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耀星城人文情 多彩湘西山水韵, ——大美湖南印记

秀秀(贾)

<p class="ql-block">  长沙,别名“星城”。一个融名山、名水、名洲、名城于一体的千年历史文化古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p> <p class="ql-block">  三湘四水流日夜,芙蓉国里尽朝晖。洞庭南来,她是湘楚胜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红日东升,她是伟人故里。</p> <p class="ql-block">  天上一颗长沙星,地上一座长沙城,千年古城与现代都市的交融, 历史底蕴与时尚气息并存。</p><p class="ql-block"> 出发,开启一趟历史与现代交织、美食与文化并重的名城之旅,去感受那份属于长沙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座岳麓山,半部长沙史”</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隶属于南岳衡山支脉,古人将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为灵麓峰。岳麓山一直承载着长沙人的喜爱与骄傲,更是湖湘文脉根系所在。</p> <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斐茶的著名大学,学校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时势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历时千年、弦歌不绝,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p> <p class="ql-block">  1903年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先后经湖南高等学堂、省立湖南大学、国立湖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等时期,沧桑砺洗、春华秋实。</p> <p class="ql-block">千年学府感悟书香人文</p><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等,直至湖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p> <p class="ql-block">  感受到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一座古朴典雅的亭子渐渐映入眼帘,那便是闻名遐迩的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现存建筑为1952年重建,匾额是由毛泽东所书手迹刻制,由1952年应时任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得。</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是毛泽东在20世纪初探求革命真理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亭台建筑的经典之一,亭子呈八柱重檐、攒尖顶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四个翼角高翘,顶盖绿色琉璃瓦,内饰彩绘藻井,坐西朝东,三面环山,东向有一池塘,站在亭中东望,山下岳麓书院尽收眼底。两百多年以来,爱晚亭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古。</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中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的重要名胜之一,也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被誉为“中国第一洲”。</p> <p class="ql-block">  位于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是星城的醒目标志,是当今国内最大的毛泽东艺术雕像,总高度32米、长83米、宽41米,雕塑构图宏大,线条明快,栩栩如生,充满动感,把毛泽东当年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气吞山河的风度气质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肃然起敬又神思飞扬。</p> <p class="ql-block">  飘扬的长发、坚毅的神情,青年毛泽东头像雕塑巍然矗立在橘子洲头,凝望着远方,仿佛时时刻刻注视着祖国和人民,追寻红色足迹,感受伟人情怀,在瞻仰伟人风范中抚今追昔。</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位于湘江三湘大地带的中心环节,山青水碧,景色优美,江岸两侧,绿树成荫,错落有致,构筑出了一幅宜人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  让橘子洲闻名中外的是毛泽东同志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他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正是这种自然天赐和历史文化的凝结,使橘子洲成为长沙的“瑰宝”,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访湖南红色旧址,清水塘见证“小家大国”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与杨开慧故居 </p><p class="ql-block"> 清水塘畔,坐落着一幢古朴静谧的青瓦平房,这就是中共湖南支部、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所在地——“清水塘22号”。