石碑上记录着始祖张福及各支系的名字。宗祠是张氏族人议事和定期祭祖的场所,也是联系族人的纽带。昔日村中凡举行重大活动或调解纠纷,均在宗祠内进行。</p> <p class="ql-block">张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张家宗祠的内景。</p> <p class="ql-block">留苑,建于民国初期(1913年),院落占地面积487平方米,建筑面积567平方米,共有大小天井2个,房屋17间。原是团山一张姓人家在个旧开采锡矿后回来建盖的住宅,本世纪40年代初期作为村公所办公场地,景区开发后进行了维修,现名为“留苑”。</p> <p class="ql-block">村中广场的大榕树,村民们将其奉为吉祥的神树,每逢节日都会在此举行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北寨门,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占地面积60.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平方米。又名锁翠楼,因此地山青林密、流水淙淙而得名。寨门居高临下,与村内主干道相连,建筑形制采用三层楼牌式单孔拱形大门结构,楼上楼下均设有瞭望哨和枪眼,易守难攻,曾为团山村北边的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北寨门。</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院落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共有大小天井7个,房屋20间,平面布局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的二进院落,为团山民居建筑中唯一不属于张氏家族的传统民居。因先祖曾有儒士身份和司马官衔,因此得名。院内木雕刀工细腻,手艺娴熟,反映出屋主的文化修养和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营长府,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院落占地面积934平方米,建筑面积844平方米,共有大小天井9个,房屋64间,平面布局由一组三进院和两层三间四耳土掌房组成。原为村民张福来所建,后因举家迁往个旧,卖给曾在革命军中任过要职的张国柱、张国芳两兄弟,因此得名。院内装饰较有特点,点缀其间的“封侯挂印”、“三级连升”等图案,反映出屋主的地位和身份。</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景区。简介</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双光桥位于泸江河、河交汇处,因河如龙西得名、乾隆年间始建三孔,道光十九年(181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三孔“唇齿禅联”,浑然一体,桥梁用青石砌成,全长148米,桥中建楼一座,高20米,长16米。层檐重叠,雄伟壮丽,南亭为重檐六角攒尖顶,高9米,檐角飞翔翘,玲珑秀丽。双龙桥是云南省现存最完整的多孔石构连拱桥,是我国古桥建筑艺术的佳作,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史及工程技术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六年到二十五日公布</p> <p class="ql-block">云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五年五月一日立</p> <p class="ql-block">这是双龙桥,桥身雄伟壮观,桥中楼阁更是增添了其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中间的一座桥楼,飞檐翘角,玲珑秀丽,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这是岸边桥上的一座桥楼,与桥身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建水紫陶街,这是一条美食步行街,晚上的小吃、美食应有尽有,让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