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有人称他为蛇国。因狭长导致智利跨越38个纬度(相当于咱们国家从最北边的漠河,到最南边的南沙群岛)气候多元,景色万千。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地中海型气候,南段为多雨的温带气候。智利铜矿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被称为铜矿王国。 有一奇特现象,就是来到南半球我们面朝太阳的方向就是北面了,相当于站在地球上转了180度,面向太阳时,在国内是左东右西,来到这里则是左西右东。 <font color="#167efb"><b>1月20日</b></font>(第14天,复活节岛) 昨天晚上在首都圣地亚哥一闪而过,今天早上就要乘机飞往复活节岛。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的火山岛,面积119平方公里。从空中俯视,复活节岛的形状宛如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人形容它像拿破仑的军帽。</p> 复活节岛又称为拉帕努伊国家公园,赖以成名的是数百尊充满神秘的巨大雕像闻名于世,它与埃及的斯芬克斯像、英国的巨石阵齐名的世界奇迹之一。 复活节岛本是一个仅有土著人居住的与世隔绝的孤岛,1722年,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率领一支舰队在费尔南德和戴维斯曾经到过的海域寻找"南方大陆"。无意中发现了这座海图上未标明的岛屿,由于当日恰好是复活节,罗格文便将这个岛屿命名为"复活节岛"。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说来也巧,这天又正好是复活节。 岛上马特维利国际机场可能是最迷你最简陋的草棚机场,不过直得一提的是3500米长的机场跑道,不仅可以起降波音787飞机,还是美国NASA航天飞机的紧急降落地。 <p class="ql-block">机场出口有土著人载歌载舞欢迎各国游客,文化不同,无法理解内中含义。估计就是活跃一下氛围,让大家感觉好客热闹。</p> 估计你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机场出口。 刚下飞机就感受到当地土著“拉帕努伊人”的热情,见面就热情大方地问好,并献上花环表达诚挚的祝福,我也礼上往来向他祝福并诚挚邀请他有空去中国玩,他也似懂非懂地依依呀呀。开心是最重要的。 听从导游的意见,只带两天简单用品轻装出行,行李箱就留在圣地亚哥。大多游客都是这样的。 走出机场看见这雕像,导游说,这样的外形应与岛上土著名为“郎格”的象形文字图案及鸟人崇拜有关。 岛上唯一的小镇杭伽若阿(Hanga Roa),唯一的条商业街(别奢望,是很短的一条街)。 水果菠萝2500比索,约等于18.5元人民币。 抵达后午餐 餐后入住绿草如茵、鲜花簇拥的海边酒店。 是否有发现,与秘鲁一样,越是雨水希少,鲜花越是艳丽,何解? 用海水淡化的游泳池也没时间享受。 午休时我仿如一只流浪的野猫四处晃荡。 下午参观著名的“7勇士莫埃”,据推测建于1450年代。这个莫埃可以说是复活节岛上的谜中之谜,岛上所有其它莫埃基本上都是沿着海岸线而建,坐在上面的巨人们都是背对大海面朝内陆,而唯独这7个莫埃建在了内陆,而且上面的7尊巨人全是面朝大海背对内陆而坐,他们在观望什么呢? 相传他们是探险者,他们是被最初渡海而来的首领"侯图.玛图阿"(Hotu Matu'a)派到岛上侦察,为首领寻找登陆地点的。由于岛上没有文字记载,岛民们是靠历代口传来记述他们祖先的经历,而19世纪的一场大劫难导致能讲述历史的人全部死去,这些传说的可靠性也就难以考证了。 参观提供红色石材的Puna Pao火山采石场 祭祀台 曾经是岛民居所及战时避难所的Te Pahu洞穴区。 晚饭后走到海边看别人对着群鱼进行杀戮,鱼头和内脏都扔到海里喂鱼,见一老太太生食血淋淋的鱼肝我有点反胃。 继续野游,唯一的足球场内球星穿梭,足下生风,因球沸腾。 <b><font color="#167efb">1月21日</font></b>(第15天,复活节岛) 这个表达的是啥? 有谁知道这个有什么作用?请你们猜一猜。 早餐后第一站,拉诺•拉拉库采石场是复活节岛的著名象征和生产巨人莫埃石像的工厂。 巨大的雕像散乱在火山内侧及外侧的斜坡上,还有很多被认为是处于不同制造过程中被废弃的石像。 