</p> <p class="ql-block">  走近“清水塘22号”,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从1921年的金秋开始,“清水塘22号”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红色传奇的帷幕,这里是中共湘区委指挥革命斗争的决策中枢,工农革命的火种就从这座荒郊小屋内熊熊燃起。</p> <p class="ql-block">  清水塘不仅见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还见证了毛泽东与杨开慧这对革命伉俪的忠贞爱情。毛泽东和杨开慧在“清水塘22号”组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毛岸英、毛岸青两个孩子呱呱坠地,一家人在这里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清水塘22号”也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杨开慧在后来寄给毛泽东的家书里提到,这是她心中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清水塘22号”虽历经百年沧桑,仍保存完好,这个以红色为精神原色、承载着“建小家”与“救国家”历史使命的革命旧址,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美丽的清水塘承载着红色历史,成为了长沙的珍贵地标,并耸立于繁华都市,历经时光荏苒,见证当代风华。</p> <p class="ql-block">湖南省博物馆——千年文物与三湘文化探秘</p><p class="ql-block"> 湖南博物院展厅面积2.7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共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来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p> <p class="ql-block">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p><p class="ql-block"> 马王堆汉墓是首任西汉长沙国丞相利仓及其妻子辛追和儿子的合葬墓,马王堆仿佛是一扇时空之窗,带我们领略了灿烂的汉代文化,让人对历史的厚重与神秘充满敬畏。</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上重量最轻的素纱襌衣,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仅重48克,以其轻薄和工艺精湛著称,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当之无愧的珍品。</p><p class="ql-block"> 丁字帛画同样发现于马王堆汉墓,以其独特的三角形构图和丰富的天文、神话内容而闻名,体现了古代绘画艺术和宇宙观‌,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p><p class="ql-block"> 辛追夫人是马王堆汉墓中的千年女尸,她的尸体在地下保存了2200多年而未曾腐朽,展现了古代防腐技术的惊人成就‌。</p> <p class="ql-block">  长沙马王堆汉墓这一世纪的发掘,承载了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家的生活启示,那些曾被密封两千年的珍稀文物,从雕刻细腻的漆器到轻若纱雾的丝织品,从汤药详尽的食谱到集星辰于一身的简帛,都在叙说着一个关于永生的神话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  湖南地区出土楚汉时期的漆器数以千计,仅马王堆三座汉墓出土漆器就有500多件,这种漆绘艺术中红、黑二色为基调的色彩主题,使楚漆器具有惊彩鲜艳的视觉较果,在斑斓纹饰铺陈的背后,是楚汉漆器历史的凝结,是一个逝去时代的不朽精魂。</p> <p class="ql-block">  大禾人面纹方鼎是商代时期的青铜器文物,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一件人面纹方鼎,也是中国青铜器中独一无二的器物,因鼎腹内壁铸铭文“大禾”二字,被命名为大禾方鼎。</p> <p class="ql-block">  踏入湖南博物馆,仿佛步入了一座历史的宝库,从古朴庄重的青铜器,到细腻精美的瓷器,每一件展品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是一次穿越时空之旅,神秘的帛画,珍贵的古籍,引领你穿越千年时光,近距离感受湖南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湖南省博物馆,历史的画卷 ,文物瑰宝,文化长廊,一个城市灵魂的高度,是探索长沙历史文化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来杜甫江阁感受历史,追忆杜甫的故事,品读诗圣佳作,感受湖湘文脉。