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25期(总112期)

(康明)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快乐天年》第25期 </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总第112期)</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2024年12月30日</font></b></div></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内容概要</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新支部亮相 城市展漂亮(本简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人民城市生活更美好(戴志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探望叶永华、史美祥(本简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访毛主席在沪故居(戴志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74生日感悟(庄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6、半夜之间(戴志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7、我与病魔的抗争经历(史美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8、“统战友”群花絮:你言我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9、旅游 泰州(朱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0、家门口的风景(张加强、孙月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1、诗画音欣赏(互联网</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新支部亮相 城市展漂亮</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11月12日,退休党支部召开党员会议,对前段时间推选出来的候选人进行正式投票。会议选举阎宗桂为支部书记,谢民、姚红为支部副书记。选举票数经计票后当场公布,最后结果须经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区直机关工作委员会的批复后生效。</p> <font color="#167efb">三位监票人投票</font> <font color="#167efb">认真计票</font> 12月12日,退休党支部召开党员和退休干部会议。会议首先宣读了区区直机关工委12月2日批准统战部退休党支部11月12选举结果的批复。至此,新一届党支部正式成立,阎宗桂为党支部书记,谢民、姚红为党支部副书记。大家热烈鼓掌祝贺。<br><br>  上一届党支部书记王家骏,支部副书记胡祥明、张康明分别在会议上做了简短的发言。他们首先祝贺新一届党支部的成立,同时一致表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支持和配合新党支部的工作。对过去5年支部的工作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地感谢。新当选党支部书记阎宗桂做了简短的发言。她首先感谢大家对她的信任,表示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希望,新一届支部将努力做到5个好:组织建设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关心服务好、特色巩固好。 随后全体与会者参观了位于上海展览中心的“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展览由六大部分组成,运用图片视频、实物、互动展项等多种方式,包括中华鲟模拟放流互动装置、“城市更新”情景短剧、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置景等亮点展项,呈现了上海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图景。 展览中有一组照片和模型还原了上海过去棚户区住房的逼仄,多家人合用一间厨房,一个水斗上安装多个自来水龙头等场景。不少同志深有感触,十分感慨并在图片或模型前留影。看着展览最后展示的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大家由衷地希望上海的明天更美好。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人民城市生活更美好</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戴志伟</font></div><br> 11月22日下午,收看了市委讲师团成员李琪教授《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的辅导报告,对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老杨树″讲师团回信重要精神和人民城市创新理念,具有启迪、深化、提升、落实的作用。<br><br>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建立新中国的革命道路。因而在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城市反哺、带动、提振农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行城镇化、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当下,提出人民城市理念,加强人民城市建设,标志着党对城市性质内涵方向作为的新认识,以及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简言之,这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方位城市建设的融汇耦合,而习总书记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给予简明生动的概括。