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李大钊故居位于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是李大钊和家人从 1920年春至1924年1月租住了近四年的居所。旧居为倒座的三合院,有北房三間,東西耳房各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組成。倒座三合院意思是說,院子大門朝北開,沒有南房不成四合院規格,而且站在院中我們还可以发現除正房是起脊建筑外,廂房和耳房都是平頂的,这种低廉的院子,当時居住的都是平民老百姓或是穷人,堂堂的北大教授怎么会住在这里呢,李大釗用一句話诠释了其中原因,"光明磊落之人格,自有真实簡朴之生活",李大釗是言行一致的人,他是这么說也是这么做的。其中北房东屋为李大钊夫妇的卧室,东耳房为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的卧室,东厢房北间为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的卧室,西厢房是书房,东厢房是临时客房。当年不少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西厢房的书房,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就曾在此书房内召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牺牲时年仅38岁以短暂的人生践行了“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的革命理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房墙上挂着李大钊书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对联,这也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屋是李大钊夫妇的卧室,李大钊与夫人赵纫兰虽是包办婚姻,但却幸福和美。婚后李大钊长期去外地求学,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夫妻在一起度过最长久的日子,就是在这座院子里,这间屋子里。1927年,赵纫兰同李大钊一起被捕。李大钊就义后,她四处奔走为丈夫组织公葬,后于1933年病逝。1936年6月,中共河北省委追认她为中共党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也正是在这座三合院居住的时光里,李大钊进入事业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他发表各类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包括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平均每20天一次;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还到广州、上海、武汉、洛阳、天津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