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初,跟着《黑神话 • 悟空》的步伐,我们开始了为期九天的山西自驾游。去山西旅游我们已规划酝酿了许久,这次正好时机恰当,得以成行。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打算从山西北部进、南部出,尽量不走回头路,这样先去大同,再一路向南。</p> <p class="ql-block">一路驱车进入山东境内,路过泰安附近的泰山山脉。</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住山东德州,休息一晚,晚餐品尝了德州特色菜,红烧大鲤鱼,酱香薰笨鸡,齐鲁风光(煎饼包山东各地的特色小菜),蒜蓉塔菜,撅腚豆腐,加精美果盘。感觉山东菜也很有特色,味道鲜香,这个酱香熏笨鸡比德州扒鸡还要好吃,品相也好,还有豆腐也很好吃。就是量很大,四个人都吃不下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离开德州,我们经过河北衡水、保定,去往山西大同。</p><p class="ql-block">这是途径河北与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脉。</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只是在书本和歌声里了解过,抗战期间,太行山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重要战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p><p class="ql-block"> 红日照遍了东方,</p><p class="ql-block">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p><p class="ql-block"> 看吧,</p><p class="ql-block"> 千山万壑,</p><p class="ql-block"> 铜壁铁墙,</p><p class="ql-block">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p><p class="ql-block"> 气焰千万丈。</p><p class="ql-block"> 听吧,</p><p class="ql-block"> 母亲叫儿打东洋,</p><p class="ql-block"> 妻子送郎上战场。</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太行山上,</p><p class="ql-block"> 山高林又密,</p><p class="ql-block"> 兵强马又壮。</p><p class="ql-block"> 敌人从哪里进攻,</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亲眼见到了这高大雄伟、延绵千里的太行山脉,它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的脊梁,是</span>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我们进入山西境内的浑源县。</p> <p class="ql-block">这里属于北岳恒山。我们参观了这次旅游的第一个景点——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悬空寺的建造年代不详,但根据寺内碑文记载,悬空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建筑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选址和巧妙的建筑结构。悬空寺建在悬崖峭壁上,背倚翠屏峰,面对恒山,两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地势十分险峻。悬空寺的建筑充分利用了峭壁的自然形态,通过插入崖壁的木梁和柱子来支撑和固定建筑,使得整个寺院仿佛悬浮在空中,给人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既有道教建筑的玄妙,又有佛教建筑的庄严。寺内共有殿宇40间,包括佛教的释迦殿、地藏殿,道教的太乙殿、三官殿等。这些殿宇沿着悬崖峭壁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布局。</p> <p class="ql-block">诗人李白在公元752年游历悬空寺时,为表达对悬空寺壮丽景象的赞叹,<span style="font-size:18px;">挥笔写下“壮观”二字。</span></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勇气,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在游历悬空寺时,称其为“天下巨观”,进一步彰显了悬空寺的宏伟与独特。</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悬空寺的参观,我们到达大同市区,入住酒店,在附近的开元饭店吃了晚餐。</p> <p class="ql-block">饭店里客人很多,生意兴隆,我们点了山西特色菜:浑源凉粉,红焖锡盟羔羊肉,黄米凉糕,古法糖醋里脊,肉汁焖莜面鱼鱼。菜量太大,味道也很赞,吃得太饱了,要走回去消消食了。</p> <p class="ql-block">休息一晚后,今天我们上午要去离大同只有17公里的云冈石窟游览。</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武州山南麓,是一座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的石窟群,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是一处闻名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群规模宏大,目前存有45个主要洞窟,209个附属洞窟,1100多个佛龛,主要分布在五个山头。这些石窟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包括佛像、菩萨像、罗汉像、飞天像等。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而著称,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方形石孔。窟分前后两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室窟内有三尊雕像,三</span>圣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这个主尊阿弥陀佛高10米,两侧菩萨高約6米。此窟开凿于北魏时期,但从雕像的雕造手法推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第五窟,窟前是五间四层木构楼阁。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p> <p class="ql-block">第五窟内是最著名最大的雕像,大佛高17米,气势雄伟,是云冈石窟的象征。面部在清代被彩绘贴金,显得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内的壁画艺术同样不容小觑。尽管历经岁月的侵蚀,很多壁画已经有所损坏,但留存下来的部分依旧能够让我们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中有大量中心塔柱窟,即在石窟中心保留石柱,并雕凿成古塔形象或上下佛龛。这些古塔是刻意仿木雕凿的,留存了大量北魏木制建筑中构件的形象,如鸱吻、飞檐、斗拱等。</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广泛吸收中外造像艺术精华,兼收并蓄,成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闻名于世的第12窟“音乐窟”,各种飞天乐伎栩栩如生,包括反弹琵琶和各种西域乐器,还有正上方穿红裤的指挥者,仿佛一场大型交响乐团,现场感受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第13窟,主尊佛像为交脚弥勒菩萨像,高达13.5米,头戴宝冠,颈部戴悬铃项圈及璎珞,胸配蛇饰,气势恢宏。顶部雕有二龙相缠、祥云和飞天图案。最精妙处是大佛右下臂肘下的托臂力士,高达1.8米,长有四臂,两臂高举托起大佛的右臂,两臂撑腰,形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主佛对面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装饰精美,姿态飘逸,为窟内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昙曜五窟,位于云冈石窟的第16至20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开凿的石窟之一。这些石窟是北魏文成帝时期,由昙曜法师在武州山山下主持修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称“昙曜五窟”。</span></p><p class="ql-block">昙曜五窟的洞窟形制基本相同,均为大像窟,分别代表着北魏四位皇帝和一位太子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不仅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不仅见证了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p> <p class="ql-block">离开云冈石窟,中午在大同市区的众兴阁吃午餐:牛腩焖黄米糕,炭烤肘子,巧拌鲜黄花菜,家常拌粉,疙瘩汤。北方的牛羊肉真好吃,菜品份量还是很大,下面点菜要少点一个了。😀</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稍事休息,去往大同古城。这是古城路口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在鼓楼楼上看到的古城部分街道。</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城,我们先参观了大同纯阳宫,这是大同市现存的唯一一座道教全真教宫观。