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祖国的强大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当地人管理极其严格,不能跨越栏杆半步,更不能触碰石像,若有违者会被扣留。进岛人数也有控制,每天也只有一班飞机进出。<div>管理员一定是继承了莫埃的基因,否则~~~~~<br></div> 为了严格有效地保护这一十分脆弱的历史文化景点,公园美女巡警陪同是必须的。 当年评选世界最弱智摄影获得一等奖。 若是要谈起世界上怀疑有外星人足跡的地方,除了金字塔之外,复活节岛的莫埃石像也是赫赫有名的谣传之一。从1722年荷兰人发现位于智利外海的这个小岛后,神秘的莫埃石像就是考古学家们一直想不透的谜题。 北部的阿纳凯海滩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最壮观的当属岛上现存最大的石像群阿胡汤加里基(Ahu Tongariki,Ahu,是祭台),15尊莫埃石像沿着最大的阿胡祭坛一字排开,气势恢宏,布局开阔,15座莫埃,个头不一,神态各异,每一尊都是唯一。 全岛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 这是岛上原住民当年的房屋遗址。 在阿胡阿卡杭伽(Ahu Akahanga),我们看着眼前这个大废墟,使我们感到非常震惊,13尊石雕巨人脸朝下倒卧在坍塌的石台上,8个大红发鬏滚落在四周。 当地人称之为普卡的圆柱形头冠,这是制作莫埃红帽子的石料。帽子都这么大,莫埃的身材可想而知。 这里是拉诺.拉拉库(Rano Raraku),被人们称为"巨人的墓地"的拉诺.拉拉库火山口(Rano Raraku Crater),我们赶紧下车,跟随导游走向小山坡。 只见山坡上到处都是石雕巨人,他们有的才被雕凿了一半,身躯还与山体连在 一起,有的站立在半山坡上,有的躺在运送的路上,其中有的已经断裂了,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山坡上下站立的所有巨人几乎全部被土石掩埋了大半截,有的甚至已经埋到了鼻子,怪不得人们把拉诺.拉拉库叫做"巨人的墓地,其实,这里也是巨人们的出生地,据考古学家的统计,,整个复活节岛上的887尊石雕巨人,95%出自这里,而在拉诺.拉拉库火山口内外的山坡上,现在还遗留有397尊石雕巨人,其中的141尊是尚未完全雕好的。 这是岛上制作过程中所有巨人中最大的一尊,高21.6米,估计重达270吨,斜躺在山体上。 这块园石被称为“世界的肚脐”,传说是酋长霍图玛图阿在公元400年带领波利尼西亚人来岛上的时候带进来的,是块能量石,现在管理很严,四周围着不让进去触摸。据说把手表、指南针放到石头上便会失灵,但是我换了各种姿势也没体会到特殊能量,可能是我的悟性不高吧! 复活节岛唯一一尊有眼睛的巨石像,背对大西洋面朝大溪地,寓意着他们的祖先来自大溪地。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巨石像的眼睛”,这岛上唯一现存的巨石像眼睛被珍藏在Ahu Tahai附近的人类学博物馆里。这件真品是在这座巨石像被复原的过程中,从雕像下面发现的。眼的左右长36cm,高19cm;白眼球用的是白珊瑚,黑眼球用的是黑曜石和红色安山岩石两种材料。据说镶上眼睛的巨石像就拥有超然的能力。这尊石像历经沧桑,虽已面目全非但至今依然屹立不倒。<div>据说带帽子的石像是有钱人。原来他们也有贫富之分啊。呵呵!<br></div> 这是岛上非常著名的景点,名字叫"塔海"(Tahai)。景点里共有三个用大石块垒起用来放置石雕像的大平台,其中最大的石台上坐着5尊石像,他们大小不一,个别的已残缺不全。另外两个石台上各坐着一尊石像,其中一个是有眼睛的石像。 傍晚,我躺在海边的懒老椅上,沐浴着微微的海风。观看远处矗立在晚霞中的巨石像,幻想着帮科学家解决莫埃存在的诸多疑难杂症。 <b><font color="#167efb">1月22日</font></b>(第16天,复活节岛) 拉诺考火山口是典型的碗状火山口,直径有2公里,深200多米,就像是一个埋入地下的巨大盆子,十分的壮观。底下的火山湖盛着一汪汪绿盈盈的淡水,绿色水草环湖生长,湖面生长着一块块绿油油的草甸。而在火山外侧的悬崖下就是浩瀚的太平洋,景色十分美丽壮观。 据说鸟人文化是这样的:全体岛民齐聚山顶,选举首领“鸟人”。各部落都会派出勇士甚至是酋长本人,爬下300多米高陡峭的悬崖,游过近2公里鲨鱼频繁出没的海域,到对面尖尖的岛礁上寻找海鸟蛋,哪个部落的勇士一马当先得手折返,拿着鸟蛋交给自己部落首领,这个部落的酋长便成为当年的“鸟人”,亮剑精神勇者胜。