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古诗云:“未见苏城先见塔”,这里的塔便是苏州北寺塔。北寺塔位于报恩寺,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寺院,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年),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史志记载,北寺塔最初为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名为通玄寺。唐初改为开元寺,后更名为报恩寺。现存之塔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修,塔高76米,八面九层楼阁建筑,被誉为“江南第一塔”,也是苏州城内的标志性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诗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句。可见桃花坞名称由来以久。宋末元初曾居住过桃花坞庆里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详细描述了桃花坞的范围:“入阊门河而东,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过石塘桥出齐门,古皆称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桃花坞,自古以来便是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丽之地。它曾是农桑之地,后经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逐渐发展成为集园林艺术、文人雅集、民间艺术及商业繁荣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桃花坞以桃花著称,历史上多次兴建园林,如梅宣义的五亩园、章楶的桃花坞别墅,以及唐寅的桃花庵等,这些园林不仅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聚会雅集的场所,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春游赏花,一时鼎盛。</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