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环岛游(一)

章为

若干年以前我看到一篇文章,现在已经记不起文章内容了,只记得标题:你想去月球吗?如果不能去月球就去冰岛吧!这篇文章在我心里种了草。<div>  据说冰岛的不同季节各有特色,我们选择了冬季,原因是想看极光。为了确保能看到并拍到极光,还要满足泉哥飞无人机的愿望,我们选择了摄影团。</div><div> 决定后开始办理签证,拍照、录指纹,交材料,然后等待。9月11日去签证中心办理,9月28日拿到签证。</div><div> 拿到签证后开始准备行装,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靠近北极圈的冰岛,作为一个成都人,光是“冰岛”这个名字就有要被冻僵的感觉,按照小某书的介绍,着装要有三层:速干内衣裤,中层是抓绒或者薄羽绒,外层需要具有防风防水保暖功能的厚羽绒服或者冲锋衣,帽子、围巾、口罩、手套是必不可少的。鞋子需要保暖、防滑的高帮雪靴,最好能防水。我们还准备了暖宝宝、冰爪、防水鞋套,等等。</div><div> 出行前领队老师提到冰岛的食物价格昂贵,一碗面大概就是一百五六RMB,建议自己带一些方便面一类的食品,我的行李箱有一半空间装的是快餐食品,后面专门章节记录。</div><div> 开始我们购买了北欧航空的机票,从上海出境,飞哥本哈根,再转机雷克雅未克。没有想到10月9日北欧航空发出通知,由于战争原因航线关闭,北欧航空将停止哥本哈根和上海之间的航班。我们只好重新查找合适的机票,最后确定了芬兰航空的航班,从香港-赫尔辛基-雷克雅未克。</div><div><br></div> 11月22日冰岛行启程了。从成都飞香港近两小时,香港飞赫尔辛基大约13小时,从赫尔辛基再飞3个半小时到达雷克雅未克。加上转机等待时间总共约37小时,感觉好累。从上面这张飞行图,可以看到由于战争区域领空关闭,飞行路线绕行,时间大大延长。<div><br></div> 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到,冰岛(Iceland)属于北欧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冰岛的北岸紧贴北极圈,北纬66.34。冰岛总面积10.3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4970千米,是欧洲第二大岛。<div><br></div> <div>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脊的交汇处,是一个地质活动非常活跃的国家。冰岛的地貌包括火山、地热温泉、远古冰川、瀑布、间歇泉和黑沙滩等等,这些地貌景观使得冰岛非常特别,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我们的线路是顺时针环岛游,希望能欣赏到这些特别的自然景观,当然最想看到的是北极光。<br></div><div><br></div> 出发前看到一个报道:冰岛时间11月20日晚,冰岛西南部雷恰角半岛发生火山喷发,我们到达的机场就在附近,好期待!我们的航班在凯夫拉维克机场降落前看到了喷发中的火山,非常失望!空中远远望去就像农村烧秸秆。<div><br></div> 到达雷市后司机带着我们去离火山近一些的地方看到了火山,那真的是火山吗?和我印象中的火山完全不一样,没有山,就是地面开口喷出了岩浆,ε=(´ο`*)))唉,都不好意思吹牛了。<div><br></div> 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ík),也是冰岛的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雷克雅未克位于冰岛西部法赫萨湾东南角,地理上非常接近北极圈,<b>是全世界最北的首都</b>。我们到达雷克雅未克已经天黑,由于时间限制只能打卡了一些地标建筑,对城市了解有限。<div><br></div> 雷克雅未克的市中心有一座教堂,教堂的设计非常新颖,像一架巨大的管风琴。教堂于1940年奠基,20世纪60年代完工。大教堂以冰岛著名文学家哈尔格林姆斯的名字命名,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是雷市的著名地标性建筑,又被称为雷克雅未克大教堂。<div><br></div> 教堂前有一座人物雕像,那是美国于1930年为纪念冰岛建国100周年而赠送的礼物。该雕像所表现的人物是冰岛独立之父雷弗尔·西格松(Leifur Eiriksson)。19世纪中叶,西格松领导冰岛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 <br><br> <div><br></div><div><br></div> 雷市还有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就是哈帕歌剧院(Harpa),它由丹麦籍冰岛设计师奥拉维尔·埃利亚松(Ólafur Elíasson)和丹麦建筑设计公司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联手打造。<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  在雷克雅未克海边的Sæbraut路上,有一个称为“太阳航海者”(Sólfar)的雕塑。它形似方舟,也模拟了古代维京海盗船的骨架,象征着维京航海者们的不羁精神和对海洋的探索与远征。描述为“一曲对太阳的颂歌,蕴含了对远方、希望、追寻、进步与自由的期许”。在我眼里这个雕塑就是一个大鱼骨架,真看不出有那么多的寓意 O(∩_∩)O哈哈~。</div><div><br></div><div><br></div> 第二天我们乘车向北前往斯奈山半岛 Snæfellsnes,斯奈山半岛位于冰岛西部,北临布雷扎湾和华姆斯峡湾,南濒法赫萨湾,长约90公里。