在五年后重温这一重要论述,无疑将增强全市干部群众"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贡献、人人共享″人民城市建设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李琪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学、行政学专业,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理论结合实际,面向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发表新观点新见解新建议。本次讲课,他深刻阐述了习总书记的人民立场在人民城市的体现,即"属民、为民、靠民";他从西方城市"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表象对照,以及中印(度)大城市的对比,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尊重城建规律,实施五个统筹",做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四宜(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和四个人人"。他以上海中心城区有水无山,釆纳人民信访建议,建成世博园区双子山,以及老工房加装电梯、扎实推动垃圾分类等为例,还以华为落户青浦、筹划世界会客厅等,表明五年来上海在人民城市建设推进中取得的成效,更坚定了大家对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和历史的信念。<br><br>  李琪教授在报告中多次提及徐汇,使工作生活在这块区域中的人们感到自豪,让我个人颇为亲切。他原是我老单位的上海大屯煤矿机修总厂青工,曾参加当时矿区的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font color="#167efb">2024年12月6日下午,支部书记王家骏、副书记胡祥明、张康明以及工商联在职干部郑晨探望患病中的叶永华、史美祥。</font>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访毛主席在沪故居</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戴志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泽东居申已百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润之中华大家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伟人虽逝魂魄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亿众奋力续新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一10月15日访毛主席一家1924年茂名北路故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74生日感悟</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庄琦</font></div><br> 每个人的诞生之日是父母给予生命的一天,更是妈妈最艰难,最痛苦,最难忍的分分秒秒。母爱伟大,一生咏唱。<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童 年</b></font></div> 1950年11月16日,我生于一个书香门弟又热爱音乐的和睦大家庭里。听妈妈说:“在哺乳期我就很乖,喂饱了,小屁屁擦干凈了,在摇篮里很少啼哭”,人见人爱。对门邻居朱阿姨夫妇见了满心欢喜,要认我做“过房囡”。由于他们膝下无儿女,父母同意了。他们送我的银碟、勺、筷贺礼,至今保存着。 <font color="#167efb">寄爹、寄娘送的碟、勺、筷</font> 从我懂事起,每当我生日,妈妈会把一碗生日面装在篮里,叫我先送给对门寄爹、寄娘吃。我踮起脚、小手叩铁门铃的模样,至今不忘。妈妈还说:“做好功课就去陪陪他们”,行善的种子,从小播我心。<br><br>  寄娘没有工作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她会眉飞色舞讲故事,听到有趣时我哈哈傻笑,听到害怕时,我捂着耳朵,摇头又摇手别说、别再说了。我在听故事中吸取养分,明事理。记得他们还2次带我去“桂林公园”游玩、闻桂花之香。由于爸妈忙于工作与教学,陪伴我们的时间显然少,但因有了寄爹、寄娘,相比起小伙伴我多了一串串叮叮当当的美好回忆。 <font color="#167efb">寄娘带我去“桂林公园”玩的老照片</font> 每逢家人生日,妈妈总要下面条,弹琴、唱生日歌祝贺。待逢五、逢十生日时才买蛋糕,点腊烛庆生,欢庆,毕竟家有五女最后生一男,还需开源节流。 <font color="#167efb">我家6个孩子</font> 荒诞岁月,破四旧也破了过生日的仪式感。那年,妈妈塞我8分钱,叫我去离家最近的饮食店吃碗阳春面,就算过了自己的生日,还吩咐不要对任何人说,吃完就回家,妈妈的眼里写满无奈。服务员端上那碗只有葱花飘着的面条,没有亲人陪伴,独自一人,冷冷清清,叫我怎吃得下?突然,想起妈妈的话,只得边吃、边流泪完成“任务”。<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青 年</b></font></div> 蹉跎岁月我和大妹下放江西农村,在我俩生日前,总能收到父母寄来的邮包和信件,鼓励我俩在农村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好好过思想关,劳动关,生活关并遥祝我们生日快乐。捧着书信,拆着邮包,暗自流泪。在物资匮乏,凭票生活的年代,邮包内有妈妈浸的酱油肉,店里买的塑封蔬菜和面条,这是生日面的食材。而上海家人们的生日“面烧头”只能是“咸菜、豆干炒肉丝”了,想到此令我们心酸、难过。这份骨肉情,手足情,我俩一生铭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和妹妹下放江西插队</span></p> 岁月悠悠,我在异乡生活、工作,多年没与家人一起过生日了。