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div> <div><br></div>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div><br></div>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 <div><br></div><div>新疆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区,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9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br></div> <div><br></div>新疆的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被喻为“三山夹两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天山则横亘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天山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哈密和吐鲁番盆地称为东疆。新疆的吐鲁番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新疆的最高点是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 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咏大美新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富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雪岭西横接洞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盐池玉镜碧空悬。</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茫茫大壑晴岚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沥沥芳洲铁蟒穿。</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谷绿云蒸藏宝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沙黄露濯现金田。</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欲描疆塞新奇景,</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卷繁华落彩笺。</b></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乌鲁木齐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简称“乌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交通中心,是沟通新疆南北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中西亚及欧洲的交通和通信枢纽,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国大陆综合实力排名第十六的新兴城市,同时也是中亚第一大城市。</p> <div><br></div><div>乌鲁木齐历史悠久。“乌鲁木齐”为古准噶尔语,意为“优美的牧场”,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的融合处。乌鲁木齐东地下煤炭储量丰富,有“油海上的煤城”之称。市区有著名的红山、鉴湖、阅微草堂等“八景”,市郊有南山风景区等旅游胜地。<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红山公园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红山公园高耸于市中心,山岩突兀,气势非凡。每当晨昏,岩壁映日,红光熠熠,因而得名。山势呈东西走向,红山海拔高度910米,因山头状如猛虎,峭岩色赤,故又称“虎头山”、“红山嘴”,红山与对面不足千米远的雅马里克山相对峙。山下,乌鲁木齐河纵贯南北。</p> <div><br></div>传说红山是天池中飞来的一条赤色巨龙,落地化为山岩,但仍不安分地缓缓向雅玛里克山爬去,若两山一旦合拢,乌鲁木齐河会被阻断,城区将化为汪洋泽国。 <div><br></div>于是乌鲁木齐都统尚安,一位讲风水的满族地方官员,在1788年下令在两条“巨龙”头上各建一座九级青砖“镇龙宝塔”。其中红山顶上之塔存留至今,而雅玛里克山头之塔则于二十余年前损毁,近年才得以修复。 <div><br></div>现在的红山及其两山之塔,成为市区胜景之一。红山经多年造林绿化,已辟为“红山公园”,红亭绿树,青塔赤岩,别有风姿。近年又建立起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石雕塑像和纪念红山绿化之群雕各一座,更为古老红山增添青春风采。 <div><br></div>红山公园内有塔映夕阳、古楼揽月、卧龙喷泉、石碑英烈、南湖泛舟、虎头赤壁、吉坛遥祭、佛庙云烟、双鹿迎宾、林中栈道、千木峥嵘、趣话红山、奇妙生肖、珍奇洞、太白崖洞、红山瀑布、空中索道、电脑喷泉、奇能滑道、飞龙速滑、揽秀园等十八个景点。 <div><br></div>远眺楼位于红山最高处,是一座三层的仿清古建筑,楼内雕梁画栋,登上楼顶,阳光明媚,青山绿水,“万景俱从一阁收”。远眺天山群峰,美不胜举,近看繁华市容,尽收眼底。 <div><br></div><div>红山公园近年来对远眺楼进行布景升级改造,在全疆首次引进人工造雾设备安装在环楼三层阶梯护栏上。<br></div> <div><br></div>该系统利用微孔高压撞击雾化原理,由高压动力装置自动控制与检测,水从微孔雾化喷出,配合荷艺盆景和各类水生植物,营造了“清香宜人、人间仙境”的优美意境。 <div><br></div><div>红山地区原有一组古庙群,相继建于1797年前后。原古庙群沿着红山脚下由东向西排列:东端是大佛寺,中间是玉皇庙,西端是地藏庙。