</p> <p class="ql-block">  杜甫江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河东城区西湖桥,临湘江而建,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属于园林仿古建筑,为纪念唐朝诗人杜甫所建,是长沙市地标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唐大历三年(768年)晚秋,杜甫从蜀中前往湖南,准备投奔旧日好友、正待调任潭州刺史的韦之晋,杜甫赶到长沙时,韦之晋已不幸暴卒,而后,杜甫寄居在常停南湖港的舟中,南湖港附近的长沙驿楼也就成了杜甫送别友人的地方,不久后杜甫在小西门外的湘江边租佃了一间简陋的楼房,即“江阁”,自此,江阁成为杜甫唯一可以安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诗圣”杜甫晚年在湖南漂泊了两年多,曾在长沙湘江边“江阁”寄居,也是他度过的人生最后一段岁月。两年里,杜甫留下百余首诗篇,其中在长沙所作的就有50多首,包括知名的《江南逢李龟年》以及点出“长沙”之名的《发潭州》。</p> <p class="ql-block">  杜甫江阁主阁共分四层,高18米,其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阁不足一千米,形成一条文脉带,已成为湘江风光带的一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江阁登临,欣赏湘江的壮丽景色,近观橘洲风景,远眺麓山烟云,饱览山水洲城的美丽姿容,感受诗圣遗风。</p> <p class="ql-block">杜甫江阁——湘江边的文化地标,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走进江阁,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记忆上,这里是杜甫曾经流连的地方,他的诗句在这里回响,他的情感在这里流淌。杜甫江阁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杜甫的生平事迹,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每一层楼阁都有它独特的故事,每一面墙壁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访千年古阁,感时代变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先从它的标志性建筑开始。天心阁曾经占据长沙城的制高点,是一个城市的入口,从战争年代的动荡局势到和平年代的岁月积淀,它从一座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演变成如今的一座市民公园,屡毁屡建的天心阁就矗立在此,见证了这座城市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成了一个文化窗口。</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其原名“天星阁”,是以天心古阁和古城墙为主要景点的历史名胜,始建于明末,抗战期间因文夕大火烧毁,1983年,重建天心阁。天心阁地处长沙市城区中心天心公园内,这里地势是长沙最高处,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与岳麓山隔江相望,见证了长沙的历史发展与变迁,自古享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重新复建名阁于明城垣上,垣高17.5米,地势海拔60余米,高出市区30米,居高临下,俯瞰万家。</p> <p class="ql-block">  阁楼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一座气势恢宏的三层楼阁屹立在城墙上,飞檐翘角,色调凝重而雄浑。“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成为长沙的第二张历史名片。</p> <p class="ql-block">“极目千里,瞰阁万家”。</p><p class="ql-block"> 登阁远眺长沙城,每层不同的角度,透过古阁回廊,可以看到今日现代长沙城,一派繁华之景,栉比鳞次,街巷纵横,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由于地势高,为攻守险要,自然成了兵家必据之地,为了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天心阁筑有内外两城,外城又分为南北两月城,城墙上还有9个炮洞,月城内可藏兵数百人。</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 天心阁几经波折,屡毁屡建,自“文夕大火”后,古城长沙一片焦土,阁楼更是荡然无存,唯有那坚实的明清古城墙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文夕大火警世钟位于天心公园内,天心阁南大门下的一片绿地中,为纪念“文夕大火”而建,这尊青铜大钟重达1吨,上铸夔龙纹,悬挂在断壁残垣造型的铸铜雕塑横梁上,显得庄严而肃穆‌。 </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日军进逼长沙,国民党当局采取焦土政策,制定了焚城计划,在计划实施前,11月13日凌晨,一个偶然因素导致这场火灾不受控制,长沙城化为一片废墟,3000多人丧生,全城90%的房屋被烧毁,40万市民失去家园,长沙人民为抗敌御侮付出了最悲壮、最惨重的代价。这场大火使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公园内建有警世钟特以告诫世人,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景区因天心阁而命名,以天心阁与长沙古城墙为主要景点,与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崇烈亭、崇烈门、《太平军魂》浮雕、历史名人石刻画廊等组成景区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  崇烈门,它以全麻石打造,宽8.5米,高5.9米,是为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三次会战中阵亡的将士而修建。