40岁那年,我突发其想,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女儿,三代人生日都在11月份。于是,我选择了好日子,向领导请假带着7岁的女儿乘晚班车赶回上海,忘却旅途疲劳,重温生日团聚之快乐。如今,翻阅照片,翻阅阳光,昔日美好,滋润我心。 <font color="#167efb">我带女儿回家与父母一起为7岁女儿过生日</font> 动迁那年,正逢我50岁。动迁前,我和爸妈及妹妹两家和睦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为了动迁,大家找房源、整理、打包已精疲力尽,我谢绝了家人将为我设宴庆生的想法。那年正盛行拍“艺术照”,在女儿陪伴下我也去拍艺术照了,还放大最满意的一张生日照片并挂在房间里。每天进进出出,咱俩互相对视、传情、微笑,生活多了一份别样的有趣和情趣。家里来客人我总要介绍这张照片的由来,瞬间成永恒!生日快乐天天在延续,快乐其实很简单。 <font color="#167efb">我的艺术照</font>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中 年</font></b></div> 当我迎来花甲生日那年,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但给予我生命的爸爸巳不在席位上,给予我生命的妈妈已卧床5年多。我俯身亲吻妈妈,“妈咪、老宝贝,感谢您给我生命......”望着因脑梗造成四肢无力,连语言功能也失去的妈妈,我强忍欢笑却已哽咽。耳朵是最晚失去功能的器官,只见妈妈眨眨眼,点点头示意,她听到我的话语了。那几年,每每喂蛋糕时她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咽着。可那一次,我竟对她说:“奶油蛋糕胆固醇高,不吃了吧”。失去语言功能的妈妈看着我,用舌头舔了舔嘴唇四周,细中有粗的我竟没去领会。直到站在妈妈墓碑前,我恨自己明白太晚、太晚,那年妈妈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还去强调什么胆固醇,高血脂,而去限制她的食欲,这简直是“残忍”啊。妈妈呀!请一定原谅女儿的本能、糊塗和无法弥补的过错,如有来世,我仍要做你们的女儿。<br> <font color="#167efb">我父亲80大寿的全家福照片</font> 几年后,寄爹谢世了,无儿无女的寄娘只得住进养老院。我曾带着生日蛋糕去探望。一进门就见她两只手被绑在床边上,护工说:“因手溃疡不绑怕感染”。我不加思索,未经护工同意解开绑带把寄娘摇起、扶她坐好、亲吻。喂她吃蛋糕时,她突然伸出手对我说:“钞票、钞票”!我知道寄娘一生没去工作,没领过工资,这是她一生难解的心结。在寄娘没进养老院,神志清晰时,我常塞钱或送礼物给她,“母女”情早巳藏在岁月之中。 <font color="#167efb">我去养老院探望寄娘</font> <font color="#167efb">我人生中的两位母亲(左:母亲,右:寄母)</font>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老 年</font></b></div> 如今,互联网神奇,让我与失联多年的小学、中学同学有了一次次愉快的相逢,还与同龄同学们一起过生日。分别五十载,彼此都珍惜,每当同学生日,祝福声从零点就响起,我们还一起过同学情,一生缘。 <font color="#167efb">与中学同学一起过生日</font> 某一年生日,我有幸回到江西红土地慰问演出,来不及唱“生日”歌却唱起“感恩的心”,感恩我们在生命中相识、相知、相助、结缘,感恩他们给我快乐和自信。<br><br>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女儿选择异国婚姻,远嫁新西兰。我们之间时差5个多小时,我生日那天,清晨手机响起,视频中他们一家人齐声祝福!笑声与祝福声穿越时空隧道在链接。虽然他们旅居国外巳有16年,远隔千山万水,生日的形式与内容难以统一,但我巳接纳和适应,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多少365天,多少365里路,我有了生命,也有了生命的延续,足也。<br> <font color="#167efb">我难以表达心境的四世同堂照片</font> 再回首,荒诞、蹉跎、梦想、遗憾都在时光的长河里流淌、沉淀。在漫漫人生路上我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74生日感悟”是总结,更是对未来的祈盼。<br><br>  今年已是95岁高龄的指挥家郑小瑛,她在网络上,笑侃人生“忘记女性,忘记年纪就没了焦虑。不过生日,快乐每一天”。杨绛先生说得更好!“人生,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年龄应该成为生命中的勋章……”她又说:“余生,让自己做一个安静的人,以一份淡然的素雅,走自己的路,守平凡的烟火”……<br><br>  愿国泰民安,愿平安喜乐,年年岁岁喜迎、跨越“生日”那一天,心中的歌永不落。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半夜之间</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戴志伟</font></div><br> 我家楼下的南丹东路,自西向东通往中山医院,所以经常有救护车呜叫着急驰而过,可谓救命通道。<br><br> 前几天,为减少行人随意穿行妨碍车辆通行,该马路一段中间装上了隔离栅栏,在一侧颠簸的路面上划出了修路的白色标记。昨夜,工程车辆开始作业,凿路,铲渣,机声隆隆,不绝于耳,使人在凉爽秋夜也难以入眠,明知城建部门连夜施工的无奈,但还是一边喃喃发着牢骚,一边在朦朦胧胧中睡去。梦中突然醒来,只觉世界无比安静。回想才知因为机械声响的消逝。起床到窗前俯视,马路上已无动静,一条长三、四十米的漆黑路面静静地躺平在那里,等待车辆的驰骋,迎接晨曦的到来。<br><br> 半夜之间,整旧如新,城市微更新的进度,施工能力效率的提升,使梦中人惊醒。相比以前开膛破肚旷日持久的路修状况,这便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佐证吧。<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我与病魔的抗争经历</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史美祥</font></div><br> 我是1984年3月份得的乙肝。之后每年开春树木发芽,我的肝病就复发。