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汕,始称揭阳,历代古称潮州,海外称之潮州。现在的潮汕是一个文化区域、地理概念,潮汕地理上涵盖了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这片地域,称为潮汕三市,加上汕尾市称为潮汕四市,范围历代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汕潮揭地域一体,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同,经济相融,有深刻的历史、人文渊源,在地理、人缘、文化、产业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诸多类似,共同构成了潮汕文化核心区,有别于其他地区,故常将潮汕作为一个类型来讨论。</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地理因素培养了潮汕人拼搏、务实、精细、团结等特点。潮人在做事方面有“种田如绣花”之美称,他们在外还有个响亮的称号——“东方犹太人”。潮人四处漂泊善于经商,在世界各大领域都颇有作为。</p> <p class="ql-block">而今,潮商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华商群体,其涌现出的大量如华人首富(香港首富)、新加坡首富、泰国首富、内地首富、澳门首富、澳洲华人首富、欧洲华人首富、加拿大华人首富、非洲华人首富及国内多省、多市首富足以让人留下“最富是潮商”的印象,而由潮汕人撑起的诸多国内乃至亚洲的大品牌亦一直牢牢掌控着华人民营商界的绝大多数领域。</p> <p class="ql-block">汕头市,下辖6个区和1个县,总面积219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常住人口为555.75万人。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成为广东第二个设市的城市。汕头是中国重要口岸,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途径南澳。20世纪30年代,汕头商业之盛位居全国第七位,港口年吞吐量最高达675万吨,仅次于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三位。汕头市的经济发展迅速,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8.32亿元,汕头是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心位置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交汇处,以“中山纪念亭”为发端,名为“四永一升平”的一道道骑楼老街呈环型放射状,形成城市街区,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多数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不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也承载着不少海内外潮人的乡土记忆,是“潮人精神文化家园”。2021年7月12日,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小公园开埠区西堤街区2处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南澳大桥是汕头市境内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县的跨海通道,位于后江湾水域之上,为汕头市东北部通道的组成部分。南澳大桥是广东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南澳大桥于2009年1月20日动工兴建,于2014年7月24日完成全线合龙工程,于2015年1月1日通车运营。</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是中国唯一的全岛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南澳县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南澳岛素有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途径南澳,而且南澳在中国及世界航海史上也被屡次提及。</p> <p class="ql-block">长山尾灯塔,坐落于汕头南澳岛的最西端,是每位游客抵达南澳岛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标志性建筑。这座高达6米的灯塔,不仅为航行者指明方向,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山尾灯塔,又被称为启航灯塔,象征着希望与坚定。每一次看到它,都仿佛在提醒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启航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宋井风景区,据记载,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5月,因元兵进迫,时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忠等护宋少帝赵昰及其7岁之弟赵昺(时为太子,后称帝)、太后杨淑妃等退经南澳,驻跸澳前村,并挖有分别供皇帝、大臣和将士兵马饮用的“龙井”、“虎井”、“马井”三口宋井。宋井的神奇之处在于其虽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潮退之后井水却不带咸味,照样清纯甜美。三口古井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漫步在宋井风景区,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清澳湾海水清澈见底,沙滩细腻柔软。你可以尽情地在海水中嬉戏,感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公园,位于青澳湾,是我国已经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这座标志塔的设计充满巧思,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球体、悬臂和底座的高度都与北回归线的特殊日期相对应。每年的夏至正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影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的圆管,投射到地台中央,这一壮观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历史的回声与现代的交融,总兵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府邸,见证了南澳岛的沧桑变迁。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这座府邸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个现代与历史交融的文化场所,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是潮汕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市常住人口为257.6万,旅外潮籍乡亲约270万人。潮州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南海郡揭阳县,历代长期属于潮州府,涵盖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新中国建立后,潮州市先后隶属潮汕专区和汕头市,1991年底,汕头市域分设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潮州升格为地级市。潮州市的经济发展迅速,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6.59亿元。</p> <p class="ql-block">潮州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中国食品名城”等。潮州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称,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原古典文化橱窗”。潮州还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潮州西湖是全国三十六大西湖之一,是潮州八景“西湖渔筏”的所在地。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潮州西湖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是名城腾辉一脉相承的纽带。潮州西湖是古城区一片碧绿的园林肺叶,堪称新世纪环保城市的绿色明珠西湖古昔是韩江的支流,也是崩堤冲成的瘦大湖。</p> <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潮州西湖公园内,位于西湖山北麓,座北向南,碑高九米,1955年4月5日落成。潮州人民为缅怀昔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故于风景秀丽的潮州西湖建立纪念碑,使烈士精神代代相传。该处已成为潮州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处重要场地。</p> <p class="ql-block">陈波儿(1910年-1951年11月9日),原名陈舜华、陈佐芬,出生于广东潮州。电影女艺术家,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奠基人。1929年在上海艺术大学读书时加入上海艺术剧社,从事左翼戏剧活动。