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兴化府历史文化古街区~2024冬至于福建省莆田市

不老松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冬至,我们来到了福建省莆田市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位于莆田市中心地段,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也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街区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脚下古老的石板路如同历史的长卷,诉说着往昔岁月。</p> <p class="ql-block">  街区的文献路中段矗立着古谯楼,它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是莆田地标性建筑和兴化府象征。造型独特的三层平面长方形建筑,屋顶三段式坡屋顶似天安门。登上二楼,可以俯瞰十字街,尽览街区全貌。那红砖燕尾脊在阳光下闪耀着热烈的红色,飞檐翘角勾勒出古朴而优雅的天际线,令人不禁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  由大路街、县巷、后街、衙后路、庙前路和坊巷等六条古街组成的街区,街巷格局保存完好,明、清古建筑连成一片,保留了红砖墙、夯土墙等原汁原味莆仙建筑元素。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之中,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痕迹上,每一眼都能看到古老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在一起,既有传承千年的文化韵味,又充满着现代生活的烟火气息。我穿梭在这片繁华之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前挂满了各种招牌和广告横幅,显得十分热闹。这些传统建筑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我沿着街道慢慢走着,看着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传统街道场景,两侧建筑均为木质结构,屋顶覆盖着红色瓦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  禄泉井是一个展示民俗文化的景点,这里有一尊铜像雕塑,描绘的是一个妇女正在打水的情景。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的生活,那时候人们每天都要到井边取水,然后挑回家中使用。如今虽然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场景了,但每当看到类似的雕塑时,总会勾起我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宗伯第”是一座明代建筑,气势恢宏,庭院深深,是明神宗的老师礼部尚书陈经邦的故居。踏入其中,可见典型的明代建筑布局,对称而庄重,从建筑结构到装饰细节,都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门口上方悬挂着两个红色灯笼,下面则是黑色木制大门上刻有的繁体中文:“大伯宗祠”。两侧还分别有两个小牌子,一个写着“清末古建遗徽”,另一个写着“宫保尚书府”。这扇大门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轻轻推开大门,走进了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兴化府文化历史古街的青石板路上,仿佛为这条老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带着满满的收获与眷恋,缓缓迈出古街区。此行,我仿佛穿越时空,与莆田的过往岁月倾心交谈,那些古老的故事、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情,都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