西医诊断为慢性迁延性乙肝,病毒指标为“大三阳”。在1987年上海甲肝大流行时,我又得了甲肝。这一年住了两次院。我这个肝损伤得非常厉害。人成天没精神,稍微累着了,肝病就会复发,个人和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br><br> 有一次,一个朋友到我家来看我。他就是一个癌症病人,一直在练郭林气功,恢复得很好。他对我说:郭林功并不是只对癌症有效,对很多慢性病也有很好的疗效,你不妨也试试。于是,我在1989年的时候去上海气功经络研究所找了郭林老师的第一代亲传弟子陶蓉老师,跟她学功。<br><br> 学了郭林功,练了一段时间,感觉精神比以前好了,不易犯睏。但是,肝炎还是每年犯。正当我有些失去信心时,有一次我去复查肝功能时,给我抽血的医生问我,你是否在练功啊?咦!你有特异功能啊,你怎么知道我在练功啊!医生说,我是看出来的。我说,你是否看我的气色比以前好了。她说,我是看你的血看出来的。你自己看,你的血和别人的血不一样。我说,我也看不出有什么两样。然后,这个医生跟我说,一般静脉血颜色都发暗,你们肝炎病人的血更是发黑的,而你的血却是鲜红鲜红的,我在病房里给病人的血液做光量子清洗后加氧回输的血液也就达到这个水平,所以说你的血液含氧量非常高。听了她的解释,我心里非常高兴。我说,我确实在练功,在练郭林气功。<br><br> 从此,我对练功更有信心了,每天坚持练功。经历了大约五年的练功,有一次,又到了复查肝功能的时间了。过了几天,我去拿报告单时医生告诉我说,这回你的病彻底好了。我说怎么个意思啊?她说,你“大三阳”全部转阴了。这种自然转阴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一般人家通过打进口干扰素才能转阴,但是,停药后很容易反弹。你是自然转阴这个真的是很不容易!这和你长期练功是分不开的。<div><br></div><div> 我从1984年开始得肝炎,到1994年“大三阳”转阴,整整与肝炎抗争了十年总算取得了胜利,这完全得益于郭林气功。<br></div><div><br></div><div> 自从转阴后,每年树木发芽,我的肝病再也没有应时而发。于是,慢慢放松了对郭林功的操练,以至于最后完全停练了,每天只是做一些常规的健身运动。<br></div> 2015年单位体检,查出肝上有个2.7X3.5公分的肿瘤,让我去做个核磁共振进一步确认,结果确诊为肝癌。我的肝以前长期肝炎,受损严重,随着年龄增加免疫功能的降低,发展到这一步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br><br>  单位领导非常重视我的病情,联系了上海中山医院的党委书记,他们给我安排了医院最好的肝外科专家教授给我治病。那个专家说,你在别的医院确诊的,在我这里还需要从新检查,进一步确认一下。于是,教授带着一帮学生,围在我的病床前,教授指着电脑屏幕给学生们讲解着我的病情。最后教授对我说,你的肿瘤肯定是恶性的,你马上去办理住院,下午我亲自给你开刀手术。我说,我不开刀手术,教授和他的一帮学生们当时就惊的瞪大了眼睛。在西医的观念中,这么大的肝癌(2.7X3.5)只有手术切除才能根治。于是,教授耐心地做我思想工作,说:你不要害怕,我亲自给你做手术,只有手术切开后才看清楚,才能彻底清除肿瘤……说了半天,最后我还是坚持不做手术。<br><br>  因为我自己是懂中医的,这种病在中医的概念中无非是寒凝、痰聚成块之类的,治疗上都是采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方法。再说,中医认为开刀有损元气,不利于康复。这回教授急了,心里想,平时都是人家求我手术,今天变成我求你手术了。于是说,你即然不手术,那么你到这儿来干什么?!我说,我的目的,一是进一步确诊是否恶性,另一方面,我知道中山医院对肝癌有很多治疗手段,我只想保守治疗,先做一下射频消融术把病情控制住。教授没有办法,说服不了我,最后只好把我转到介入治疗室。<br><br>  介入治疗室当时是一个姓陈的女副教授接待了我。她看了我的病情后说,你现在肿瘤已经达3.5公分,射频消融已经没法做了。你先做一个介入治疗吧,做了介入后等肿瘤缩小点再给你做射频。我想,看来只能先这么治疗了。做介入,其实就是化疗,它把化疗药直接打到肿瘤上,副作用非常大,我三天里滴水未进,吃什么就吐。后来医生看我吐的那么厉害,让护士给我加了止吐药,这才慢慢地能吃点东西。<br><br>  出院后,三个月后去复查,肿瘤杀死了极小部分。然后那个陈教授说,你再来住院继续做介入治疗。我说,我进来就给我做射频消融术,我再也不做介入了,她说你先住进来吧,进来再说。于是,我再次住院。可是等床位医生来做登记时对我说,你明天做介入。我说,我跟陈教授讲了,我进来是做射频的。床位医生说,陈教授说的让你做介入啊。我说,做介入的话明天让我出院,我不做了。结果她们商量一下同意给我做射频了,但是跟我说,做射频需要自费付一万六千元,你马上去交钱,明天给你做。后来总算是做了射频消融术。<br><br>  因为得病后,我自己查资料,射频最大就能做到3.5公分,这是极限了。我当时心里想,只要能先给我控制住病情,然后我慢慢通过郭林功的练习和中医药的调理,总有办法的。因为我自己懂点中医。所以从一开始知道得了这个病,心中一点也不慌,相反,我的领导,同事都觉得很害怕,来关心我安慰我……我心里很是感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几年在云南传授抗癌功法</span></p> 自那以后,我每天早晨三点多钟起床,梳洗后到公园约四点一刻,练到七点左右,功时约两个多小时。郭林老师说过三四点钟的空气是一等空气。这个时候进入公园,空气是湿润的,香甜的,空气中充满着负离子,等太阳一出来,负离子就消散了。目前,通过练习郭林功和中医药的调理,身体状况还可以,一切活动如常。<br><br>  我有郭林功在身,先是战胜了“乙肝慢性迁延性肝炎”现在,又战胜了肝癌。所以说,郭林功对癌症和慢性病的疗效是确确实实的,只要刻苦操练,持之以恒,必有成效。<br>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几年在云南传授抗癌功法</span></p> <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font color="#167efb">此文登载于上海癌症俱乐部创办的“康复小宝”上,本文为节选,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登陆公众号“康复小宝”查看全文。