斯奈山半岛的地貌非常丰富,有雪山、瀑布,还有峡湾;能看到大洋、冰川,也能看到火山。常被称为冰岛的缩影。<div><br></div> 在斯奈山半岛有个教堂,就是一间小小的黑色的木头房子,称为布迪尔黑教堂(Búðakirkja)。教堂整体色调暗黑,只有门窗是白色,小小的教堂孤独地矗立在空旷无垠的草原上,这种强烈对比让教堂显得非常神秘。黑教堂建造于1703年,是冰岛最古老的木教堂之一。1816年丹麦国王下令拆除了教堂。1849年一位名叫Steinunn的冰岛妇女主导(自筹经费)重建了教堂,在教堂外的介绍中提到:“The church is rebuilt in 1848 with no support from the spiritual leader.”<br><br>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在靠近海边的坡上有一个用石头垒成的巨人石像,传说萨迦以半人半魔的形象走入斯奈菲尔冰川,成为这座半岛的守护神。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把它称为“章鱼爷爷”。<div><br></div> <div>  半岛保护神</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在斯奈山半岛看到这么一个景色:黄色草地上有一条小路,路的尽头是一座红色的小教堂,红教堂的背后是雪山,阳光从侧面照着草地和教堂,让人忍不住快步向教堂走去。<div>  看到这座小教堂想起了配眼镜时电脑验光的情景,视野里会出现热气球、小红房子一类的图案,图案清晰模糊地变着,验光师让你盯着这个目标,测量出眼球屈光不正的度数。O(∩_∩)O哈哈~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红房子的原型。 </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斯奈山半岛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景点是柯尔克朱福尔山(Kirkjufell),位于斯奈山半岛的北岸,是一座463米高的山。这座山的形状很像一顶尖顶的大帽子,帽顶一圈一圈盘旋上升,就像草编的帽子。底部的帽檐大大展开,一直延伸到湖边。所以通常把它称为草帽山。另外,山顶有点像教堂的尖塔,这座山又被称为教堂山 Church Mountain。距离草帽山不远处有一个瀑布,柯尔克朱福尔山瀑布(Kirkijufellsfoss)。对于摄影者来说,瀑布就是山的前景,不同季节,山和草地颜色不同,瀑布水景状态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在冬季,我们看到的是深黄色草帽与冰瀑布的呼应,想象一下,草帽山后的落日余晖是什么样的美景!٩(❛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草帽山是美剧《权力的游戏》的取景地,很多剧迷专门到冰岛来看草帽山。</p><p class="ql-block"><br></p> 如果湖水没有结冰,能拍出草帽山的倒影吗?<div><br></div> 无人机拍摄<div><br></div> 无人机拍摄<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在斯奈山半岛我们住在格伦达菲厄泽,晚饭后老师发出号召:要去拍极光吗?做好准备!我们背着相机,扛着脚架出发了。到了外面,抬头一望,什么都没有,预测软件显示当晚的极光指数并不高。老师让我架好脚架,设好参数,对着天空拍了一张照片,哇,有激光!!!我们激动地继续向着更黑、尽量没有光污染的旷野走去。<div>  开始,只能看见星星,慢慢天空中出现了似是而非的淡淡的白光,白光的位置和方向还发生着变化。紧接着白光变成了绿色的丝带,轻轻地飘着。绿光越来越亮,丝带越来越宽,光带的颜色加入了红色、紫色和粉色,光带跳动着,闪烁着,旋转着,有时候在空中形成绚丽的极光天幕,这是极光大爆发!我们望着夜空,被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震撼了!老师提醒道:不要傻站着,赶快拍照。我不停地摁着快门,记录下美妙的瞬间。不过,相机永远比不过人眼,人眼的超广角镜头拍摄并将美景印刻到脑海中,美丽的记忆!</div><div> 泉哥因为腰痛没有出门,遗憾地错过了好运气 (꒦_꒦) (꒦_꒦) (꒦_꒦)。</div><div><br></div> <div><br></div> <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 <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一次拍极光的延时视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离开斯奈山半岛,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米湖。从格伦达菲厄泽到米湖景区大约500公里,我们选择中途在阿克雷里住一晚。<div><br></div> 途中经过Grábrók火山(格拉布罗克火山),Grábrók火山属于 Ljósufjöll 火山系统,它绵延 90 公里,是冰岛最长的火山系统之一。该火山系统最后一次喷发大约发生在 1000 年前。<div><br></div> 无人机视角<div><br></div> 无人机视角<div><br></div> 有木头台阶,比较容易就爬到了山顶。<div><br></div> <div>  我糊里糊涂地爬上了山,只看到了这个火山。</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淼淼在山顶为我拍摄了“旱地拔葱”。