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嘴与噘嘴

阿拉毛毛虫

<p class="ql-block">撅嘴与噘嘴</p><p class="ql-block">先来看撅嘴。</p><p class="ql-block">搜狗百科释义,撅嘴(英文:pout),拼音juē zuǐ,汉语词语,意思指嘴唇圆合而上翘,表示生气。例句为“两相对照,那些撅嘴板脸的男队员更是相形见绌”。近义词为噘嘴。</p><p class="ql-block">百度教育汉语释义,撅嘴同“噘嘴”。翘起嘴唇,表示不满意或生气。</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释义,撅嘴,翘起嘴,生气的样子。撅嘴有时表示可爱,也表示生气。噘嘴时嘴唇圆合而上翘,这是装嫩的一种必备表情。小孩子撅嘴让人感觉可爱,十几二十岁的少女常用撅嘴嘟嘴来卖萌。女明星也多爱撅嘴。</p><p class="ql-block">撅嘴例句:</p><p class="ql-block">1、当别人谈话时你倾听当别人撅嘴时你微笑。</p><p class="ql-block">2、撅嘴嘴唇之撅起,尤指表示不满或不高兴。</p><p class="ql-block">3、邬雅沁撅撅嘴,抬手看一眼坤表,“呀,都八点多了,我怎么睡这么久啊?”</p><p class="ql-block">4、我还没说完,他就一撅嘴走开了。</p><p class="ql-block">5、自觉聪明睿达、博闻广识,小蛇姬不满楚云对她的称呼,皱眉撅嘴,气呼呼地提出了抗议。</p><p class="ql-block">6、他要是没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发牢骚、撅嘴。</p><p class="ql-block">7、小明因为妈妈没有答应他买新玩具,顿时撅嘴,一脸不满地看着妈妈。</p><p class="ql-block">8、小红听到朋友说了她不喜欢听的玩笑,轻轻撅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悦。</p><p class="ql-block">再来看噘嘴。</p><p class="ql-block">噘嘴,读音juē zuǐ,汉语词语,指嘴唇圆合而上翘。表示生气。</p><p class="ql-block">出处:</p><p class="ql-block">李季《军鞋图》诗:“端阳一听红了脸,又是笑,又噘嘴,躺妈身上。”</p><p class="ql-block">秧歌剧《光荣灯》:“大正月的不兴噘嘴。”</p><p class="ql-block">噘嘴例句:</p><p class="ql-block">1、他那张嘴就像噘嘴鲢鱼似的老噘着。</p><p class="ql-block">2、你最好注意,你最好别叫!你最好别噘嘴,我告诉你其中原委。</p><p class="ql-block">3、无论我怎样拧眉、噘嘴、皱鼻子,都不会再泛起涟漪了。</p><p class="ql-block">4、接着我们看了一个50岁左右的纽约人,她的嘴快要像鳟鱼噘嘴了</p><p class="ql-block">5、他噘嘴的样子真是滑稽,让人忍不住想笑。</p><p class="ql-block">6、他挨了几句批评,就噘嘴了,但这事归根到底还是他做得不妥。</p><p class="ql-block">7、她噘嘴生气地看着我,仿佛我做了什么让她不满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在书面表达中,“噘嘴”是正确的用法,而“撅嘴”则被视为错误的写法。‌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最新版本,只有“噘嘴”这一种写法,因此“撅嘴”被视为错别字。‌</p><p class="ql-block">噘嘴是正确的表达。</p><p class="ql-block">在语言的丰富宝库中,“噘嘴”是被广泛认可和正确的表述方式。“噘”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翘起(嘴唇),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嘴唇翘起的样子时,用“噘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这种形象和情感。</p><p class="ql-block">而“撅”字,其本义是翘起,随后逐渐引申出折断、顶撞等意思。虽然在某些方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用法,但从规范和通用的角度来看,在表达“翘起嘴唇”这个意思时,“撅嘴”是不正确的。</p><p class="ql-block">噘嘴与撅嘴哪个正确</p><p class="ql-block">“撅嘴”和“噘嘴”,这两个词在汉语中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都用来形容人把嘴唇向上翘起的动作,通常表示不满、生气或撒娇等情绪。不过,在规范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是“噘嘴”。</p><p class="ql-block">‌噘嘴‌:拼音为‌juē zuǐ‌,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形象地描述了嘴唇向上翘起的动作。</p><p class="ql-block">‌撅嘴‌:虽然在一些方言或口语中也能看到“撅嘴”的用法,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使用“噘嘴”更为准确和常见。</p><p class="ql-block">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您使用“噘嘴”来表达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噘嘴与撅嘴的区别</p><p class="ql-block">‌定义和用法‌:</p><p class="ql-block">‌噘嘴‌:嘴唇圆合而上翘,通常表达可爱、俏皮、天真等正面情绪。‌</p><p class="ql-block">‌撅嘴‌:翘起嘴唇,表示生气或不满,通常表达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噘嘴‌:在字典的改版后统一使用“噘嘴”,因此“撅嘴”已被视为过时的写法。‌</p><p class="ql-block">‌使用场景‌:</p><p class="ql-block">‌噘嘴‌:常用于表达开心、卖萌等正面情绪,例如小孩子噘嘴显得可爱,少女常用噘嘴来卖萌。