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聿云暮,冬日暖阳。在2024年年末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我们湖口中学初中部一行十人来到美丽的江西师大附中滨江分校,接受了为期两天的卓越校长峰会和卓越班主任论坛的业务培训。</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规格高,做报告的领导和老师分别来自于中国教育学会、各地名校,如中国人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湖北黄冈学校、重庆南开中学、江西师大附中等。</p><p class="ql-block">活动效率也高,两天的时间,十多场报告分两个场地召开,我有幸听取了其中的七场,享受到一场来自全国顶尖名校名师用心准备的思维盛宴,同时也经历了一场触及内心的精神洗礼。</p> <p class="ql-block">静坐思索之中,名师们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来自江西师大附中的胡祝齐老师虽是一位数学老师,却有着语文老师的细腻与才华;来自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的张春林老师则带着那块黑土地的淳朴与理工男典型的直率;湖南师大附中的黄雅芩老师精通心理学,她的讲座仿佛是心理学家在讲述一个个真实感人案例;中国人大附中的曹喆老师则有着北京女性特有的爽朗与大气;湖北黄冈中学的王妍老师不愧是奥赛班的优秀语文老师,才华横溢,感性与理性兼俱,一场报告下来让人不禁湿了眼眶;重庆南开中学的谢鑫老师则很有一种脱口秀似的的幽默诙谐;而江西师大附中的朱斌校长则让我想到了民国时期的那些大儒,谦谦君子,温润如玉。</p> <p class="ql-block">整理纷繁的思绪,我把这两天的感受列为如下几点:</p><p class="ql-block">一、为人师者当怀为国育才之志。</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的“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八个字虽然耳熟能祥,但在平日琐碎的工作中,在与调皮学生的斗志斗勇的过程里,个人对于教师职业的认知程度逐渐降低,也就逐渐违背初心,倦怠起来。这次的活动,让我看到名校对于国家教育大方针的解读与落到实处,再一次理解了教育的含义及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教师,不仅仅是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更是祖国接班人的培养者,光荣而又艰巨,任重而道远。想到这里,我再一次为身为人民教师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二,为人师者当有仁者之德行。</p><p class="ql-block">让我印象颇深的是几位一线班主任的报告中都提到了“德育”二字,他们的学校把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种类型的德育活动不仅惠及到学生个人,更惠及到了学生的家庭,他们不是在培养考试的机器,而是在培养完整的人,塑造“气质温文尔雅,举止端正大方”的中国青年乃至世界青年(这点让我反思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是多么肤浅又流于形式,应付差事),而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就需要教师本人有一颗包容与仁爱的心,那样的德育才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三,为人师者当终身学习。</p><p class="ql-block">不论是“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时代,还是在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会很快被淘汰的信息时代,教师的终身学习都很有必要。当我们面对一代又一代成长背景不同的学生,我们怎么能用老一套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当学生知识的摄入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我们老旧的知识体系会不会缺乏说服力?而作为小县城的文明传递者,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跳出应试的框框,用新的理念引领我们的学生朝一个格局更大、视野更开阔的世界前进?</p> <p class="ql-block">总之,此次学习收获满满,感触深刻。卓越名校名师们的智慧,将化作点点星光,照亮我平凡而又伟大的教书育人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