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乔家大院由谁建造的?

华人影响 影响世界

<p class="ql-block">  山西乔家大院由乔致庸的父亲乔全美开始建造,后经多次扩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治、光绪年间以及民国初年曾多次增修,修建时间跨越两个多世纪。其建筑群占地面积 8724.8 平方米,建筑面积 3870 平方米,由 6 个大院、9 个小院、313 间房屋组成。乔家大院以“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彩绘等精湛的建筑工艺著称,号称“兰殿桂宫、雕梁画栋”。</p><p class="ql-block"> 乔致庸是乔家第四位当家人,他弃文从商,将家族生意发扬光大。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携光绪逃亡至山西,曾在乔家大院暂居,并赐下“福种琅嬛”以及“九龙灯”等珍宝,这些成为乔家大院现存的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b>  晋商代表,乔家大院的修建者——乔致庸</b></p><p class="ql-block"> 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人,乔家的第四位当家,清末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p><p class="ql-block"> 乔家发迹于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早年父母双亡,极其贫困,连媳妇都娶不上,为了生存,他便和姓秦的异性兄弟一同前往口外谋生,后在乾隆二十五年(1755年),通过粮食储存而发家,后来便有了商号复盛公,买卖十分兴隆。</p> <p class="ql-block">  乔家因有家规,恪守祖训,不准嫖赌,不准纳妾,不准酗酒,因此乔家家业很是兴旺。而秦家子弟看家财渐丰,便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使得家财亏空,复盛公也成了乔家的独资商号。</p><p class="ql-block"> 乔贵发有三个儿子,长子全德,但人丁稀少,便逐渐逊色下去;次子全义,这一支无心商业,醉心功名,基本都去参加科举考取了功名;幼子全美,也就是乔致庸的父亲,复盛公的大部分生意也都集中在这一支。</p><p class="ql-block"> 乔致庸父亲早亡,生意都由其兄乔致广接管,他也是自幼由兄长抚养长大。其兄本来希望他像乔全义的子弟们一样去考取功名。但乔致广却早早亡故,年幼的乔致庸不得不弃文经商,掌管乔家的生意。</p><p class="ql-block"> 乔致庸在经商时始终秉持着一信、二义、三利的经商理念,将复字号经营极佳,称雄包头,甚至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称号,同时他还开办了大德通、大德恒两大商号活跃于全国各地的商埠和水陆码头。</p> <p class="ql-block">  乔致庸又极善于用人,如马公甫,仅仅是复盛公里的一个小伙计,但乔致庸识出他是个人才,便在大掌柜告退之后直接将他升为大掌柜。阎维藩,本是平遥蔚字号的经理,因为帮一位下级官吏升迁被排挤,乔致庸觉得他是个识人用人的好苗子,便在他辞职回家的路上派儿子亲自等他,用八抬大轿将他接回了乔家。阎维藩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担任大德恒票号总经理二十年,将大德恒经营成为了最有竞争力的票号。</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著名的乔家大院也是由乔致庸所修建。19世纪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清王朝走向了衰落,白银大量外流,目睹了这一切的乔致庸一改不置家业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在老家祁县附近购置地皮,遍寻当地名工匠,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到如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清代建筑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乔致庸治家极严,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其一生娶妻六人,但从未纳妾,都是续弦再娶。乔致庸有子六人,孙十一人,都深刻受到了家规的影响。晚年的乔致庸,并未把持家产不放,反而积极在儿孙中寻找继承人,由于其子都无经商之才,便将孙映霞培养成了继承人。</p><p class="ql-block"> 乔映霞深受新思想的洗礼,但也深受祖训洗礼,事业心很强,一直在努力维持这份诺大的家业。所以晚年乔致庸对于这位继承人也比较放心。但晚年的乔致庸却受到了另一件事的打击。晚年的乔致庸最小的儿子不幸去世,给了乔致庸很大打击,使得他一病不起,最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去世,享年89岁。</p><p class="ql-block"> 乔致庸可以说是晋商里最为杰出的代表,他通过一人之力将乔家带领到了财富的巅峰,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事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