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九站运城</p><p class="ql-block">盐湖位于中国山西晋南盆地,面积约132平方公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开发历史。由于其盐水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盐湖南依苍翠高峻的中条山,北靠峨嵋鸣条岗,东连涑水瑶台,西接黄河古渡。湖内银泊万顷,浩淼广阔,芦苇湿地环绕,水禽候鸟族聚。盐湖因盐而兴,古为盐贩之泽。</p><p class="ql-block">永乐宫</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其占地面积248000平方米。永乐宫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一座道教宫观,其绘制于殿内1000平米的元代壁画是世界现存的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一,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乐宫原址所在的永乐镇位于芮城西南的黄河北岸。1959年,那里要修建三门峡水库,而永乐宫正好位于计划中的蓄水区,水库建成后它将成为淹没在几十公尺深水之下的“海底龙宫”。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鲁班”们,仔细研究如何将永乐宫内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画完好地搬走重建。他们决定先拆几座宫殿的屋顶,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锯法,用锯片极细微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一共锯出了550多块,每一块都标上记号。再以同样的锯法,把牢固地附在墙上的壁画分出来,使之与墙面分离,然后也全部标上记号,放入垫满了厚棉胎的木箱之中。墙壁、壁画薄片和其它构件,用汽车、骡车、马车等交通工作逐步运到中条山麓,先重嵌宫殿,在墙的内壁上新铺上一层木板,再逐片地将壁画贴上,最后由画师将壁画加以仔细修饰。永乐宫不仅是元代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它的壁画也毫不逊色于敦煌。</p><p class="ql-block">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黄河岸畔。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其名扬天下声播四海,为黄河流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盐湖南依苍翠高峻的中条山,北靠峨嵋鸣条岗,东连涑水瑶台,西接黄河古渡,自然风光山水相依,景色壮美。我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唐代诗人王之涣(名季凌)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让我心旷神怡醉如仙,提笔写诗一首以舒情怀。</p><p class="ql-block">盐湖浩渺映天光,<span style="font-size:18px;">死海奇名四海扬</span>。</p><p class="ql-block">北靠峨嵋鸣条岗,南依高峻迎朝阳。</p><p class="ql-block">东接涑水瑶台山,西连古渡苇芦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芦荡鸟啼声阵阵,黄河奔涌势汤汤。</span></p><p class="ql-block">永乐宫中壁画煌,迁移巧护韵流芳。</p><p class="ql-block">神工移壁千秋叹,山川环抱水中央。</p><p class="ql-block">登鹳雀楼极目望,黄河奔涌韵悠扬。</p><p class="ql-block">季凌妙笔传千古,<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满华厦立晋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