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陆华廷有幸认识的一位自小在广州西关成长的爱国人物:马万祺</p><p class="ql-block">志华/文</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9日晚,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举行。</p><p class="ql-block">澳门的回归祖国怀抱里已经是25周年,值得庆祝的事情。说到澳门,不由得记起澳门的杰出的爱国知名人士,他就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p><p class="ql-block">20多年前,陆华廷作为广州市荔湾区的公职新闻发布工作者,接受任务要采访回乡~~广州市荔湾区(又称广州西关)南岸村的时任国家领导人职务的马万祺先生。</p><p class="ql-block"> 陆华廷在马万祺领导人的家乡祖居二楼客厅里,见到了一位精神矍铄、温和儒雅的年逾八十的“澳门老人”。意外的是,这位与人为善友好的老人,其国语比我想象的要流利,尽管采访过程中仍不免有个别词语听不太清楚,但每遇这种情况,老人便会认真地取出笔来将陆华廷听不懂的话写在纸上。尽管已步入耄耋高龄,老人的思路依然很清晰,他向陆华廷讲起了他的澳门往事……</p><p class="ql-block"> 从香港到澳门</p><p class="ql-block"> 陆华廷从马万祺领导人口中,获悉, 他是于1919年12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南岸村。他的父亲是在40岁时与妻子诞生孩子马万祺的,在为马万祺取名时,父母亲想到,乱世中的人们渴望有一个和平环境,使百姓能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国泰民安,而《诗经?大雅?行苇》有“寿考维祺”句,《荀子》有“俨然壮然祺然”句,父亲就给自己的孩子起乳名“阿祺”好了,学名为“万祺”。</p><p class="ql-block"> 在马万祺满月后,母亲却因患了乳疮不能哺乳。因为没有奶吃,马万祺肠胃不适应稀粥米糊这类食品,身体并不强壮。母亲十分疼爱马万祺,经过多位朋友介绍请奶妈喂奶,直到马万祺会行走了才离开奶妈。对于这位奶妈的哺乳之恩,马万祺长大成年之后没有忘记,经常接济她家人的生活,并帮助她至终老。</p><p class="ql-block"> 在5岁半那年的马万祺,便入学接受启蒙教育。在学社里马万祺年纪最小,可每当老师叫背书都能背出来,很受老师的喜爱。在学社里学《三字经》、《四书》这些古文,这是马万祺有了一定的中文基础。7岁时,马万祺进入南岸村的“民众学校”读小学二年级。在这所学校里,学会了珠算和算术,还接触到了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爱国思想,最先学会唱的一支歌是《打倒列强》。</p><p class="ql-block"> 1929年夏,马万祺读完初小3年后便考入南海中学附属高级小学五年级。1931年秋,考入南海中学。南海中学一向以教书育人的优秀成绩而蜚声南粤。入学的第一堂课便是由老师带领新同学去校展览室参观校史。</p><p class="ql-block"> 开学不到20天,“九·一八”事变爆发,整个中国都笼罩在浓重的民族危机与救亡咆哮中,南海中学的全体师生也组织了游行示威,抑不住心头怒火,马万祺也加入到示威游行的行列。站在广州市西门口和河南同福路的商店门口的椅子上,因激动而小脸涨红的马万祺向路过的行人大声演讲。马万祺还随南海中学宣传队,沿着广三铁路向佛山、三水进发,每到一处,就向当地的老百姓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马万祺后来曾8次回过母校,到校园里这里走走,那里瞧瞧,对母校有份深厚的感情。马万祺曾对南海中学负责人说,要抓好德才教育,提倡新式教育方式,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华民族重教育的优良传统不能变,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不能变。</p><p class="ql-block"> 1934年是马万祺最不幸的一年,也是一生事业追求发生突然转变的一年。这一年8月,马万祺父亲突发脑溢血而辞世。当时,马万祺刚参加初二结业式,正怀抱将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为振兴中华发挥更大作用的雄心壮志。南岸马氏家族的马合成堂的全部财政经营一向由父亲负责。现在父亲突然病故,几位叔伯都认为马万祺为人忠厚肯干,希望马万祺继承父业管理马合成堂的财产物业。而马万祺认为自己年纪尚小,缺乏经商和管理物业财政经验,恐怕不能胜任。如果继续升学直到大学毕业,将要花费8年时光。于是,马万祺选择去广州公民学校上学——学校以教古典文学为主,也教授珠算会计等,是一所培养商业人才的学校。后来,马万祺还跟随其他学校的几位国文老师学习赋诗填词。</p><p class="ql-block"> 到了1936年底,马万祺开始真正涉足商场。为人随和,商运通顺,在大是大非面前泾渭分明,坚持原则。</p><p class="ql-block"> 1938年,中国抗日战场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这些消息鼓舞着马万祺,于是马万祺便与一些朋友相约去延安参加抗大。他们到了约定起程的时间却不见联络人员来时,才知道韶关的联络站被敌人破坏了,就没有实现赴延安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广州沦陷时,马万祺经营的信兴、信栈、升平、升昌、永和兴等粮食、土产批发商行被日军炸毁烧光。这时,马万祺并没有悲观消极,知道红军长征的伟绩,寄予厚望。马万祺在广州沦陷后避居香港,成立泰生行和永裕昌行。1941年12月,日寇铁蹄踏进香港,马万祺创下的一点基业被日寇掠夺,所幸的是,马万祺因处理商务滞留澳门,免遭战祸。</p><p class="ql-block"> 香港沦陷后,又移居澳门。从此,马万祺再也没有离开过澳门,开始拓展事业,先后在澳门组建了恒丰裕行、和生行、大丰银号等公司。就在事业日渐兴盛之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作为中国人在澳门这块自己的土地上,并不是真正的主人。1948年,马万祺加入了澳门最大的民间组织中华总商会。在澳门回归以前,总商会一度是澳门各界人士从殖民统治者手中争取权益的代言人。作为中华总商会的负责人之一,在维护澳门工商界正当权益的时候,马万祺总是站在最前面。</p><p class="ql-block">马万祺领导人,在接受陆华廷采访过程中,叮嘱陆华廷要传播其隔离村的一位汉开越陆大夫的功德与思想文化以及赠送自己的一生无悔书籍《马万祺传》。详细的可见于《走近名人》书籍及新闻媒体宣传。</p><p class="ql-block">马万祺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积极投身爱国事业,为支持内地抗战,迎接新中国诞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50年,他积极协助内地驻澳机构购运战略物资,支持解放军解放海南与广西。抗美援朝期间,他与港澳爱国人士一起,从国外采购大量急需物资运进内地,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发起兴建了新侨饭店,不仅有效改善了北京的旅游观光接待能力,还为当时国家外事活动增添了一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叶选平曾这样称赞马万祺先生:</p><p class="ql-block">“马万祺先生积极参加了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一位一贯爱国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p><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马万祺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p><p class="ql-block">陆华廷从新闻媒体宣传上获:2014年5月26日,马万祺先生因病离世,享年95岁。随即陆华廷在电视台节目、《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媒体上图文并茂地缅怀马万祺领导人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潘劳健先生书写校友陆华廷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著名的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往事。</p> <p class="ql-block">20多年前,陆华廷在马万祺领导人祖屋里,采访马万祺领导人时的合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