</p> <p class="ql-block">  崇烈门上的居中的一副对联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旁边的一副用篆书写的是“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於生”,这两副对联对抗战将士们勇于战斗,为保民族气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  游天心公园,登天心阁,看到一幕幕生动的历史画面,看到长沙城一路风雨变迁的足迹,天心阁累毁累建,始终巍然耸立,它承载了太多老长沙人的记忆,历经沧桑,坚强不屈,始终屹立在长沙人的心中,它是湖湘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承载着长沙人沧桑记忆的城楼,不到天心阁,不知古长沙。</p> <p class="ql-block">  长沙市由于八年抗战、文夕大火和破四旧,导致长沙城区古建筑古文物几乎损失殆尽,完整保存的麻石街仅存4条。</p> <p class="ql-block">  潮宗街又名草场门正街,东起湘江路,西止黄兴北路(原北正街),是长沙城仅存的4条古麻石街之一,原长511米,今存约400米,宽9米,为旧时最宽的街道。潮宗街原名朝宗街,因临城门朝宗门而名,朝宗,朝拜祖宗之意,因旧时街口聚居着许多挑河水卖的脚夫,终日街头淌满河水,“朝”遂演化成“潮”。</p> <p class="ql-block">  潮宗街是历史文化街区,宋、元、明三朝都在此处砌有城墙,是老长沙核心区,时务学堂、九如里公馆、金九活动旧址等坐落于此,现存3处不可移动文物、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多处历史建筑,仍保留着古街巷格局。</p> <p class="ql-block">  潮宗街规划保护范围33300平方米,保护的重点是古老的麻石路面。2005年街巷提质,地下管网设施改造,必须搬开麻石,工人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手搬、肩扛,把全街6500多块长条麻石小心翼翼地码到路边,他们在专家的指导下,细心将一块块麻石按铺放顺序编号,最终完全按原样复原,保持了麻石路面的古韵。 </p> <p class="ql-block">  潮宗街有金九活动旧址、真耶稣教会堂、梓园民国旅社及戏台、抗日战争防空设施遗迹、文化书社故址和瞿鸿禨故居原址等历史文化古迹,是很有历史文化气息的一处景点。</p> <p class="ql-block">  新的潮流风格融入老长沙的复古风情,新潮小店和文化遗址碰撞,形成了长沙文化新地标,是长沙有名的潮人聚居地,前来打卡的潮酷帅哥美女络绎不绝,可以看到很多街拍的,给老街注入了一股青春活力,这里既有市井的烟火气也有新潮的艺术文创,如今的潮宗街周围已都是高楼大厦,而潮宗街也正在以新的身份书写长沙的新故事。</p> <p class="ql-block">湘江风光带</p><p class="ql-block"> 从潮宗街出来就到了有长沙“外滩”之称的湘江风光带,湘江风光带是长沙最美的风景线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沿江风光带之一,沿江散步,感受午后阳光洒在身上,凭栏远眺,湘江江水奔流,连绵不绝,橘子洲大桥飞跨东西,雄伟壮观,岳麓山重峦叠嶂,翠色欲滳。</p> <p class="ql-block">  湘江风光带建于1995年,最让人惬意的是它的绿化确实好,沿途处处是很有观赏价值的树木,品种丰富的乔木和灌木间以草地、廊亭、雕塑,很艺术、很人文,也很好地体现了江水两岸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色。</p> <p class="ql-block">  全线风光带充分体现了湖南自然风光,环境优美,是游人观光小憩的好去处,也是市民晨练晚游的佳境。</p> <p class="ql-block">  湘江风光带在湘江长沙段的身边系上了一条美丽的彩绦,全国河流成千上万,拥有这样大型风光带的,极为罕见,它是长沙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长沙不仅是楚汉名城,伟人故里,还是时尚之都。</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长沙作为网红城市声名鹊起、持续爆红,深受年轻人喜爱,年轻人“扎堆”长沙成为一种时尚。</p> <p class="ql-block">  没有哪座城市如长沙一般能在“网红经济”的浪潮中成为弄潮儿,不仅名满天下,也实实在在地为长沙带来了经济效益和无限活力,从追星圣地湖南卫视到网红茶饮茶颜悦色,从随随便便等位过万的超级文和友到拍照打卡圣地的坡子街派出所,各大IP层出不穷。</p> <p class="ql-block">  五一广场处于长沙商业圈的最中心,也是长沙历史最悠久的区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长沙旅游住宿首选之地,全国最受欢迎人气商圈之一。太平老街、黄兴路、坡子街、火宫殿都离这不远长沙的特色小吃这里全都能找到,可以一路逛吃。</p> <p class="ql-block">寻常生活、最抚人心——烟火气浓郁。</p><p class="ql-block"> 长沙之所以成网红,探索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是重要原因,背后逻辑都是带给年轻人吃喝玩乐烟火味道,让幸福“情绪价值”触手可得,这里有热辣滚烫的特色美食、热情随性的市井气息、热闹喧嚣的夜间生活,在舌尖上感受长沙的酣畅,也从味蕾中读懂城市“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体验感好、获得感强——性价比超高。