</font>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统战友”群花絮:你言我语</font></b><br><br></h1><h3> 上一期简报中刊出饶第杨的文章“菜是故乡鲜”,史美祥的文章“我在北大荒研制‘联合收割机’”后……</h3> 以下选自美篇简报下方的留言 <font color="#167efb"><b>上期简报《菜是故乡鲜》节选:</b></font><font color="#333333">一位满脸皱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卖葱姜的慈祥老人,没有生意时,就弥陀佛似的、笑眯眯地、静静地端坐着……</font><font color="#333333">  </font><div><font color="#333333"><br> 记得那是一位满脸皱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慈祥老人,看到经过的买菜者,偶尔会吆喝两声。没有生意时,就弥陀佛似的、笑眯眯地、静静地端坐着。凡是经过她的摊位,即使不买葱姜,也要打个招呼。</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卖花姑娘和卖花老太她们为小菜场增添了一种有色的特色。“白兰花啊—茉莉花!”,吆喝声大多是苏州(或上海)方言口音,苏州话本来就很甜糯(或上海方言亦是),再加上特别将“啊”声延长,让声音在空中慢慢飘逸。而喊到“茉莉花”时,却又嘎然终止,似乎想给人一种悬念。这些花始终受到青年妇女和中老年妇女的青睐,可以戴在头上,可以戴在手腕上,还可以别在提包上、或衣服上。一路走香气随之一路飘洒,很有些小浪漫。</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拐弯处有一对中年夫妻,中年男子带着微笑,总是耐心的向我推荐甜甜的老南瓜。一边用大拇指的指甲去掐南瓜皮,一边说,嘿,你看这皮多厚掐都掐不动。颜色生深黄一条红龙很清楚,这是成熟的老南瓜,吃起来一团粉很甜,保证你不上当。自然非常乐意为之掏腰包买下一个大南瓜。</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在最显眼的位置,有一位年轻的乡下姑娘,她的摊位永远是卖时鲜蔬菜。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不时还要洒一点清水。</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font>……</div>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旅 游 泰州</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朱仰</b></h1> 2024年12月18日~20日泰州三日游。<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b>第1天</b></font>,下午去了老街、桃园、梅园和乔园。</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2天</b>,去了博物馆、柳园和望海楼。晚上去看了凤城河风景区夜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泰州博物馆,走进古海陵千年历史长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泰州柳园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著名的评书大师柳敬亭而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范仲淹第28代孙范敬宜先生撰写了《重修望海楼记》,彰显了泰州悠久的历史文脉。</p> <b><font color="#167efb">第3天</font></b>,友人陪同去看了一位老同志的旧居,还吃了泰州早茶。邂逅泰州,泰州是一座不容易被低估的城市。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家门口的风景</font><font color="#167efb">(张加强、孙月泉</font></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徐汇滨江躍腾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扩建西岸梦中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年老厂换新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市民游览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张加强</p> 年末,孙月泉发来了他辛勤劳作的成果。他说:很多时候,当你们还在床上的时候,我已经在忙碌了。乐在其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芹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莴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娃娃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萝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包心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白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西蓝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花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腌菜前的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乌塌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甘蔗</span></p> <b style=""><font color="#167efb">本期简报到此页结束。</font></b><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感谢阅读。欢迎与作者互动。</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