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很多地方都低于海平面,它的土地,很大一部分是向大海要来的。即先在海上修大坝,围成一个一个水塘,然后再用风车把海水抽出去,既得了土地,又造就了风车王国的辉煌,荷兰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就是这么得来的。 有的地方就是人在地上走,车在天上跑,因为修了很多的水坝,车在坝上跑,从低地向上看,就像车在天上跑一样。这也能解释荷兰的地名许多都叫什么什么丹的。“丹”是荷兰语“dam ”的音译,就是水坝的意思。阿姆斯特丹,意即阿姆斯特尔河上的水坝。 我们在荷兰旅游,走马观花了“羊角村”和“风车村”两个传统村落,感受了荷兰特有的乡村田园风光。 羊角村位于荷兰西北方艾瑟尔省德威登自然保护区,被誉为荷兰的“世外桃源”,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得名来自于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挖煤工人,他们在这里挖掘泥炭外卖为生,形成了许多纵横交错的沟渠,也挖出了许多“羊角”,于是他们就将这里叫做羊角村,一直延续至今。 这里没有汽车,没有公路,只有纵横交错的运河和176座连着家家户户的小木桥。走在羊角村运河环绕的小道上,岸上树影婆娑,水中倒影荡漾,一个个像蘑菇似的民居散布在运河两旁,房前屋后,簇拥着鲜花,斑驳的阳光撒落在房前屋后的草坪上,好一派童话般的景象。 不想走了,就以船代步,租一艘小船,在树荫遮盖下的运河穿梭,看船头犁开的波纹,逗河里游曳的小鸭,与岸上的游人互动致意,微笑点头,摆个姿势让人家拍个照,这一切都犹如画卷里描绘的一样。 如果能留下来,住上那么一两天,体验体验童话般的生活,想想都十分美好。 离开羊角村,我们来到久负盛名的风车村。它位于阿姆斯特丹北方15公里的桑斯安斯区,当时因为水与海,居住于此的荷兰人就利用风车抽水排涝,还用风车把风力变成巨大的动力,广泛使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诸如锯木厂风车、榨油厂风车、造纸厂风车和磨房风车等等工业风车。据说250年前这里有800多座古老的风车,它们终日默默地不停地转动,带动桑斯安斯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直到蒸汽机发明以后。 现在这里是有居民居住的开放式的风车保留区和博物馆,保留的5座风车,古老的建筑,依旧的生活,还有制作木鞋和奶酪的表演,重现了17、18世纪的荷兰生活。可我们傍晚6点10分才到达,到处都关门闭户了,反映风车村特色生活的表演没有看着。 在风车村遛达,只见桑河在静静地流淌,大小船只穿梭往来; 绿色的田野上遍布着极具荷兰特色的橙色屋顶的房屋,村间小道上不时闪过或骑自行车或驾摩托车的当地人,几只肥硕的小羊埋头在水边草地上啃草,放养的鸭子,看到游人走近,扇动翅膀飞也似的向前逃去,好一副异国情调的乡村田野图。 古老的风车在夕阳的照射下,依然不紧不慢地转动着,嘎吱嘎吱的声响,似乎在述说着它们的传奇故事,硕大的扇叶好像在向远道而来的游人挥手致意:风车村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