</p><p class="ql-block"> 长沙是一座饭桌上的城市,每一个在长沙居住的本地人、到长沙驻足的游客,都是流水席上的一员,长沙的美食是无法抗拒的诱惑,无论是口味独特的臭豆腐、火辣辣的湘菜,还是香喷喷的米粉,都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长沙的持续爆火,正是因为把握住了时代特色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打造一批特色城市标签和城市IP,城市自身的实力积淀加上多方持续的点赞关注,使得“网红长沙”的良好形象步步铸就,美誉度、关注度逐年提升,成为了更多人的“心之所向”。</p> <p class="ql-block">长沙的奶茶第一就要属于茶颜悦色。</p><p class="ql-block">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中国并不仅仅只是一种饮品,更是作为一个文化意向存在。喝茶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习惯,茶颜悦色融合了中国的茶文化,茶颜悦色是大陆首创以中国风为主题的奶茶店。在奶茶行业泛滥的大环境下,茶颜悦色依旧尊崇品质化经营的方向,中茶西做,展现出品牌别具一格的个性和品质,颇受现代时尚年轻人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沉迷于过去固步自封,而是在城市发展的脉络中探索着自身新的价值,如今,文创小店、咖啡店伴随着年轻人的生活空间也在慢慢地肆意发展,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为长沙市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成为人们了解和认知长沙的靓丽名片。</p> <p class="ql-block">  深厚的历史底蕴、源远的湖湘文化、丰富的红色基因、蓬勃的现代活力,既是网红长沙崛起的深厚底色,也是吸引年轻人的文化内核。</p> <p class="ql-block">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呈现了长沙的绝妙风光,那就是:山(岳麓山)、水(湘江)、洲(橘子洲)、城(长沙城)。</p> <p class="ql-block">  长沙,这座湘江之滨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楚国的南部重镇,是西汉的诸侯国,是唐代的名城,是清代的重镇,是近代的革命摇篮,它孕育了屈原、贾谊、杜甫、曾国藩、毛泽东等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也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湘韵湘情,长乐长沙,芙蓉国里尽朝晖。</p> <p class="ql-block">离开星城长沙湘中地区,进入湘西地区。</p> <p class="ql-block">世界溶洞全能冠军——黄龙洞</p><p class="ql-block"> 黄龙洞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的溶洞奇观,这处溶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各种洞穴景观遍布其中,琳琅满目,无所不奇,无奇不有,被誉为“地下宫殿”,是世界最大的溶洞之一。</p> <p class="ql-block">  黄龙洞于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全长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上下共分四层。其规模之大、钟乳石之多、形状之奇,在国内外溶洞中极为罕见,被中外溶洞专家赞誉为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p> <p class="ql-block">  龙宫大厅:是目前世界上旅游溶洞内容最为丰富的大厅,位于黄龙洞第四层,是黄龙洞最先形成和面积最大的厅堂,它形成于20万年以前,平均高度40米,底面积14000平方米,现存有大小石笋、石柱1705根,各种景观似人似物,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精彩纷呈。特色景观“定海神针”“龙王宝座”“万年雪松”被称为龙宫三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  雪松是龙宫的第三大奇观,也是黄龙洞内生长速度最快的一根石笋,它通体雪白,高达17米,巍然耸立在龙宫大厅西端的斜坡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根据其根部的棕榈片取样分析,“雪松”挺立在这里已经有9.6万年的时间了,因此也叫它“万岁松”。</p> <p class="ql-block">  龙王宝座是龙宫的第二大奇观,也是黄龙洞内最粗壮的一根石笋,位于龙宫入口左侧山坡上,它高12米,底部直径10米,中部有一个巨大的空洞,据说一次可容纳15个成年人。</p> <p class="ql-block">  龙宫第一大奇观定海神针是黄龙洞内最高的一根石笋,也是黄龙洞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它高达19.2米,形成于20万年以前,其特点是两端粗中间细,生长在斜坡上,异常壮观神奇,堪称“镇洞之宝”。1998年,定海神针被投保一亿元人民币,开创了世界为资源性资产投保之先河。</p> <p class="ql-block">  黄龙洞的每一处景象都充满了自然的神奇魅力,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时间的沧桑变迁,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和生命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武陵源景区</p><p class="ql-block"> 金鞭溪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境内一处必游景点,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10米,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金鞭溪沿线是武陵源风景最美的地界,从张家界森林公园门口进入后,往前步行300米左右就是金鞭溪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金鞭溪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它发源于张家界的土地垭,由南向北,蜿蜒曲折,迂回穿行在峰峦山谷之间,最后在水绕四门与龙尾溪、鸳鸯溪、矿洞溪汇聚。