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故乡的青石板桥</p><p class="ql-block">                文  /  北辰</p><p class="ql-block">        前一段日子,父亲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老家附近的青石板桥要折迁建立一座现代化大桥。消息的传来,这令我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光,回忆起来故乡的青石板桥。</p><p class="ql-block">       据悉,故乡的青石板桥始建于明清时期,是一座横跨荷花乡上岗村与下岗村的东西朝向的大桥,主要为了方便农村人赶集出行而建立,凝结了勤劳智慧的荷花乡村民的智慧。这座桥是一座两墩三拱桥,桥长一百二十余米,古桥两头都栽种了香樟树,砌有四头石狮子,分立两旁,十分威武雄壮。听老人说,乡下人迷信,石狮子是用来镇守河妖,不让河水暴涨,护佑乡村。</p><p class="ql-block">       桥下的山溪水,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冬暖夏凉,到了冬季也不曾结冰。桥面宽十二米左右,可以双向通行一辆四乘的骡马车。这座古石桥,不知迎接了多少商旅往来的行人,不知迎接了多少古装戏班来村里的集市里演出。每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时候,石桥上总会有乡党组织耍狮与舞龙,以庆祝一年来的农村的丰收。其实,据我所知,石桥上从正月初十开始就显得十分热闹,某些乡党会在石桥上祭祀河神。其实,这些乡党大抵是由居住在村里的和山里山外的一些樵夫、渔夫、还有一些猎户组成。大抵是这些乡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缘故。至从,2020年全国爆发新冠疫情以后,乡政府出台了管理这些乡党(樵夫、渔夫、猎户)的安抚政策,还给足了他们一笔安置款,石桥上在正月期间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就消失了。只是每月逢六号赶集,石桥上会有许多往返赶集的商贾和农户在此通行。</p><p class="ql-block">       这座青石板桥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桥身两边没有设计护栏,在太阳光的斜射下,宛如一道彩虹折射出倒影投射到桥下小溪流里,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这座青石板桥十分坚固,虽历经多年的风霜洗礼,暴雨袭挠,风雪侵润都屹立不倒,傲视群雄。</p><p class="ql-block">       这座青石板桥东西两侧都矗立有一块功德碑,铭文上清晰地记录了青石桥修建的年代与出资人捐款等事项。石桥两头分别建立有“上岗村”与“下岗村”的石牌作坊,即分别建有一个设计不一样的凉亭,就是给过桥人休息的地方。假若修建的是一个圆石板桌和长条石椅,这是上岗村的凉亭。假若修建的是一个八仙方桌和长条石椅,这是下岗村的凉亭。</p><p class="ql-block">       这座青石板桥,承载着几代人荷花村民的历史记忆。据悉,当年清军追剿太平军时,石桥上溅满的鲜血染红了桥下的溪流水。</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小时候,每逢夏季,姥爷与父亲就喜欢在桥下的溪流里摸鱼,偶尔还能捕捉到“乌龟”和“王八”等稀奇物,姥爷心地善良,但凡捕捉到乌龟,他都放生了,他常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这乌龟最有灵性,不能吃。</p><p class="ql-block">       我大概好多年都没有去过青石板桥了。因为每一次开车回老家,我所经过的路,走石板桥会绕行一段好长的路。</p><p class="ql-block">        这座石板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念及我是家里的独子,是千叮咛万嘱咐,不准许我下河撒野,因此,直到现在,我仍然是一个农村出来的不会水的“旱鸭子”。这一缺点至少是要被男同学在茶馀饭后作为笑料,笑话一辈子了。</p><p class="ql-block">(2024年冬月,作于长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