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全文990字,用时约1小时,经何老师允许晚发)</p><p class="ql-block">✨✨中国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院扩建而成,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科举文化中心和科举文物收藏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地下式博物馆。上周我们参观了江南贡院,本周我们接着参观中国科举博物馆,更详细地了解科举制度。</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举博物馆牌坊和江南贡院门前共有三副对联,分别是“十载辛勤变化鱼龙地,一生期许飞翔鸾凤天”“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圣朝吁俊首斯邦看志士弹冠而起,天府策名由此地喜英才发轫而前”。这些我曾经在参观吴敬梓故居时背过的对联,生动地描写了古代考取科举的艰辛与荣耀。</p><p class="ql-block">✨✨我们排队走进售票口,隔着水池,望向正对面的明远楼。自从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后,原来的江南贡院就被拆除了,唯独保留了明远楼这座明代建筑。而眼前这座水池的面积大约为1300平方米,象征着科举考试从隋朝到清朝一共经历的整整1300年。</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幽长曲折的坡道准备进入博物馆室内参观,长130米的坡道象征着科举考试的1300年,每走一步似乎就离科举考试更近一步。沿路的两边都是鳞片墙与竹简墙,象征着想考科举必须读万卷书,而在古代如果考中了科举那可就是“鲤鱼跳龙门”了。</p><p class="ql-block">✨✨走入室内博物馆参观,我们在3D屏幕前驻足观看,初步了解了科举制度。展馆墙上的文学名句、陈列柜里展示的四书五经,让我感觉到考上科举考试真的是要饱读经书,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展馆里展示了一件件与科举相关的珍贵文物,向我们诉说着过往的历史。展馆详细介绍了从隋朝初创,到唐朝的完善,再到宋朝的改革,直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各个朝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最吸引我的就是展馆内展出的一件真实的科举答卷。卷上文字秀美,无一错字。何老师介绍说,科举考试答卷要求非常高,不仅要看文章内容质量,还要书写规范,不能有任何错字,而且不能有涂改的痕迹,还要避讳皇帝的名字,否则就算废卷。</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博物馆内的号舍小小地体验了一次科举考试。这次“科举考试”由何老师出题,一共9题,题目内容全部来自于今天的游学内容。此次考试,一来可以检验听课效率,二来可以感受一下当年科举考试的氛围。何老师特地提醒,可千万不能有涂改痕迹啊。我经过此次“科举考试”,9题只答对了7题,1题没写对,1题写了错别字,无缘进入决赛比拼,只能看着别的同学一整高低。</p> <p class="ql-block">✨✨此次的科举博物馆游学,让我对科举考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励我未来也要更加孜孜不倦的学习。</p> 家长手记 <p class="ql-block">✨✨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一所有趣的博物馆。从进入大门开始,展馆的设计就暗藏玄机。明远楼前的1300平方米的水池面积、通向地下展馆的130米长的坡道,处处寓意着从公元605年隋朝时期创建科举制度到公元1904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为止,科举制度走过的整整1300年历程。沿着幽长曲折的坡道缓缓下坡,就感觉自己离科举制度越走越近,慢慢进入了科举制度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展馆外的鳞片墙、竹简墙,展馆内陈列着的四书五经、展示在墙上的文学锦句,无不诉说着想要考取科举考试必须得日夜苦读,方能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这里有了具象。</p><p class="ql-block">✨✨120多年前,展馆所在地是江南贡院所在地,汇聚了江南一带的考生们在此进行乡试,考生们怀揣着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对家国天下的抱负,在这里奋笔疾书,应试作答。1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进了这一片天地。科举制度早已废除,当年的江南贡院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孤零零的明远楼,似乎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在江南贡院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科举博物馆,馆内展出了许多古老书卷、笔墨和考卷等展品,在这些展品上,我似乎看到原主人所经历的寒窗苦读的艰辛和金榜题名时的荣耀,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p><p class="ql-block">✨✨在科举博物馆,我仔细看了关于科举制度的介绍。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的完善和宋朝的改革,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不仅选拔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还形成了独特的科举文化。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但它强调公平竞争,在古代为社会各阶级提供了上升的通道。时至今日,科举虽然因其槽粕已经废除,但如何公平地选拔人才仍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考试选拔、测评人才作为重要手段充分运用的背景下,科举的合理价值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科举博物馆里辟出一小块地方还原了当年科举考试的号舍。孩子们坐在一个个号舍里奋笔疾书的样子,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亲身体验着科举考试的紧张与庄重。我想,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但我们仍要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