金鞭溪把张家界的山水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这样的美誉,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赞誉它是“张家界的少女”,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此曾赞叹它是“一片童话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流水潺潺,清澈见底、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洒落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百龙天梯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由北京百龙绿色科技企业总公司、英国佛洛伊德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百龙天梯于1999年9月动工,2002年4月竣工并投入试营运,耗资1.8亿元。百龙天梯气势恢弘,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度326米,由154米的山体内竖井和172米的贴山钢结构井架组成,采用三台双层全暴露观光并列分体运行。目前以“最高户外电梯”荣誉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自然美景和人造奇观的完美结合。百龙天梯的建成实现“山上游,山下住”的目标,将袁家界、金鞭溪、天下第一桥、迷魂台等绝世美景从幕后推向了前台,解决了多年困扰景区的交通瓶颈问题。</p><p class="ql-block"> 2015年,百龙天梯再次进行升级改造,运力由单梯50人提升至64人,时间由1分58秒缩短至66秒。</p> <p class="ql-block">  三千奇峰尽收眼底,雄险秀野,神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 ”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为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约150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名乾坤柱。</p><p class="ql-block"> 2008年12月份,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南天一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即悬浮山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  千峰嶂叠,万石窜空,婉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走上迷魂台,只见上百座山峦拔地而起,峰涌而至,它们姿态万千、气势非凡;有的似“天狗望月”,有的像“海螺出水”;有的像“将军列队”,有的如“一柱擎天”。几道山坳和屏障将这些山峦有序的分开,使这些石峰更显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像是一幅画家笔下的水墨丹青,“迷魂台”揽胜,真宛如仙境神游。</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桥桥面宽2米,厚5米,跨度为25米,垂直高差357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垂直高差最大的天然自生石板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一块厚约5米的天然石板,横空“架”在两座山峰之上,把东西两峰连接。实际上,天下第一桥所跨的两座大山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只因中间部分的石质较为脆弱,由于风化、崩塌作用的影响,又经过日晒雨淋、流水冲刷、山洪肆虐,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便形成了呈现在眼前的这一旷世奇观。</p> <p class="ql-block">  桥上苍松挺拔,桥下云雾荡漾,万丈深渊。四周悬崖绝壁,水滴飞溅。踏上桥面,使人有凌空御风之感。手扶铁栏杆,仰视,青峰飘渺于云霭缭绕之中;俯瞰,奇峰如笋群,岩壑深谷中阵阵烟岚泛起,散而复聚。这里是张家界风景一绝,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  天子山,张家界这座云上的山,原名青岩山,海拔1262.5米,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素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美誉,是张家界地貌的精华代表。