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无止境,师更需学。2024年12月24日,国培计划(2024)——云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修项目进入第二天。今天有三位专家为我们授课。</p> <p class="ql-block">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项目专家、教育技术学博士赵俊老师带着参训教师进行了“GenAI赋能教学设计创新”操作实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GenAI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多样化内容的新型创作方式。它能够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数据,生成新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赵老师从“GenAI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GenAI提升课堂互动与效率”“掌握GenAI工具优化教学设计”等方面引导大家进行了实操练习,特别是在大模型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和如何在学习活动中让核心素养落地方面进行了重点指导。</p> <p class="ql-block">最后,赵老师强调:大模型可以在设计主题教学方案、设计学习任务、撰写评语、设计评价量规、进行作业改造等方面帮助教师打开思路、开拓视野,但最终修订权、选择权在于教师本身。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增加本体知识,只有教师拥有专业的本体知识,才能够正确判断和评价大模型生成的内容。在擅长输入输出的大模型背景下,作为教师要不忘教育初心,真诚地去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下午,清华长三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英特尔人工智能教育项目首席领导讲师郎朗老师从“什么是人工智能”“AI的历史和道德”“如何教学人工智能”“什么是GenAI”“GenAI与教育变革”等方面对“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进行了精彩地讲解。</p><p class="ql-block">郎老师从我们身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出发,用生动的问卷调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阐释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让我们</span>认识到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性思考,关注技术背后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最后,郎老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要倡导思维方式变革,教育要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常识性判断”转变。</p> <p class="ql-block">接着,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及生态拓展经理张智勇老师作了“英特尔'芯' 数字化实训方案助力人工智能教学”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从“赋能老师'易入门'教学”“赋能学生易学易入门,激发兴趣”“创新创造,联动产业”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案例分析,并带着参训教师进行了“一起快速入门”的案例演示,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人工智能的神奇和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p> <p class="ql-block">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今天的培训,让我们深感技术的日新月异。今后,我们将学以致用,提升教学效能,拓宽教育视野。期待在教育创新中实践所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沧、迪庆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