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教研】学思共研大单元   知行相融促高效——建安区实验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纪实

心有阳光 梦有繁星

冬日暖阳,催开一树梅香; 单元教学,沉醉一路芬芳; 深研细悟,方明教学之道; 守正创新,故得育人良方。 为引导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努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建安区实验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开展大单元研讨系列活动。 六年级组宋菁菁老师以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从单元整体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单元情景任务设计、单元学习框架、设计特色与说明进行了分享,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家眼中的生活真意,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怎样把中心意思表达的更全面更充分。一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示例围绕中心来写,二是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五年级组宋晓旭老师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字里行间众生相 绘大千世界你我他”为主题进行交流,结合单元主题、语文要素,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和品味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领悟力。还要求学生积累并梳理与人物描写相关的语言材料,包括动词、形容词、比喻句、拟人句等,并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具体的写作实践。 四年级组李英歌老师,首先深入解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关注作者如何通过字词、语句传递情感,抓住关键词句复述主要内容。其次,整合教学内容。不再孤立地讲解单篇课文,而是将单元内课文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通过多篇课文的学习,总结出复述的办法,迁移运用,讲好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从整体出发,整合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年级组李莹老师,以第三单元为例,首先以单元内容的重构为依托,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围绕单元人文主题,设置了“童话奥斯卡” 戏剧节这一单元驱动任务。在单元主任务的引领下,通过“打开童话王国的大门”“漫游童话王国”“不可思议的旅行经历”“送给童话王国的礼物”四个子任务,引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深化思维转变,从而达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目标的落实。以任务为驱动,学用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年级组彭玉顺老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段要求,围绕二上第二单元核心内容,设计“到大自然的字典中去遨游”的大单元主题,围绕“场景”“树木”“动物”“农事”四个识字主题,用贴近儿童生活的课文内容和朗朗上口的歌谣形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识字学词。在学生具有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在语文园地二重点安排“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一年级组林宁老师分享了以“中国人,方块字”为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首先明晰大单元价值——知道为什么学,汉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文化自信的源头。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首要任务。接着读懂大单元内容——知道学什么,清晰地读懂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了大单元的知识架构,制定了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什么。构建大单元任务——知道怎么学: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学习任务,加强语文实践;运用多种形式,习得识字方法。最后巧用大单元评价——知道学到什么程度。通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识字教学建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渗透识字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中华文字的规律与魅力,做传承汉字文化的小使者。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学语文, 做立于天地间的中国人! 结合各备课组分享的语文大单元集体备课,各年级组的老师也纷纷认为,高效的单元备课能让教材的解读更深入,课文重难点的把握更精准,课堂的效率更高。老师们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的认知,可以更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最后,教研组长常丽娜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大单元设计要聚焦核心内容,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创设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且与单元学习内容一致的学习情境。另外,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创设真实的情境活动之外,还要扎实落实语文素养,让语文大单元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引得东风至,扬帆再启航。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体语文教师不仅明白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更明确了具体的实操步骤和方法。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将以此为起点,以生为本,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步履铿锵,砥砺前行! 策划:教研处 图片: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编辑:郜静 时晓贞 审核: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