</p><p class="ql-block"> 天子山以“日出”、“云海”、“红月亮”、“冬雪”、“红叶”、“大峰林”最为壮观,有御笔峰、仙女散花、点将台、神唐湾、贺龙公园等代表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  贺龙公园是1986年为纪念贺龙元帅诞辰90周年而兴建的一所融自然与人文的公园,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为公园题写了园名。</p> <p class="ql-block">  御笔峰是张家界十大绝景之一,一排秀丽精致的石峰,上细下粗,形如笔杆,并列如削参差相连,相传向王天子兵败以后,悲愤地焚毁文稿,并将几支御笔掷落于山谷之中,笔通灵气,落地成锋,形成了“御笔峰”。</p> <p class="ql-block">  山舞银蛇,千娇百媚的绝美“峰墙”尽收眼底,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排排层峦叠嶂,相对平行而立,高矮参差不齐,真是美轮美奂,绝景天赐,不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璧山开地之功。</p> <p class="ql-block">  十里画廊景区,位于索溪峪景区,在这条长达十余里的山谷两侧,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行其间如在画中。</p> <p class="ql-block">  乘坐小火车游览十里画廊的全貌,沟旁黛峰屏列,山上的岩石形成了200来尊似人似物、似鸟似兽的石景造型,其中“孔雀开屏”、“采药老人”、“寿星迎宾”、“猛虎啸天”等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  身后三座瘦削石峰,形如美女,婷婷玉立,故名“三女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湘西第一神山,海拔1518.6米,山体孤峰高耸,气势临空独尊,溶丘石芽遍布,奇石秀木结伴而生,犹如神仙造就。天门山不仅自然风光奇绝,更有诸多世界之最的人工奇迹,神秘玄奇的天门山囊括了世界四最(世界最长的天门山高山索道、世界绝无仅有的公路奇观通天大道、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门洞、世界上最高的空中原始花园)。</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索道,世界首屈空中移动观景长廊,是单线循环式高山客运索道,单程运行时间24分钟,霸气横亘7455米,高差1279米,一步登天,神游高绝奇险之上,顿生飞渡人间、直入天界的极限快感,天界触手可及,只在一步之间。</p> <p class="ql-block">  恰逢阴雨天气,微风细雨,细雾朦朦,仙气弥漫,周围的一切都朦朦胧胧。</p> <p class="ql-block">  望着远处的山峦被雾环绕着,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若隐若现,感受到天门山的惊险与迷离。</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最变幻莫测的就是雨雾,那雨雾说来就来,一股凉风从山底刮上来,雨雾随之就卷了过来,刚才还挺拔耸立的山峦,一会雨雾便让它若隐若现,看着看着就被大雾掩盖的严严实实了。</p> <p class="ql-block">  俯视眼前是白雾生成的茫茫云海,看似触手可及,实则深不可测。</p> <p class="ql-block">  雾越来越大,千尺险壑蓦然消逝。</p> <p class="ql-block">  奇俊的山,梦幻的雾,超能的大自然,一种原始美、天籁的美,一切都浑然天成,这就是天门山——神秘、神幻、神奇与神韵。</p> <p class="ql-block">  “立马秋风绝顶山,千崖万壑拥斑斓。披开云雾依辰极,身在青霄紫气间。”</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一片朦胧薄雾下,让人不禁想起“风烟俱尽,天山共色”的绝美意境。</p> <p class="ql-block">  在栈道上行走,身边雾气盘绕,脚下云海翻腾,恰似抬腿生雾,迈步起云,真是到了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穿山电梯全程在山体隧道中运行,从天门洞底直达山顶,共12段,扶梯梯级运行总长度为897米,提升高度340米,总跨度为692米,有16台30米超大高度重载公交型自动扶梯、3台20米大高度重载公交型自动扶梯,拥有单向3600人/小时的输送能力。</p> <p class="ql-block">  天门洞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131.5米,宽37米,纵深30米,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冠绝天下。</p> <p class="ql-block">  终年氤氲蒸腾,景象变幻莫测。天门洞不仅千百年来承接天地万物的灵气,还成为人们祈福许愿的灵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天门山,一直被当地人民奉为神山,圣山,更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和“武陵之魂”的美。</p> <p class="ql-block">  忽然雨过天晴,天门洞露出了真切的面容,赶紧拍下这珍贵的画面,此行太圆满了。</p> <p class="ql-block">烟雨天门山,水墨张家界。</p><p class="ql-block"> 空蒙飘渺,清逸悠远,雾如同天地间最温柔的画师,一笔一划勾勒出梦境与现实交织的边界,蕴藏无尽诗意。</p> <p class="ql-block">  张家界,这个美丽的名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中南部。