1934年,在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电影处女作《青春线》;同年,参加电通影片公司的演员剧团,并主演《桃李劫》,获得业界好评;1936年,主演了电影《生死同心》;1938年,主演了抗战影片《八百壮士》,1944年,凭导演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获陕甘宁边区首次文教大会甲等奖。其他代表作品有《街头人》《梁上君子》《炭坑夫》等。</p> <p class="ql-block">许驸马府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钰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潮文化的发源地,潮州古城古民居的核心区域至今仍保持着北宋的风貌,其中许驸马府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民间驸马府,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潮州府(镇海楼)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谯楼(俗称府楼),府楼建筑结构坚固,用石砌成围墙,栏杆以108只木雕猴子作为装饰此外,镇海楼还起瞭望、防御的作用。镇海楼作为历代潮州主官履职的场所,是潮州作为历代县、郡、州、路、府治所的象征标志,也是潮州作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辉煌历史的有力见证。辛亥革命时期,潮州府署毁于战火,2021年启动复建工程。</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甘露坊。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潮州开元寺内建筑有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总占地面积11031平方米。该寺地方宽敞、圣像庄严、文物众多,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1983年,潮州开元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6月25日,潮州开元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又是潮州市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广济门,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年(1931年)重修,在古府城墙上众多城楼中广济门城楼最为壮丽,融合历史传承与现代工艺。</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墙上眺望广济楼</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连接东西两岸,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最终于2007年完成全面维修,恢复其明代风格,成为旅游观光步行桥。</p> <p class="ql-block">21座古桥墩伫立在涛涛韩江中,墩上建有12座楼阁和18座亭屋。细看,既有石雕也有木雕,各种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寓意平安吉祥,而中间的那十八梭船更是神来之笔,让人叹为观止,仿佛看到百千年前桥上桥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场面。</p> <p class="ql-block">走一小段石板桥便有漂亮的桥亭供游客休息观景,把亭台楼阁建在桥上,这在桥梁界属孤例,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首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让世界称奇。</p> <p class="ql-block">同样奇特的是桥上建了一座牌坊,上刻“民不能忘”四个字,与当今强调的人民至上是一脉相承的。历史上说的是江水上涨淹上城墙,清朝潮州知府吴均在东门楼上祭水,祈求水退。可是水一直没退,他便把自己的官帽、官服投于水中,表示与城共存亡。说来也怪,洪水退了,后人建了“民不能忘”的牌坊纪念他。搞笑的是有人认成了民不能怂。</p> <p class="ql-block">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p><p class="ql-block">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广济楼</p> <p class="ql-block">潮州下水门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四大门之一,位于东门(也称广济门)南侧。自古以来,下水门是府城七个城门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引韩江水入城。下水门不仅是潮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作为引水的设施,不仅满足了城市的水利需求,还在城市的水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下水门所在的潮州古城墙和古街古巷也是潮州的一大旅游亮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p> <p class="ql-block">饶宗颐,男,1917年生,中国广东潮州人,祖籍广东潮州。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先生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2018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潮州牌坊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据黄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纪略》载:“牌坊,传说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乌凹肚门’。2022年1月10日,国家文旅部网站公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入选其中。</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乌记明卤鹅”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位于潮州市湘桥区西马路71-73号,地理位置优越,是游客必打卡的美食地。该店以其独特的卤水配方和上等鹅肉著称,鹅肉鲜嫩多汁,味道醇厚且甜而不腻,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来到潮州第二天的晚餐,我们就慕名选择这里,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2006年5月25日,韩文公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今之韩江、韩山、韩祠、韩院、湘子桥等“韩”字地名均缘于潮汕百姓对韩愈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巨匠的敬爱。</p> <p class="ql-block">韩愈任潮州刺史仅仅八个月,他勤政恤民、兴师重教,留下了许多佳话。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甚至有“赢得江山都姓韓”之美誉,也是历史上的一段传奇。</p> <p class="ql-block">“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韓愈</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泰佛殿,位于韩江大桥东侧,即东山路慧如公园对面山麓,泰佛殿门额书“开元寺泰佛殿”。是我国汉地佛教第一座独具热带风情,规模宏广、建筑优美的园林泰国式佛殿。它既是中泰两国文化的折射,又是泰国潮人支持家乡建设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泰佛殿的建筑风格独特,重檐多面式屋顶覆盖着鱼鳞瓦,封檐板装饰着向上的黄色图形,柱头翘角寓意龙凤呈祥。山墙的装饰和门窗的顶尖形融合了泰国古代的造型艺术,展现出雄奇而精巧的异国情调。殿内供奉着泰式跏趺坐释迦牟尼佛铜像,名为清拉佛像,这尊高3米、重1.5吨的青铜佛像表面贴金箔,被称为金佛。</p> <p class="ql-block">龙湖古寨,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护堤路旁,地处韩江中下游之滨。面积约1.5平方千米,始创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龙湖古寨内“三街六巷”古第巨祠密布,建筑群呈带状分布。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其中较出名的有“方伯第”、“进士第”、“探花府”、“绣衣第”、“许氏宗祠”、“龙湖书院”、“天后宫”等。这些古建筑,荟萃了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贝灰塑等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各民居的门廊立面装饰浓重,门簪、门匾、对联、侧壁则多绘风俗彩画;门框、柱梁、柱础、栏杆、台阶等都用石雕,犹喜用石鼓、瑞兽、狮子等。堪称为“府第文化博物馆”,其体现了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2012年11月龙湖古寨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东方犹太人”—潮汕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