</div> <div><br></div><div>当年的红山古庙群曾是乌鲁木齐古典建筑的荟萃,也是庙会游览的胜地,每逢庙会,红山的庙宇全部开放,酬神演戏,朝供不绝。<br></div> <div><br></div>可惜这个庞大的古庙群在解放前夕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拆毁了。古寺庙群仅残存大佛寺山门,红山上也只剩下孤塔一座,一片荒凉。 <div><br></div>1989年扩建红山公园时,乌鲁木齐市政府为保护文物,恢复景观,将大佛寺山门按原样搬迁至山顶,并复建了大佛寺的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阁和厢房等建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红山塔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乌鲁木齐河的洪水经常泛滥成灾,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连续2年发生洪灾。神话传说天池中有一条巨龙,这条巨龙经常飞出来搅动河水导致泛滥成灾,西王母信手拔下一支玉簪化作宝剑,将这条巨龙拦腰斩成两段化为两座山,就是红山和雅玛里克山。</p> <div><br></div>当时乌鲁木齐的都统尚安是满族正白旗人,他相信风水,便下令在这2条“巨龙”头上各建一座九级实心的青砖“镇龙宝塔”,塔高10.5米,为六角楼阁式九级灰色实心砖塔,下部三层粗壮,以上各层逐层内收,塔冠为八角形宝顶。 <div><br></div>红山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六角形。塔基高1米,每边长2.26 米,塔身每级间高约0.9米。塔檐叠涩挑出,收分较明显。砖塔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建造得相当坚固。红山宝塔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变迁,至今完好无损地矗立在悬崖顶端,堪称乌鲁木齐一绝。 <div><br></div><div>红山塔从此成为乌鲁木齐一处佳境。嘉庆年间流放到乌鲁木齐的前直隶总督颜检有诗《出城望红山》:"城东门前路,迤逦望红山。山上滃白云,山下流清湍。干涧汇崖谷,双桥听潺谖。浮屠凌空立,佳境欣追攀。”</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林则徐纪念碑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则徐,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遭到投降派诬陷,被道光皇帝革职,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发配新疆伊犁,在新疆遭受了5年悲壮的的流放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十三日,林则徐流放伊犁。当时伊犁将军布彦泰十分尊重林则徐,拜为上宾,并让他临时协管粮饷,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林则徐也是一位细心办事的人,他协管了粮饷以后发现,当地土地肥沃,但是很缺水,不易种植粮食。</p> <div><br></div><div>林则徐不顾当时疾病缠身,四处奔走察看,他向布彦泰提出了引水入田的建议。1842年,林则徐亲自带队承建了喀什河的引水工程,这项工程历时4个多月,动员了将近10万人工,终于成功地把喀什河水引入阿奇乌苏,使得肥沃的土地得到了灌溉。至今,这条六里多长、十几米宽的水渠仍然发挥着引水灌溉功效,造福当地百姓。这条渠也被后人亲切地称作“林公渠"。</div> <div><br></div>林则徐雕像的侧面刻着他的著名诗句:“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 <div><br></div>诵读林公诗句,仰望林公雕像,看到他紧锁双眉,沉思时势,肃穆而立,仿佛在倾诉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并谆谆告诫后代要牢记历史教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div><br></div>林则徐雕像旁边有一个青铜大鼎“禁毒铜鼎”。一位署名“醉老翁”的网友赋诗到:少穆负重谪戍边,苦留踪迹住尘寰。一寸丹心雪国耻,两行清泪洒征鞍。开渠恳荒归雨去,导井引流停云还。虎门禁烟垂青史,何缘毒雾又度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国际大巴扎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大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p> <div><br></div>新疆国际大巴扎2004年入选乌鲁木齐市"十佳建筑",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div><br></div>新疆国际大巴扎占地面积3万9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大巴扎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景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 <div><br></div>大巴扎以传统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对中亚及中东地区的辐射极具亲和力。 <br>新疆国际大巴扎硬件设施包括10万平方米超级建筑群;6100平方米大巴扎宴会厅;8000平方米大巴扎美食广场;3000平方米大巴扎欢乐广场;600平方米大巴扎室外表演广场;80米高的新疆第一观光塔;1座伊斯兰清真寺和1个露天大型舞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丝路明珠光照贾</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民俗圣地景留人</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