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1周年

流经克兰河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6日,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1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学术上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毛主席对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特别爱护珍惜。他常说:“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他主张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特点,要能适用,雅俗共赏,才能引人入胜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是书法界公认的二十世纪的书法大家,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已被书法界所公认,毛体书法受到了中国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各种关于毛体书法艺术的书籍、字画出版发行,各地成立了专门研究毛体书法的学会、研究会、艺术馆、创作中心。他们认为,毛主席晚年草书臻于炉火纯青,直笔劲书,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毛主席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 有人形容毛主席的书法有“二王”之秀逸、孙过庭之俊美、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肆、苏黄之雄厚……</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六日《给臧克家的信》和一九六三年所题“向雷锋同志学习”,公认是毛泽东信札和题词的杰作,《长征》《六盘山》则是毛泽东诗书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一言以蔽之,毛主席他不仅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难觅的诗作,也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难觅的狂草艺术。毛主席和张旭、怀素、黄庭坚被誉称为中华草书四大家。他的书法以楷书、行书和草书为主要形式,主要是各种公开题词,以及大量私人书信、手稿、书自作诗词和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留下来的稿纸。很多报刊、单位、建筑物上都留下了他的字迹,如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新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全国著名的报纸和大部分省报,都是毛主席题写的报头。一些高校校名都使用毛体字,但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毛主席亲笔题名,其它大部分为集字所成。在各种建筑中广泛使用毛体字有“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等。</p><p class="ql-block"> 现敬编一组毛主席题词墨迹,与各位亲们一起分享(文稿来自网络,一并感谢作者)。</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永远活在各族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题词。</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题词。</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题词。</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的题词(下同)。</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这个题词写于1945年9月20日,是在重庆谈判期间给《大公报》职工的题词。早在1939年2月20日,毛主席在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的信中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的问题。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时的讲演,再一次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后来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主席把这篇讲演的标题改为《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从此,张思德这个名字和形象就与“为人民服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实事求是”纳入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贡献。 从已经出版的毛主席著作中寻找“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1938年10月14日,毛主席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940年1月,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探讨中国向何处去、怎样引导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之路时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1941年5月19日,毛主席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第一次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这之后,实事求是成为党的会议和文件经常提出的一个要求。</p> <p class="ql-block">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对少年儿童的题词。</p><p class="ql-block">在百端待举、日理万机中,毛主席仍然念念不忘少年儿童的教育与健康。1950年6月19日,毛主席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足,宜酌增经费。”1951年9月底,毛主席接见安徽参加国庆的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毛姐。毛主席关切地问她念书情况,还送她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并且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8个字的题词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p> <p class="ql-block">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1942年4月,毛主席在《解放日报》题词,号召“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充分体现了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热情关怀与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柳林村建立儿童保育院。据不完全统计,延安保育院先后养育了5000多名孩子。这些孩子大多数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延安保育院也由此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p><p class="ql-block">每逢儿童节,毛主席常常会来看望孩子们。1940年至1942年,毛主席接连为儿童节题词,前两年的题词是“天天向上”“好生保育儿童”,1942年的题词是“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p> <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下旬,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主席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遗憾的是,在紧张的战斗中,题词不幸丢失。如今的题词,是毛主席在1957年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之际重新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雷锋,解放前是一名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军。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初,他的优秀事迹公开报道。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从此,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展开,随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在新中国的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里一段话。这滚烫的话语,至今依旧激励着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