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卓文老师人生剪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三峡大学李卓文教授,是学生心目中的大先生。八十高寿,仍在青灯之下,披阅黄卷,可圈可点。他是教师中的教师,先生中的先生。春秋积序,容状不衰。概括一生,可谓——</p><p class="ql-block">乡里县里市里人生八十秋美名溢四海,小学中学大学杏坛五十载桃李满天下。 </p><p class="ql-block"> 勤奋好学、尊老爱幼、专心执教,此三者,为先生之风。</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5日(农历八月三十日),先生诞生于风景旖旎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李家喜得长子,叔叔起名卓文,希望吃文化饭,卓尔不群。叔叔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先生成长的引路人。先生一生坎坷,但百折不挠。1966年夏,高考前十日,全国下令停考,命运给先生开了一个玩笑,象牙之塔的门被紧紧锁住。</p><p class="ql-block"> “文革”肇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先生不得不随波逐流,投身全国红卫兵大串联的洪流,除了西藏和海南,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为避时乱,先生东奔枝江、松滋两地。青春正盛,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先生从县文化馆长那里学到一手书画本领,操起如椽的大笔在墙壁上刷标语,助推“农业学大寨”;在仓库前画领袖肖像,供社员早请示晚汇报。书画只为稻粱谋。先生才华横溢,深得县领导赏识。命运就在这一撇一捺的狼奔豕突中出现转机,先生当上了中小学教师,有了一份暂时的荣耀。1969年冬,娶乡下李氏素珍为妻,育有一女两男。</p><p class="ql-block">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十二年后,年过而立。恢复高考,先生的大学梦再度燃烧。1978年夏,与学生一同走进考场。命运眷顾,北京师范大学垂青,先生步入知识的殿堂,求知若饥,虚心若愚。</p><p class="ql-block"> 1982年夏,以优秀的成绩毕业。面对留校还是回乡,先生毅然选择后者,为的是照顾一家老小。拳拳之心,苍天可鉴;孝似割股奉亲,为后学景仰。正值岁月静好,患难与共的妻子于1987年突发大病,先生尽丈夫之责,三年风雨无阻,往返学校与医院之间,精心照料。鹣鲽情深,相濡以沫。1991年,妻子被病魔夺去生命,先生痛失爱妻,跌入人生最灰暗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她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面对巨大的打击,先生毫不畏惧,对居住乡下的泰山泰水更是不离不弃,极尽孝道之能事。那年,先生为岳父岳母百年准备两副杉木枋子,从清江放排,大雨淋漓,先生站在排上,像只落汤鸡。水流湍急,几度沉浮,差点藏身于江河,幸得学生帮助,才得以将5方杉木运回老家。这段经历一直镌刻在学生朱作旺的心中,久久不散。先生是学生心中的“孝星”,为人师表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先生执教,尽职尽责,似蜡烛燃光,如春蚕吐丝。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先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用爱的火炬,照亮学生的前程;用知识的琼浆,提供学问坐标和人格营养;以身作则,示范风骨与学风,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和空间,拨正航方。在先生的教授下,禾苗芃芃,灼灼其华,桃李天下。为学生的半分,自费到宜昌查阅,受惠于先生的学子无不感激涕零,有口皆碑。</p><p class="ql-block"> 先生写得一手好书法,行楷圆润如帖,骨气洞达,一笔一画,端然静气,沉稳飘逸,如兰花摇曳,字字生姿,为后学效仿。如今,虽年事已高,笔力不济,仍为所求者赠送笔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的正面是一种能量标识;先生的内心,是一幅深厚的文化长卷。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大教授,是学者,是专家,是良师,是益友。 </p><p class="ql-block"> 天蓝蓝,云白白,浪阔阔,水深深,岸远远,风习习,先生以大爱的力量与知识营养,惠及后生,光芒万丈。1996年,先生被评为教授。2001年.被评为“三峡大学首届十大师德标兵”。</p><p class="ql-block"> 先生成果累累,著述颇丰。曾主持过湖北省教育厅高校社会研究项目“传统伦理的继承与超越”,并以发表系列论文结题;参与了教育部研究项目:“川东鄂西方言调查”;主编和参编了中南五省高师函授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秘书学》《新编大学语文》。在《文学遗产》发表《欧阳修与赋的发展》。《北师大学报》发表《冯延巳在词史上的地位》,在《华师大学报》发表《从“译文序跋”看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等30多篇论文。</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05年退休后,被仰恩大学聘为人文学院院长,继续传道授业。曾在厦门和泉州主办“市民大讲坛”,主讲《孔孟伦理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传统伦理的继承发展与超越》,让孔孟思想播撒八闽大地。 </p><p class="ql-block"> 2015年,先生从福建回宜昌,受聘为三峡大学教学督导员直至2023年换届。先生修己安人,隽永无疆。举目所及,尽是学生与乡党。</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先生,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