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全文1506字,口述50分钟,修改50分钟</p> <p class="ql-block">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明清年间,这里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有李渔故居、蒋寿山故居、傅善祥故居等。</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来到芥子园门口,坐在冬日的暖阳下,准备听何老师讲文学知识。可与往常不一样。以往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而这次却东张西望。</p><p class="ql-block">原来是有两只小猫在那里喵喵直叫,一会儿还跳到我身边的一棵树上。何老师灵机一动,给我们上了一节“投喂课”。他找家长要了块面包。我本以为他是想用面包把小猫唤走,没想到何老师把面包先放进了自己的嘴里,咬了两口。美其名曰:“我帮小猫试个毒”,逗的我们哈哈大笑。随后又掰了其中的一块递给小猫。喂完小猫,也不忘把剩下的两块面包喂给了我们。何老师的机智应对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喂完小猫我们嬉笑着进入了芥子园内。芥子园,李渔故居。1662年,李渔居家从杭州迁居金陵,建私宅别墅,取名芥子园。虽不及三亩,但李渔苦心经营20年,有壶中天地之意境。李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金华人。文学家,美学家,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著有笠翁对韵等。</p> <p class="ql-block">李渔生于1611年。我们都说十月怀胎,当时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已经有11个月了。稳婆就问他的爸爸,你是要保母还是保子?因为在古代医疗技术很差,遇到很难产的情况,很难保母亲和孩子同时安全。就在他的爸爸纠结之时,有一个老人前来帮助。告知这个孩子是星秀下凡,以后一定很聪明。要不你给他试试一个好的环境?于是李渔的母亲就被带到了同村的一个富有的地方接生。李渔果然很顺利的出来了。后来李渔学习十分轻松。在1639年他的老师让他去乡试,本以为能考取个第一名。可是结果大跌眼镜,不但没考取第一,还名落孙山了。三年后也就是1642年,他赶往明朝的最后一次乡试。可是因为在赶往杭州的路上遇到战争。只好打道回府。1662年之后,李渔来到南京,在孝侯台边上购买了一块地。建了自己的家,取名为芥子园。有芥子虽小,能纳须弥之意。在1677年后,李渔回到了杭州,营建层园,因为有一次不慎失足,伤了筋骨。从此伤病交加,这也让他不能经常走动。没过多久,于1680年正月13号巨星陨落。</p> <p class="ql-block">回忆起门口的那幅对联:“孙楚楼边殇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其中孙楚楼指的就是芥子园。而孝侯台指的是东吴周处的故居。周处原来是一个被人讨厌的人。有一次他看见一家农民种的植物大丰收,然而却很难过。就问他你难过什么?那人说难过有三害呀,第一害是山上的老虎。第二害是水中的蛟龙。说到这儿,那农民就停了。周处问他,你说啊,第三害是什么?他说我说了怕你生气。于是周楚答应了他的请求。那人说第三害就是你。周处听后很难过。为了改过自新,他坚持锻炼身体。帮百姓把山上的老虎和水中的蛟龙通通打败了。最后周处努力读书,重新做人。东吴时期被朝廷重用,让他当了官,负责查有没有贪官。东吴覆灭后,他被晋国封为大将军,去攻打远方的羌族,最后战死了。让我感受到了他改过自新的勇气。从过去的祸害变成了现代的勇士,除恶扬善,保护百姓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像他那样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正视并改正错误,从书本中获取人生奋斗的方向,一样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来到室外,我们小跑着参观了他的“大别墅”。跑到一个凉亭下,我们安坐在石椅上,了解了笠翁对韵的知识。对韵和对联一样,相对的两个字或者词必须成为平仄关系。比如山对海里的山是平,那么海这个字就是仄。如果遇到两个字三个字,都是同样的道理。而李渔就是著名的笠翁对韵的作者,我不禁对他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李渔的才能可谓石破天惊。可以做到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我也要向他学习,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唯有多动脑。才能让我们的小脑瓜变得更聪明。学会的东西变得更多,方能学以致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