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感八闽——福建都城隍庙

悟五味

<p class="ql-block">  福建都城隍庙的面积不大,被四周民居所包围,殿宇有两座,一前一后,均为上下层结构。前殿供奉都城隍、都城隍夫人及其他神明。后殿供奉三清道祖、文昌帝君、临水夫人等神明。</p> <p class="ql-block">  福州的城隍庙是建于晋朝太康三年(282年),是全国第二早的庙宇,距今已有1700多年。极盛时面积达100多亩,门前耸立有华表,内有大广埕、戏台、酒楼、天井、大殿、庑郎、钟鼓楼、后殿等,规模宏大,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曾对天下各地城隍按等级赐予封号,如府称公、州称侯、县称伯。而福州的城隍老百姓尊称其为“城隍公”,可见级别之高。洪武二年(1369年),被赐封为“监察司民威灵公”, 秩正二品。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把福州府级的城隍提升为省级,称为“福建都城隍”。所在的小巷,被称为“城隍街”这在全省、全国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史载:朱元璋下旨:“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凡莅任官员都得到城隍庙“斋宿庙中”,作清廉不贪的宣誓,并表示接受城隍的监督。台湾知府俞兆岳赴台到任前,就特地到城隍庙宣誓:不贪财、不畏势、不徇私。清朝文臣纪晓岚到福建赴任提督学政前,斋宿城隍庙,以求城隍在他任内予以辅治。</p> <p class="ql-block">  庙内供奉名臣良吏。福州的城隍庙,供奉的是汉代忠烈人物周苛。周苛是汉高祖刘邦的御史大夫,坚守荥阳城,当项羽攻下城池时,周苛被俘,项羽欲封他为上将军,享万户候。但周苛忠贞不降,并怒斥项羽,于是被烹煮而死,十分惨烈。</p> <p class="ql-block">  福建都城隍庙里,还附祀许多历代的名臣良吏、清官乡贤人物。如唐朝光禄大夫樊公、五代辅佐王审知有功的刘昌祖、宋朝任福州知州的蔡襄,南唐时尤溪守将卢珖、元朝太尉忠献董元炳、明朝率兵攻入福州战胜元军,秋毫勿犯,保住福州城有功的汤和等十几位之多。</p> <p class="ql-block">  管辖“十二州府”。全国各地的城隍,只管辖本地府县,而福州的福建都城隍却管辖全省各个府县,这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尤为有特点的是管辖的名称为“十二府州”。</p> <p class="ql-block">城隍文化主张惩恶扬善,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p> <p class="ql-block">神坛两侧一副楹联:为善必昌 为善不昌 祖宗有余殃 殃尽则昌</p> <p class="ql-block">为恶必灭 为恶不灭 祖宗有余德 德尽则灭</p> <p class="ql-block">城隍文化宣扬公平正义,门口挂着大算盘,一副楹联写着“人世何劳空计较,神天自有大乘除”</p> <p class="ql-block">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