</p><p class="ql-block"><br></p> 到达阿克雷里天已经黑了,来张夜景。<div>  阿克雷里(Akureyri)是冰岛第二大城市,是冰岛北部最大的城市,冰岛主要港口,是一个终年不冻港。</div><div><br></div><div><br></div> 入住酒店后,大家在老师带领下继续追极光。气温预告零下12摄氏度,我穿上了全套保暖防风装备:绒衣、厚羽绒服、冲锋衣、绒裤、加绒防风裤、厚袜、雪靴、帽子、围巾、手套、口罩、暖宝宝......。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安装脚架,没想到相机还没有安装好,我的手指头已经冻得没有了知觉,就连输入密码打开手机屏幕,相机对焦锁焦、设置拍摄间隔等等,每一个动作都如此艰难。由于长时间站在雪地上,脚趾头从冷痛到麻木,我完全失去了拍摄的欲望,只想赶快回到温暖的酒店。<div><br></div> 老师选择的拍摄机位是众神瀑布,非常漂亮的前景。<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因为我提前离开了,拍的照片不多,151张相机间隔拍摄照片做成5秒钟的延时。<div><br></div> 阿克雷里城里的红绿灯很有特色。<div><br></div> 早上起来,白茫茫一片。<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我们乘车去了众神瀑布,就是昨晚拍极光的地方。<div>  这个不大的瀑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几百年前,只有十来万人口的冰岛拥有很多种类的宗教信仰,教堂各式各样。后来大家决定一起皈依基督教的路德派,他们把其他众神的雕像扔进了这个瀑布,瀑布因而得名“众神瀑布”。后来教堂的样式也趋于一致,小尖顶、小院子、一道小门,意思是进了这道门,就能到达天堂。<br><div><br></div></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这是无人机的视角,有点儿难看。<div><br></div> 这是无人机全景照片,拍摄高度大约500米,最靠近的那一小块就是众神瀑布。<div><br><div><br></div></div> 我们的环岛游已经到了冰岛北面的米湖。<div><br></div> 整理照片时看到泉哥无人机拍摄的这张照片,好奇特的场景,这是哪里啊?那是什么呀?<div>  原来这里是坐落于米湖地区的Skútustaðagígar火山地貌;因毗邻克拉夫拉火山系统(Krafla),加之湖泊本身的地理构造,在“水”与“火”的共同作用下,这个地区的火山活动创造出了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br>  这个地区曾经是一片沼泽湿地,火山爆发时,滚热的岩浆流经此处,冷热交锋之际爆发出大量蒸汽,将熔岩炸裂开来,火山喷发碎屑遂沉积出坑洼不平的形态。其外表酷似火山口,实际上却并非熔岩原,这片月球地表般的地貌便被称作“伪”火山口。</div><div><br></div> 我们一早(上午9:50)来到米湖附近拍慧儿火山。<div><br></div> 照片中的这座火山叫惠尔火山(Hverfell)。 慧儿火山是冰岛北部的一座古老火山锥,位于米湖(Mývatn)地区附近。这座火山口直径约为1公里,深度达到140米。火山喷发留下了大量火山灰和熔岩,形成了独特的火山锥形态地质景观。<div><br></div> 在慧儿火山左侧的是布尔山(Burfell),高度953米。<div><br></div> 这张接片可以看到两座火山的位置关系。<div><br></div> <p class="ql-block">火山晨曦延时</p><p class="ql-block"><br></p> 无人机视角,慧儿火山很漂亮。<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向东来到了冰岛东部的峡湾地区。紧靠塞济斯峡湾有一个渔村小镇,名为塞济斯菲厄泽(Seyðisfjörður)。小镇藏身于深邃的峡湾尽头,三面环山,面朝峡湾,这是一座很有艺术氛围的小镇,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白雪覆盖了整个小镇,在一片白色中可以看到彩虹街道、色彩缤纷的木屋、尖顶的淡蓝色的教堂和结着薄冰的湖面,真的美极了!据说冬季小镇常被极光笼罩,绿色红色的极光在蓝色教堂上空跃动着,震撼心灵的美!有人这样描述塞济斯菲厄泽:“在极寒荒原中绽放人文温度,用艺术重新定义生存的诗意”,把这里称为冰岛“隐秘的乌托邦”。这里还是影视取景地,小镇曾出现在《权力的游戏》《普罗米修斯》等影视作品中,荒凉的峡湾与彩色的房屋极具视觉冲击力。</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蓝顶教堂(Seyðisfjarðarkirkja)<div><br></div> 镇中心有一条彩虹色步道直通蓝顶教堂,教堂内藏19世纪管风琴,夏季每周举办音乐会。街道两侧的木屋被涂成北欧糖果色,宛如童话世界。<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我们是上午去的小镇,小镇一片寂静,只听见这辆铲雪车的轰鸣声。<div><br></div> 在冰天雪地的小镇看到一艘邮轮,以为是摆设,一问才知道,这里是冰岛-法罗群岛-丹麦跨国渡轮(Norræna ferry)唯一停靠港,每年5-9月,渡轮载着欧洲旅客与车辆驶入峡湾,为小镇注入了国际气息。真想看看小镇夏天的景色。<div><br></div> <p class="ql-block">  行程第5天结束,待续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