‌</p><p class="ql-block">‌撅嘴‌:多用于表达生气、不满等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词典收录情况:</p><p class="ql-block">《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已经没有了“撅嘴”这一词条,只保留了“噘嘴”这一种写法,因此“撅嘴”被视为错误的写法。</p><p class="ql-block">《现汉》第5版将“撅嘴”作为推荐词形,第6版将“噘嘴”改为推荐词形。“撅嘴”“噘嘴”在1980—2018年《人民日报》中的使用频次倍比变化图显示,在2006年以前,“撅嘴”和“噘嘴”各自的使用优势互相交替,均不明显;但2006—2013年间,“撅嘴”的使用优势更为明显;2014年开始“撅嘴”的使用优势彻底丧失,被“噘嘴”取代。结合异体字、异形词规范的发布时间不难看出,虽然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将“噘”视为“撅”的异体字,但在《一异表》试行之前,“撅嘴”的使用优势并不明显,《一异表》试行后,“撅嘴”才作为推荐词形,使用更占优势。《现汉》对“撅嘴—噘嘴”的处理同样跟对字的处理有关系。《现汉》第5、6版均将“撅”和“噘”作为两个独立的正体字出条,承认了“噘”的合法地位。《现汉》第5版认为“撅”和“噘”都有“翘起”的意思,不同的是“撅”可以用于“嘴”和“尾巴”,但“噘”只能用于“嘴”。相应地,《现汉》第5版只收录“撅嘴”,没有收录“噘嘴”,处理方式与《一异表》一致。对此,张书岩(2006)认为,“既然已经承认了‘噘’的合法地位,不如彻底分化,以‘噘’专表噘嘴的意思。”《现汉》第6版确实这样进行了处理,通过举例和括注方式说明“撅”用于“尾巴”,“噘”用于“嘴”,相关复音词由“撅嘴”改为“噘嘴”。“噘嘴”改为推荐词形后,“撅”“噘”“噘嘴”的表义也更加明确了。《现汉》第6版和《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处理方式一致,它们对推荐词形重新认定后,“噘嘴”的使用开始更占优势。</p><p class="ql-block">撅1 juē ① 翘起:~嘴|~着尾巴。② ……</p><p class="ql-block">撅嘴 juē∥zuǐ </p><p class="ql-block"> 翘起嘴唇,表示生气或不满;别老撅着嘴啦,我给你赔不是还不行吗?</p><p class="ql-block">噘 juē同“撅1”①,用于“噘嘴”。(《现汉》第5版)</p><p class="ql-block">撅1 juē ① 翘起:~着尾巴。② ……</p><p class="ql-block">噘,juē,翘起(嘴唇):~嘴。</p><p class="ql-block">噘嘴 jue∥zuǐ 翘起嘴唇,表示生气或不满:别老噘着嘴啦,我给你赔不是还不行吗?(《现汉》第6版)</p><p class="ql-block">“撅嘴—噘嘴”代表了语文辞书的处理遵从国家规范,而后又参照新的国家规范进行修订的情形。《现汉》第6版对“撅嘴—噘嘴”的修订,同国家规范修订目的一样,希望能引导人们对“撅”和“噘”、“撅嘴”和“噘嘴”的使用更加规范,既让“撅”和“噘”的表义更加明确,也实现了辞书规范同国家规范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1)噘嘴与撅嘴的同义性:噘嘴和撅嘴在意义上相同,都用于表示生气。然而,在字典改版后,撅嘴已不再被推荐使用,统一改为噘嘴。</p><p class="ql-block">(2)字典改版的明智性:撅嘴的字形中包含提手旁,但实际上这个动作与手无关,因此字典的改版是明智的,统一为噘嘴更符合实际。</p><p class="ql-block">(3)噘嘴的多重含义:噘嘴不仅表示生气,有时也用于表示可爱。这种表情在小孩子和年轻女性中尤为常见,也常被女明星用于卖萌。</p><p class="ql-block">(4)噘嘴的示例:文章中引用了李季的军鞋图诗和秧歌剧光荣灯中的示例,分别展示了噘嘴表示可爱和生气的情境。</p><p class="ql-block">“女怕小噘嘴”,女性噘嘴,一般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p><p class="ql-block">噘嘴的第一种情况,撒娇。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媳妇撒娇?一撒娇,买买买,包包、鞋子、衣服买买买,全买回家。女人一撒娇,大部分时候男人都会去哄着她,然后,惯着她,再然后,钱包空了,当然,还有就是女性撒娇,做错了事一般男人也会选择原谅,这样久而久而,一错再错就容易出问题。</p><p class="ql-block">噘嘴的第二种情况,说的便是女人噘嘴,比较容易使得男人对其动心。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自古以来,被美色误国误家者不在少数。所以,老祖宗说“女怕小噘嘴”。</p><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噘嘴是正确的写法。在汉语中,这两个词都表示生气的样子,但根据最新的汉语字典改版, “噘嘴”是标准写法,而 “撅嘴”是旧版用法,现在已经被统一为 “噘嘴”,如果写成撅嘴就是错别字。因为噘嘴是嘴上的动作,手并没有参与,所以字典的及时改版也是十分明智的。</p><p class="ql-block">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已无撅嘴词条,只有“噘嘴”一种写法。</p><p class="ql-block">噘嘴是正确的,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统一用词:噘嘴与撅嘴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表示生气的情绪。由于字典的改版,现在统一使用“噘嘴”这一写法,而“撅嘴”被视为错别字。</p><p class="ql-block">动作描述:噘嘴是指嘴部动作,特指嘴角向前突出,而手部并没有参与。这个动作在汉语中用来形象地表达不满或生气的情绪。</p><p class="ql-block">字典确认:新版汉语字典已经确认了“噘嘴”这一用法,进一步明确了其正确性。因此,在日常书写和表达中,应使用“噘嘴”而非“撅嘴”。</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噘嘴是正确的写法,用于表达生气的情绪,而撅嘴则是错别字。建议在日常使用中统一使用“噘嘴”这一表述。</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3日于郑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