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东馆书法馆的冬日之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4年12月25日,我独自来到上海博物馆东馆的书法馆。这一天,冬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给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温暖。走进书法馆,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展示了中国历代书法艺术的精髓,还让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入展馆时,我看到几位游客正排着队等待入场,而告示牌上写着“参观书法馆无需排队”,这让我得以从容地步入展厅。展厅内灯光柔和,安静得只能听到脚步声和偶尔的快门声。人们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一刻的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书法馆的核心展区,一幅幅珍贵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其中一件引人注目的展品是《熹平石经周易残石》,这块古老的石碑刻有繁体中文文字,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但依然清晰可见。旁边的小标签详细记载了它的发现时间和研究背景,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厚重感。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是北宋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册》,这位书法家以其独特的笔触和创新精神著称,其作品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我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倪瓒的《行书致默庵先生札卷》。这位元末隐士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闻名,这封信札不仅是他中年时期的代表作,也反映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整个展览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出书法馆,冬日的寒风再次吹过脸庞,但内心却被这份文化艺术所温暖。这次独自行走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书法的魅力以及它背后承载的历史故事。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每一段文字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希望未来还有机会再次踏入这片文化圣地,继续探寻更多未知的美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