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龙桥

陈鸣谦:D

<p class="ql-block">(本文共1339字,用时约100分钟,经何老师允许晚发)</p><p class="ql-block">✨✨秦淮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极负盛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今天,我们就来到了秦淮河畔的九龙桥游学。虽然今天阴雨绵绵,寒气逼人,天公不作美。但是这儿还是展现出一幅江南烟雨的优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长廊里一边避雨,一边听着何老师和我们聊着秦淮河的由来。秦淮河有两条支流,一条是北边的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宝华山南麓;另一条是南边的溧水河,发源于溧水东庐山。两条河流在江宁方山埭西北村,形成秦淮河干流。秦淮河再经东水关流入,横贯南京城,西水关流出,最后注入长江。</p><p class="ql-block">✨✨接着,何老师带我们上九龙桥走了走。据说,明初朱元璋建桥时,在桥上雕刻了九个龙头,想要借助龙的神力镇住南京的风水,所以名为“九龙桥”。实际上九个龙头的设计可以防止桥面积水,因为桥面上的积水可以通过龙嘴直接流入秦淮河,具备了防洪作用。这座桥交通位置很好,水陆两用,还是战略要地,清朝皇帝康熙、乾隆下江南进入南京城,都由此经过,明清时期还是大型富庶江南商贸物资的集散地。但是现在古桥已拆,仅剩下遗址和地名。</p> <p class="ql-block">✨✨九龙桥附近,还是“410十烈士”纪念地。在1927年4月10日晚,蒋介石在南京城开始了暗杀共产党的秘密行动,以候绍裘、谢文锦为代表的的10个人,被蒋介石派去的特务头子逮捕。由于他们不肯说出共产党的秘密,就把他们杀了,并把尸体扔在九龙桥下。我们站在这10人的雕塑面前,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向这些英雄们致敬!</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去了室内的秦淮河历史展馆参观。据说,这个展馆平时都不开放呢,今天能够进入参观可真是幸运啊。展馆里介绍了秦淮河在古代的历史。我印象最深的是,秦朝时,秦淮河还叫“龙藏浦”,直到公元210年,秦始皇东巡返程后路过南京,他的随从说"金陵有天子之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的通流,呼为淮水。”于是从此之后,秦淮河就改叫“淮水”了。唐朝时,秦淮河流进南京城的那一段,也就是从东水关流入又经西水关流出的十里左右里程,逐渐开始变得非常繁华,并且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接下来,我看见了中国十二位治水先贤的介绍,他们分别是大禹、李仪祉、王景、林则徐、潘季马、李冰、郭守敏、马臻、孙椒敖、西门纳、苏轼和姜师度。后来,我又通过展馆了解了秦淮河的许多小交流,比如响水河、卫桥沟、红花河、东风河等。</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走出了展馆,何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发生在这里的秦淮文学。如唐代刘禹锡所作《金陵五题·石头城》、唐代杜牧所作《夜泊秦淮》,以及现代学者朱自清所作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何老师还跟我们讲了一些朱自清的故事。何老师说,朱自清的爸爸因为犯了错被上级责罚,让他到扬州定居,只能给儿子朱自清过着朴素的生活,家中逐渐衰败。朱自清因此对爸爸非常不满。后来朱自清考上了北大,又娶妻生子,做了一名扬州中学教师。他爸爸知道后就想对他好一点,把自己的工资扣一点给他。朱自清知道后就离开了扬州,先后去了杭州、宁波,但是他去哪儿,他爸爸也一路追他到哪儿。直到后来朱自清去了温州,他爸爸没再追过去。就这样过了好几年,朱自清有点想念爸爸了,就写了一篇散文《背影》,他爸爸看了这篇散文以后泪流满面,父子俩的关系也慢慢变好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来到秦淮河,感受到了这里自明清时代开始的十里繁华,感受到关于秦淮河悠久的传说故事,感受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红色记忆,更感受到这里深厚的文学底蕴。</p> 家长手记 <p class="ql-block">✨✨今天,气温突降,寒风瑟瑟。我们来到了九龙桥,从这里开始秦淮河游学系列的第一课,感受厚重的秦淮文化。</p><p class="ql-block">✨✨九龙桥,位于通济门一带。通济门取同舟同济之意,扼守内外秦淮分界,门东北为皇城,西南为商业区,为南京咽喉所在。作为南京都城十三座内城门最大的一座,通济门坐北朝南,为世上规模最大的城门。由此可见,九龙桥地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即是战略要地,也是商贸繁华之地。自1960年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后,此地仅剩下遗址和地名。</p><p class="ql-block">✨✨由于下雨,何老师今天多在长廊、亭阁里找地方一边避雨一边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授课。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今天还参观了平时并不开放的秦淮河室内展馆。展馆详细介绍了秦淮河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发展变化,秦淮河治理的种种经历,以及秦淮河的多元价值。我从小长在夫子庙秦淮河一带,但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去深入了解我们的母亲河秦淮河,收获很大。秦淮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可以依赖生存的生命之源,更是精神源泉,这里从六朝时期就开始文人荟萃,王谢故居、桃叶渡、吴敬梓故居都紧挨于此,到了明清时期江南贡院、天下文枢,更是见证了明清科举的兴盛。由于工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渐渐恶化,我也曾看见过秦淮河的黯然神伤。小时候,秦淮河曾一度成为臭水沟的代名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突然就不见了,别说游船没了,就连在河边游玩的游人都不想多做停留。后来,秦淮河经历了漫长的治理工程,才逐渐恢复到如今的碧波荡漾,重新迎来游人如织的画面。我们应当爱护和珍惜秦淮河,让它继续传递灿烂的文化,不负“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游学的最后,何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底蕴深厚的秦淮文学。何老师说,会背秦淮诗歌的有学分奖励,小学霸们开始蠢蠢欲动,争先恐后地举手背诵起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金陵五题·石头城》(唐·刘禹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夜泊秦淮》(唐·杜牧)……</p><p class="ql-block">✨✨听着郎朗的诗歌诵读声,我开始期待接下来一系列的秦淮河游学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