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四门桥又名榕桥,横跨溪源溪、邱阳河汇合处,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00米。由上街六桥林氏六世祖林居广建于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至淳熙八年(1181年)历时四载始成,堪称左海古桥之首,为古代沟通闽江南港南岸与西部山区的主要通道,是闽侯现存最为壮观的宋代石梁桥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十四门桥历史上经过四次大修:新世纪修过两次。</span></p><p class="ql-block">一.康熙59年庚子(公元1720年)桥身毀一墩。</p><p class="ql-block">二.嘉庆6年辛酉(公元1801年),一次超强台风,带来豪雨致山洪大暴发。,冲毁十四门桥东边临街桥基,东边第一道酾水上方两块巨大石梁坠入江中,以方石柱构成两端桥亭也沉入水底消失。梓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纷纷捐款。组成乡间名人陈长义为都缘首,萧德成为副都缘首,萧德天,陈大受,陈哲佑,范思魁等十二人为协理的修桥理事会,协力重修。</p><p class="ql-block">三.光绪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桥身毁二墩。几经修复。</p><p class="ql-block">四,因桥身受损,民国十七年上街六桥林氏二十八世孙林文瑛重修一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世纪2006年修过一次,2024年再修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1.二十一世纪2005年受”龙王”台风的袭击,桥毁二墩。为保护古迹,村两委立即成立“重修十四门桥理事会”举全村之力修复。</p><p class="ql-block">2.2023年9月5日受海癸台 风的袭击,桥西方向第6墩被毁,石板条折断5条。于2024年9月至12月修复。</p> <p class="ql-block">二0二0年列入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2005年龙王台风洪水暴涨镜头。</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纪,2005年受”龙王”台风的袭击,桥毁二墩。为保护古迹,村两委立即成立“重修十四门桥理事会”举全村之力,集资百万元,重修十四门桥!</p><p class="ql-block">下图为2006年修复古桥一隅</p> <p class="ql-block"> 新世纪2024年再修一次</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5日受海癸台风的袭击,桥西方向第6墩被毁,石板条折断5条。</p> <p class="ql-block"> 这次修复古桥费用均为政府拨款</p><p class="ql-block">主管:闽侯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p><p class="ql-block">建设单位:福州首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施工单位:福州成建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合同造价:124.9322元。</p><p class="ql-block">工期9月起动工,不得超过2024年12月底。</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修复古桥施工场景</p> <p class="ql-block">下图工人们正在用切割机将石板切割成麻花状,以防走过石桥打滑。</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新铺的石板条,每条厚44宽65。</p> <p class="ql-block">工人把新石板面锯割成麻花子以防脚滑!</p> <p class="ql-block"> 下图这块石碑是1986年旅澳乡亲为古桥古渡头修石台阶与桥头南向靠岸边铺石板给乡人坐着凉风小憩的,不是修桥!自新中国成立起从没有修过一次古桥,直到新世纪2006年和2024年才各修过一次。这样的刻碑实让人认为1988年有过重修!</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林良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