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史称西夏。生活在贺兰山下,每天呼吸着贺兰山的山风,却从没过多在意巍巍贺兰脚下的那些孤寂的大土堆。甚至有外地朋友来到银川,我强烈建议不要去西夏王陵啊,只是些大土堆。记得小时候,有一部电视剧叫做《贺兰雪》,也并不懂得周围的每一个宁夏人为什么那么热切地期待和关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神秘的西夏》播出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勾起我了解家乡历史的兴趣。纪录片拍得很好,场面宏大,故事性强,音乐震撼人心,解说引人入胜,不知不觉让我为这个神秘的王朝而着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项族原是古羌族的一支,生活在今青藏高原的东南部。黑发,赤面——有着高原民族的特征;漠水,白河——据考证,党项的源头,应为今天青海湖、西宁一带。当大唐繁荣兴盛时,高原上的吐蕃也盛极一时,也就是李世民时期和松赞干布时期。处在大唐与吐蕃两大政权之间的党项民族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吐蕃要向东扩张,必然要拿下党项,而李世民是一位前所未有的伟大帝王,他第一次提出了夷汉一家,接纳了党项人,将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同等相待。党项民族首领拓跋赤辞主动归附大唐。大唐皇帝赐予皇姓“李”,将党项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事实上,拓跋家族也一直以李姓为荣耀。这些高原的孩子长途跋涉,来到这片土地生活。后黄巢起义,皇帝出逃,党项人以忠心回报大唐。拓跋家族首领拓跋思恭,拓跋思忠兄弟,带领党项男儿拼尽全力,为剿灭起义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最终帮助大唐收复都城,迎回皇帝唐僖宗。僖宗把党项人封为定难军,并分赏给他们黄土高原很大一片土地,也就是现在的陕北(夏州、银州、绥州、宥州,分别为今横山、米脂、绥德、定边)内蒙(鄂尔多斯、阿拉善、额济纳)宁夏(盐州,今盐池)一些地方,党项正式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党项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割据政权,不断壮大。后经唐灭,五代十国,都保持着相对和谐的外交关系。直至宋朝,誓灭党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项是骁勇善战的民族,面对强敌,从来都是选择迎难而上,誓死战斗,如歌里所唱:天神军队无人抵挡。这也驱使不屈不挠的党项人以黄土高原为据点,不断向西扩展以寻求发展,最终建立大夏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西夏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今天的宁夏全境,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蒙古共和国南部部分地区。终西夏一朝,传近200年,为之后崛起的蒙古所灭。西夏,很可能是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遇到的最强劲的敌人。党项军异常凶猛顽强,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6次攻打西夏未竟全功;从1040年开始西夏与宋不断战争,多以宋军失败告终。国学大师文怀沙这样说:“灿烂的西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西夏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该被遗忘。创造西夏王朝的元昊完全可以和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并列为中国杰出的帝王。”是的,元昊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志在四方,从不屈从命运。他天赋神勇,领兵作战,足智多谋,所向无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堪称一代“战神”。《神秘的西夏》整片中称呼西夏的帝王几乎都是全称,即便是开国两代帝王李继迁、李德明也是,唯独李元昊,一直亲切地称为元昊,宁夏人也自来称其“昊王”或“李昊王”,我想这是对这位英雄战神的景仰和尊敬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项人,自唐开始,正式进入历史的视野,历经唐灭,五代十国,又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鼎立,与蒙古大军抗衡。西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音乐、律法。有先进的生产生活技术,发达的农耕、畜牧。西夏以武力征服四方开疆拓土。西夏崇佛,尚儒。历朝历代尊孔子为“文宣王”,而在西夏仁孝时期,儒风空前,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尊孔子为“文宣帝”。西夏,党项,在千年前,在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然而,中国二十四史,没有西夏史。蒙古一统天下后,为宋、辽、金修史,却没有为西夏修史。【辽、金同为少数民族政权,辽(907-1125)存在218年,金(1125-1234)存在109年,西夏(1038-1227)存在189年)】。成吉思汗征战一生,最终死在征服西夏的战争前线,大限将近,嘱咐秘不发丧,令军士立誓灭夏。不为西夏修史,已然又成为一个历史之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毕竟已成过去,最让人的感兴趣的,莫过于,西夏兵败逃亡,党项人去向了哪里,西夏后裔或者说党项后人,如今在哪。被称为中国第一行走记者的作家,也是《神秘的西夏》编剧唐荣尧,曾自发探寻。目前有迹可循的,在今天的内蒙古自称唐古特(蒙古人对党项人的称呼)的一群人应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生活在内蒙古,却坚称自己不是蒙古人,而是唐古特人。在河北屡次发现有西夏文字、碑等,甚至连北京居庸关长城都刻有西夏文,至少可以说明在那里曾经存在或居住过党项人,尽管如今可能早已面目模糊。在河南濮阳的村民族谱仍然记载并延续着唐兀(对党项人的一种称呼)杨氏一族。安徽合肥、安庆、桐城的一些村民族谱可追溯到共同的祖先元代名臣余阕(党项人)。四川甘孜地区的木雅人,古时称弥药,虽尚无确切证据证实是流亡的党项同族,但可以落实的是,他们与党项是同胞民族。在内蒙古黑水城以及甘肃一些地方(沙洲,今敦煌。肃州,今酒泉。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依然留存着大量珍贵的西夏遗迹(不过也如敦煌的命运,很多能搬走的遗存都被科兹洛夫运回了俄罗斯。在国外有一门专门研究西夏的学问,叫做“西夏学”)。包括今天依然生活在陕北黄土高原、尤其是无定河一带的人们,他们拿不出确凿证据,却坚称自己是元昊后人。在那里有一个村子叫做继迁寨,即元昊的爷爷,太祖神武皇帝李继迁出生的地方。在元昊称帝以前,党项人在陕北统辖和生活了300年,比建国史还要多100年,完全有理由相信那里存在很多党项遗民。已经可以证实的是,李自成便是党项后人,他与李继迁是同村同族。李自成所向披靡,虽最终兵败,但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受人敬仰,与西楚霸王项羽算一种类型,历史认可之“王”,闯王相对甚至更胜一筹,毕竟他已称帝。可悲的是,历史只知李自成,却遗忘了他的祖先。党项男人神勇,女人也颇勇武好斗。党项女人随军参战,从几代西夏太后也可以看出党项女人好战的特点。一些史料同样证明,杨家将肇始人,杨业(陕北神木人),“可能”具有党项血统,而他的妻子,杨家将的核心人物,佘太君,是“完全具有”党项血统的女人(佘,同折,是党项大姓),在榆林有石碑记载这件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世上已没有党项人,如同片尾所述,党项人消失了,但党项的血脉并没有消失,她已经融入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夏灿烂的文明,神秘的传说,只字片语难以言尽。总之,没有西夏,就没有今天西北地区共同的地域文化。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夏王朝,曾经这个民族所有的荣耀,都随着时间流逝,隐没在历史深处。只有贺兰山下巍然挺拔的夯土堆,在苍莽贺兰的陪衬下,伴随常年肆虐的山风,发出孤独的悲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15.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