它也是山西三大纯阳宫之一,与芮城永乐宫(南宫)和太原纯阳宫(中宫)齐名,三宫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南北呼应,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纯阳宫的创建年代已无确切金石文字可考,据传为金末元初西京道宫长刘道宁创建。刘道宁是金元时浑源人,恒山道士,丘处机弟子,全真道后七子之一。纯阳宫在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重修,万历年间进行扩建,大清乾隆又有扩建,光绪三十年庙内修过普济坛。民国年间,商人杨恒川、恒丽魁先后出资修缮重修。上世纪文化革命期间,纯阳宫被毁,庙址被占用。1999年,庙产归回道教部门,在道长白明钰主持下,历时5年,逐步修复。</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宫门为三路五楼牌楼,三路象征步入三清;五楼,寓意五行俱全。建筑泛黛溢彩,造型相当别致。</p> <p class="ql-block">修复后的纯阳宫,坐北朝南,共建有殿堂70余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细水长流曲径通幽,是集庙宇、园林为一体的三进院落的道观。</p><p class="ql-block">一进院为灵官殿,两旁有钟鼓楼。殿前有吕祖诗联:利名身外终非道,龙虎门前辨取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进院中央是纯阳宫的主殿祖师殿,也称三祖殿,供奉吕洞宾、王重阳和丘处机。</p> <p class="ql-block">三进后院正北为楼阁式建筑,中为面宽五间的硬山顶二层巍阁,下层为三清殿,上层为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前月台为面宽三间的卷棚歇山式献殿。</p> <p class="ql-block">向西进入跨院斋堂,迎面走来一位古代女子,我是不是穿越啦?🤭</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不仅是大同古城内的一座重要道教庙宇,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建筑错落有致,景色优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离开纯阳宫,我们来到华严寺参观。</p><p class="ql-block">大同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它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华严寺的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除两座主殿为辽金时期建筑外,其余皆为清朝时期重建。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壁藏、藻井等各类文物,均居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p> <p class="ql-block">殿内壁画精美绝伦,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这些壁画,是中央美术学院两位教授带领150位美院学生,从2009年10月开始,历时三年两个月共同完成的。壁画高5米,长40米,使用矿物质颜料和中国画颜料,吸取了敦煌,永乐宫,毗卢寺,法海寺等等历代杰出壁画的经典造型,创作而成。这些壁画严格按照古法绘制,大气恢弘,内容考究,是当代壁画的杰出之作,是当代艺术家的心血之作。壁画的内容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讲的是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指引下,游历百城,参访五十三位大师,求得善知识,最终成为菩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殿前抱厦顶上的巨大伞型藻井,华丽精致。</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辽金佛教殿堂。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侧面是华严宝塔。</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作为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也是华严寺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下寺主殿薄伽教藏殿为辽代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薄伽教藏殿是华严寺的藏经之殿,也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佛殿之一。这座殿堂建于辽代,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殿内供奉了31尊辽代泥塑,这些塑像精湛细腻,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殿中这座辽代泥塑合掌露齿菩萨尤为著名,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我在寺庙大殿内一般不拍照片,这张图片来自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重楼式壁藏也是辽代遗存,用于存放经书。这些壁藏木作其实只有几十公分大小,可见雕刻制作工艺有多精美!</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有很多值得细细看的地方,可惜我们时间太紧了,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城的四牌楼,面对四个方向有四座相连的牌楼坊。四牌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大将军徐达受命修筑大同城,为壮军威、颂功德,在城中心修筑了这座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九龙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总兵姜瓖反清兵败以后,在清军疯狂的“屠城”中,曾经显赫一时、权倾雁同的代王府被付之一炬,化为一片瓦砾之地,而王府前的照壁———九龙壁免于劫难,有幸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是大同古城内唯一一处元代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大同古城。</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大同古城盛和鼓楼刀削面馆品尝大同特色小吃:凉菜,虎皮青椒,传统猪肉刀削面,养生素面,纸皮烧麦。</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休息一晚后,今天离开大同,向南出发。第一站去参观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再有30多年就要满1000岁了。木塔纯木结构,没有用一颗铁钉,通过木构件卯榫咬合,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超过7400吨。<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历近千年风雨地震,依然屹立不倒。</span>这座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被誉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齐名。当年梁思成先生携林徽因女士来应县考察古建,称释迦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杰作,实属国之瑰宝,世之奇葩。”</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在辽金时期作为佛教圣地,香火鼎盛,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明清两代又经过多次修缮,使其得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八角形平面布局,外观五层六檐,实为九层结构。塔身完全由纯木结构而成,没有使用任何金属连接件,全靠斗拱、枋、梁等构件相互支撑,展现了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卓越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木塔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塔高处栖息着很多木塔的守护神——麻燕,专吃木头里的蛀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不仅是建筑奇观,更是一部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内装饰精美,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牙舍利等珍贵文物,</span>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物。明层五层每层都供奉着不同姿态的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目前只开放首层,<span style="font-size:18px;">供奉的释迦牟尼金身坐像高11米。</span></p> <p class="ql-block">首层佛像四周为精美的壁画,极具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的存在见证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具有历史、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p> <p class="ql-block">离开应县木塔,下一站我们去往雁门关。敬请观赏下一篇——山西行(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