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行、游记(五)灯火斕珊嘉陵江、返程

山浪人

11月20日晚<div>到重庆的第一天晚上(11.17)游玩红崖洞回酒店时,大巴驶过黄花园大桥,我无意中回头看到:夜色中,嘉陵江二岸高大的建筑和千斯门大桥及江中的游轮在灯光的照耀下特别漂亮、迷人。我就想在重庆的最后一晚,如果不下大雨我自己一人打车去拍嘉陵江夜景。于是20日晚上我在聚餐刚开始稍微吃了些就打车去了。</div> ‌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又称千厮门大桥,是中国重庆市境内连接渝中区与江北区的过江通道,位于嘉陵江水道之上。 在黄花园大桥北引桥上拍摄千斯门大桥至黄花园大桥之间二岸的夜景。 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在设计上,将桥梁整体融入重庆山水之中,充分展现重庆的“山水城桥”之美,在选址上与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吊脚楼群”风貌的洪崖洞比邻,古典建筑与现代桥梁交相辉映,满足人们过桥时的全新需求与体验,实现古今融合。 嘉陵江畔、千斯门大桥下有很多赏景、摄影的游客。 <div>(该片摘自网络)</div><div>千厮门大桥在主塔安装电梯,可跟随主塔的弧度拐弯,停在塔里的任一位置;同时,主桥上层车道两边各设置有“观光长廊”,供旅客观赏嘉陵江两岸风光。<br></div>大桥桥身的钢桁梁分成两个部分亮灯:上弦杆和下弦杆用明亮的点光源,近看一盏一盏,远看则是两条光带,凸显大桥的轮廓,腹杆则用柔和的投光灯,衬托出钢桁梁的橙色,形成水滴状,远远看去就好像一颗水滴悬浮在江面上。 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北引桥、索塔、及其四个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大桥上层为双向四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为双线轨道城市交通;主桥采用四跨连续单塔单索面部分斜拉钢桁梁桥结构,主桁采用便高度的三角形桁式,等节间布置。索塔采用空间曲面构造形式,外轮廓为天梭形造型,两头小,中间大,流线型,像一把织布的梭子,既有一剑指天的阳刚之气,又有线性流畅的和谐之美,充分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江中还有人划着一叶扁舟,速度很快。 隔江观赏对岸红崖洞灿烂的灯光。 黄花园嘉陵江大桥 (该片摘自网络) (该片摘自网络) 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城市所处的生态环境,利用现代技术,对可持续发展、智能建设、绿化水景、城市辅助功能、城市天际线等各方面进行设计,合理安排桥梁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环境与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的桥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良性循环系统。 11月21日上午去江北机场搭乘东海航空的飞机。 再见了很有特色的美丽山城——重庆! 起飞 即将降落 五天四夜的重庆之旅已结束,带着美好的记忆平安返回苏州。 <div><br></div>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于东山桐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