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每一年》之681年,双裴争功

平凡的陪读爸爸

681年 <p class="ql-block">  你好,欢迎你回到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严肃的话题不多,甚至于唐朝在对吐蕃的战斗中,还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所以呢,这一集咱们轻松一点,从一首诗里边引出两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哪首诗呢?</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浚楼船下益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陵王气黯然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寻铁锁沉江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片降幡出石头。</p><p class="ql-block"> 开头这个王浚,就是西晋时期灭掉东吴的益州刺史王浚。诗的前三句描述了战争经过,第四句“一片降幡出石头”则引出了这期的两则故事。</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之前节目聊的那位裴行俭吗?他出奇制胜、剑走偏锋,平定了西突厥,直接从人社部副部长提拔为军区总司令。</p><p class="ql-block"> 今年他又一次平定了突厥之乱,但是他却摆烂了,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今年突厥反叛的两位首领分别为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为方便记忆,咱们就简称为伏念和温傅。</p><p class="ql-block"> 这场平乱的战斗经过比较简单,无非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先告诉你结果。</p><p class="ql-block"> “丙寅,斩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五十四人于都市”</p><p class="ql-block"> 但其实,这位伏念是本可以不死的。为什么?因为伏念作为污点证人,是他生擒了温傅。</p><p class="ql-block"> 这笔交易是谁做的呢?裴行俭。</p><p class="ql-block"> “行俭许伏念以不死,故降”。</p><p class="ql-block"> 结果裴行俭的家门——裴炎嫉妒裴行俭的功劳,就说伏念不是裴行俭招降的,是他自己穷途末路,被迫投降。</p><p class="ql-block"> 所以最后,伏念和温傅通通都被斩了,死的很冤啊!</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为什么,“行俭叹曰:“浑、浚争功,古今所耻。但恐杀降,无复来者。”</p><p class="ql-block"> 400年前,王浑和王浚争灭东吴首功。</p><p class="ql-block"> 400年后,裴炎和裴行俭争平突厥之功。</p><p class="ql-block"> 为了避免卷入过多政治纠纷,裴行俭这次聪明,选择”因称疾不出”,请病假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世界格局风云突变的今天,真的不要在中国人面前谈什么战略推演,谈什么阴谋、阳谋?那些龌蹉国家的那些小心思、小伎俩,布的什么局,挖的什么坑,在中国人面前毛用都没有,都是中国的老祖宗们玩剩下的,你想,有连续文字记载以来都几千年了,什么没经历过,什么没有解决过?</p><p class="ql-block"> 好了,今年到此结束,明天,682年,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