此后一年内,他将被岛上居民所崇拜,有权支配岛上的资源,并成为掌握宗教、政治实权乃至神的化身。 取蛋途中危险重重,时常受到海浪和天气的影响,也经常遭到鲨鱼袭击,每年都会有选手有去无回,不是坠崖而亡,就是葬身鲨鱼之腹。兄弟能否胜利还得看运气啊! 路上看见有这样的大石块,上面雕刻的图文非常精美流畅也不知何意,有点疑惑是否与『鸟人文化』有关呢? 1995年,奥朗戈村的鸟人文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奥朗戈村的一排石屋旁,每间大约是2米宽,8米长,1.5米高,石屋的墙厚约1米,全是用玄武岩石片垒起来的。 导游说:这些建筑都是住人的房子,石墙下面的方孔是出入房子的门,当初人们就是从这些小入口进入房子的,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个海湾成为游客嘻水和冲浪的最佳场所,午餐后还有时间可以游泳。 坐游轮也可以到复活节岛考察。 后乘机前往圣地亚哥,抵达晚餐后入住酒店。 <b><font color="#167efb">1月23日</font></b>(第17天,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是由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罗于1541年建立,智利则是1818年迈普之战后独立,圣地亚哥成为首都。公元19世纪因发现铜矿并大规模开采,城市迅速发展。近年圣地亚哥成为智利工业与金融中心,城市贡献了智利全国45%的GDP。 在车上当地导游善意提醒我们,南美有两大党活动特别猖獗,专门针对外地游客,提醒大家小心。一是背包党(在酒店大堂服务总台附近,把自己的背包放在旅客的行李旁边,自己躲在没人注意的地方观看,然后趁旅客办理入住登记分散注意力时,把旅客的背包拿走)。二是鸟粪党(在教堂或广场,你只要把背包放下,就会有人把鸟粪泼到你身上,再假装帮你擦干净,另外一人趁机抢走你的靠包)。 早餐后乘坐缆车上圣母山 <p class="ql-block">圣克里斯瓦尔山顶(San Cristobal)是圣地亚哥城里的第一高度,880多米,当地人称圣母山,主要是山上有座建于1908年的白色大理石圣母雕像,神态圣洁而优雅,是圣地亚哥的标志之一。</p> 晚餐大家高兴也喝了一点当地的酒。 首都圣地亚哥的武器广场又音译为阿马斯广场,在广场上中央高高矗立着佩德罗•德•瓦尔蒂维亚的铜像,那是在1960年西班牙人为庆祝智利独立150年时送给智利政府的礼物。 征服者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的骑马铜雕,这尊铜像最突出的特点是坐骑无缰绳,以往很少见。 广场西面著名的圣地亚哥主教堂。建于1748年西班牙殖民时代期,该教堂内共有三个拱形长廊,每个长廊长度均超过90米。 智利历任大主教的遗骸均保留在大教堂内。 今天大家都很惊讶,没想到我们的负责人在教堂内就中了鸟粪党的招,背包被抢了,护照没有了,后面的行程就走不了啦!只能在阿姆斯丹机场中转时与我们会合一同回国。<div>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它也警醒我们,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小心。</div> 广场北侧西端的建筑最早是西班牙占领军首领瓦尔迪维亚的私人住所;殖民时期为历任总督官邸,从1810年智利独立直至1846年为总统官邸。1882年改建成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现在是中央邮局大楼。 广场北侧当中的建筑,原来是皇家法院和国库所在地,建于殖民时代末期(1804~1807年),虽经历了多次修缮,建筑正面仍保持了原样。现在这里是国家历史博物馆。 午餐后前往机场搭乘飞机飞往阿根庭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抵达晚餐后入住酒店。 有人说,来到南半球我们相当于在地球上转了180度,面向太阳时,在国内是左东右西,来到这里则是左西右东。下次有机会你们测试一下。 <p class="ql-block">智利因国土地形而闻名,因铜矿而令国家富有,因复活节岛雕像而令世人向往。</p><p class="ql-block">智利五天四晚时间虽短,但重点任务已经完成,留下一些末考察遗憾和未知等待下一次调研,智利再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