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语”绽芳华 聚力共成长 <p class="ql-block"> 轻揽一缕冬日之阳,时光恬淡;拾取一抹教研之辉,岁月馥郁。为深入落实新课标,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习作教学能力,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灵璧县第五教研共同体语文组,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策略实践为抓手,开展了以“例文引导下的习作课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主题教研活动。</p> 磨课之路 <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每位教师深度思考,于12月23日,第五教研共同体语文教研组的成员及三位上课教师齐聚灵璧县第九小学,开展第二次语文磨课活动。来自成员校的吴士妍、陶向玲、陈雅妮三位教师分别呈现了《那次玩得真高兴》、《写信》、《倡议书》三节习作课例。</p> <p class="ql-block"> 课后,第五教研共同体的语文组成员在组长戚晓彬校长的带领下,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现场研讨一片热烈,特别是戚晓彬校长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共同助力课堂的进一步优化。</p> 活动之行 <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灵璧县第五教研共同体第二次教研活动在灵璧县实验学校开展。成员校的三位教师在教学中大展风采,为我们呈现了三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来自灵璧县实验学校的陶向玲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写信》习作指导课。陶老师以“写信”为主题,带领学生们走进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回忆的世界。按照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创作实践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 ,把教学内容巧妙的隐含在每一个步骤之中,引导孩子们逐步掌握了书信的格式,学会了表达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 陶老师更在教学的过程中,引领孩子们体会到了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的独特魅力,真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构架知识与学习实践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来自浍沟中心学校吴士妍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本次习作教学,吴老师借助教材插图,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四幅“玩”的场景:掰手腕、参观动物园、钓鱼、坐过山车。引导学生交流玩的内容,地点,人物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玩的场景,旨在唤醒学生“玩”的记忆,激发心底“玩”的喜悦之情,继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p><p class="ql-block"> 情动辞发中,引导学生通过过电影的形式,感悟游戏的过程和细节,学会自己用表示连续性的词语把事情过程叙述清楚;基于此,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对心理、动作、语言等细节刻画表现人物的高兴;最终达到围绕整个完整的“玩”的场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并表达出高兴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来自冯庙镇第二小学的陈雅妮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学写倡议书》习作指导课。在本节课教学中,陈老师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线,从生活中挖掘文本,创设浪费水资源、乱扔垃圾的情境,尝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觉关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能借助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起倡议,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p><p class="ql-block"> 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和谐有效的互动,学生均完成了一份格式正确、内容清楚的倡议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p> 评课之“研” <p class="ql-block"> “研”无止境方致远。课后,第五共同体语文组组长戚晓彬校长、兼职教研员郭琳老师、汤亚飞校长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心的点评。组长戚晓彬校长特别提出本次习作指导的三个重点:前调是多维打开学生思路的必要手段,不可忽视;情境创设要与习作目标相契合;例文的运用是本次习作课的重点,务必认真研读,使其发挥最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总结会中,灵璧县教体局杨海璇科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杨海璇科长提出: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持续深化教研合作。将活动中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冬藏万物,岁月沉香。冬之美,在于积蓄和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愿我们以此次片区教研活动为契机,学他人之长,促自身成长。愿教研的灯火光芒万丈,指引我们步履不停,照拂我们一路前行,一路生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