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王宁新

<p class="ql-block">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寿县新城区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范围内,是中国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2022年6月11日,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该馆建筑设计彰显了楚人“四方筑城”“荆楚高台”建筑理念,通过“瓮城”“方城”“斗城”建筑布局,融合了现代院落和极简主义设计手法。</p> <p class="ql-block">寿县,是一座历史厚重、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寿县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单位12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224件、三级以上文物近2000件。西汉淮南王刘安编著的《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今”,最早系统阐述二十四节气,堪称中国古代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位于博物馆门口的楚大鼎</p> <p class="ql-block">寿春</p> <p class="ql-block">楚大鼎(复制品)</p><p class="ql-block">战国(公元前475一前221年)</p><p class="ql-block">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原件藏安徽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因器物沿口处刻有"铸客"等12字铭文,又称铸客大鼎。其形魁伟雄悍,颇具霸气。鼎耳及沿口下部铸饰菱形云纹;三足硕大,充满张力,铸饰抽象夸张的兽首及涡云纹,寓示鼎立天下;鼎腹底部和鼎足膝部刻有"安邦"铭文。楚大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圆形青铜鼎,其价值和地位可与商代"后母戊"大方鼎媲美。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省博物馆,观看此鼎时,曾风趣地说:"好大一口鼎,可煮一头牛!"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揭幕的"国家公祭鼎"即按此鼎形制铸造。</p> <p class="ql-block">蟠釉( hui )纹兽流铜画( yi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龙首提梁铜盉</p> <p class="ql-block">窃曲纹铜炫鼎</p> <p class="ql-block">三足羊首铜尊</p> <p class="ql-block">水利鼻祖--﹣芍陂蓄水灌溉工芍陂( que bei ),后名安丰塘,位于寿县城南约30公里处,是春秋中期楚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始建于楚庄王时期(公元前613﹣前591年),堤坝周长逾百里,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首,至今最大蓄水量仍达一亿立方米,灌溉农田六十万亩。1988年,安丰塘(芍陂)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公布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p> <p class="ql-block">独木棺</p> <p class="ql-block">"越王者旨于赐",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1996年1月寿县古城西南郊西圈遗址3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器物由剑身、剑格、剑柄和剑首四部分组成。柄上有两道凸箍,用绿松石镶嵌出精美的勾连云纹。剑格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极富美感的空心鸟篆八字铭文"王戊(越)王戊(越)者旨于赐。"者旨于赐系越王勾践之子,即文献中所记载的"跖( shi )与"(或作"鹿郢"),与蔡声侯产,为同代王侯。此剑,是其在位六年时所铸之剑,入葬于蔡国贵族墓中,反映越灭吴后,越蔡两国密切交往的友好关系。</p> <p class="ql-block">三棱箭镞</p> <p class="ql-block">“寿春府鼎”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蟠虺纹兽耳铜罍</p> <p class="ql-block">龙纹青玉璧</p> <p class="ql-block">蟠螭纹兽耳铜方壶</p> <p class="ql-block">灰陶下水管</p> <p class="ql-block">楚国货币</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与各往来频繁,因此楚国货币在诸侯列国货币中种类最为体系最为完善。货币材质有金、银、铜等,形态有金币、布币蚁鼻钱等。江淮流域发现的楚金币窖藏、铜贝蚁鼻钱、铜布币及鄂君启金节等遗物,充分证明楚国经济高度发达。</p> <p class="ql-block">‌金节舟节‌(复制品)</p><p class="ql-block">主要用于水路运输通行。金节舟节是楚怀王在公元前323年为鄂君启铸造的青铜器,用于免税通行全国。具体来说,舟节规定每次最多通行150艘船,一年内往返,从鄂出发,经水路最终到达郢都。见到金节,船队可以免税通行,不提供食宿;若未见金节,则需征税‌。</p><p class="ql-block">金节舟节的设计非常独特,形状像剖开的竹片,表面布满错金铭文,具有极强的防伪功能。这些铭文详细记录了商队过关卡时免征的数额、使用的范围、免税的时效以及禁用的物资等,是研究古代经济制度、交通网络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兽耳衔环铜罍</p> <p class="ql-block">王后少室镐</p> <p class="ql-block">铜编鈡(冥器)</p> <p class="ql-block">石羊</p> <p class="ql-block">首位阜陵王刘延</p><p class="ql-block">八位阜陵王</p> <p class="ql-block">刘安(约公元前179﹣前122年),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袭父封为淮南王。刘安好读书鼓琴。善文辞,才思敏捷,曾奉武帝命作《离骚传》,《汉书·艺文志》载其赋八十二篇,与其门客集体编撰《淮南子》。</p> <p class="ql-block">做豆腐</p> <p class="ql-block">制作陶瓷器</p> <p class="ql-block">寿州窑窑炉</p> <p class="ql-block">寿州窑磁器</p> <p class="ql-block">“重佛舍利”缠枝牡丹纹金棺</p> <p class="ql-block">千年名刹报恩寺</p> <p class="ql-block">北宋舍利砖塔</p> <p class="ql-block">"颍州开元寺"大铜钟</p><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后唐三年(932年)</p><p class="ql-block">钟</p><p class="ql-block">寿县博物馆旧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寿州孔庙</p> <p class="ql-block">翰墨留香</p> <p class="ql-block">小甸镇﹣﹣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点燃寿县革命烽火、持续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方振武佩刀</p> <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指示说:“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p> <p class="ql-block">寿春报恩禅寺</p> <p class="ql-block">宋塔遗址</p> <p class="ql-block">银杏树,树龄已有700多年。</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历经明清多次修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城墙周长7147米,高9.7米,顶宽6至10米,底宽18至20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城墙设有四门,分别为东门宾阳门、南门通淝门、西门定湖门和北门靖淮门,每座城门均设有瓮城,增加了敌人攻城的难度。城墙外顶部有垛墙,用于掩护守城士兵,城墙上还有马面(敌台),战时可作为守城士兵的射击平台‌。</p><p class="ql-block">‌城墙在东北和西北两隅设有排水涵闸(月坝),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洪水季节时可以关闭涵闸,防止洪水倒灌‌。</p> <p class="ql-block">1954年和1991年的最高水位线</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的月坝是一种用于排泄城内积水的古城涵,位于古城东北拐和西北拐,具有显著的防洪功能。‌月坝的设计巧妙,能够在洪水来临时自动关闭,防止外水倒灌,同时利用虹吸原理确保城内污水能够排出。月坝由城墙下的涵道和地面部分的月坝两部分组成,月坝直径7.7米,壁厚0.5米,与城墙等高,周围有厚实的堤坡保护,确保水不会从月坝溢出‌。</p><p class="ql-block">月坝始建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由当时的知州杨涧组织修建。月坝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的排水系统,经过多次修缮和完善,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防洪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