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张家界的自然风光,是一首未完的诗篇,一幅流动的画卷,这里的山峰奇特,云雾缭绕,仿佛是天地之间的神秘仙境,每一座山峰都像是大自然的杰作,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这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中国奇观,世界奇迹”,奇幻群山绕,醉美张家界。</p> <p class="ql-block">  去到湘西,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去看看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黄永玉画里的凤凰古城,凤凰犹如一颗镶嵌在山水间的明珠,被沈从文温柔地写进了散文中,被黄永玉洒脱地融进画卷里。</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p><p class="ql-block">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  凤凰原名镇竿,清朝时期驻军进入后,见其西南方有一座形似凤凰的山,而更名为凤凰。山恋环抱着凤凰,层层叠叠,犬牙交错,松林茂密,山花拥翠,一轮像弯月一样的沱江穿城而过,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现在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古城外面是晚上看夜景的地方是新城,古城里面是看历史文物、名人故居的旧城。</p> <p class="ql-block">  夜里的凤凰妩媚而多情,即使深夜也是光影璀璨的,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繁华如梦。</p> <p class="ql-block">  艳丽多彩的灯光在古镇的建筑上亮起,尽显梦幻之美,而舞阳河水更是倒映出古镇的绚丽的楼阁夜景,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十分的迷人。</p> <p class="ql-block">  夜色斑斓,河水盈盈,倒映着这一切美好。</p> <p class="ql-block">  洁白明月照亮古城,吊脚楼倒映水中。</p> <p class="ql-block">  灯火阑珊中的古风庭榭,月光倾泻下的小桥流水,使人油然而生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夜静了,古城在朦胧的夜色中低吟浅唱,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沱江舒缓地流淌着,水波荡漾,灯影绰绰,潺潺的水声像是天簌之音,轻奏一曲,伴着古城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  虹桥,一弯碧水、一叶轻舟,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凤凰的中心,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城楼和北门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万寿宫、大成殿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游览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沱江泛舟、虹桥艺术楼、崇德堂、万寿宫、古城博物馆等凤凰古城九景。</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故居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兴建,房子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两进,火砖封砌,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湘西的山水之美、人性之善。凤凰古城,这个属于沈从文的故乡,也是《边城》小说的原型地,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灵秀的地理环境,像是藏在湘西莽莽群山之中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是一个风水宝地,从清朝中期到民国,200多年的历史里,凤凰出了“田兴怒,郑国鸿,民国第一内阁总理熊希龄,湘西王陈渠珍,中国乡土文学支父沈从文,鬼才画家黄永玉”等,共计提督7名,总兵21名,副将47名,民国时期,凤凰出了中将7名,少将27名,正应了风水宝地的铁律。</p> <p class="ql-block">  熊希龄故居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内,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门、窗为木结构,其上或雕花或绘图,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是典型的苗族古院落建筑模式,富有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凤凰古城的美,在雨天更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城的青石小巷,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藏着岁月的风情,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只愿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古城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东门城楼位于凤凰古城东正街南端,紧邻沱江水门口码头,是凤凰古城的重要防御设施之一,这是一座高大的古建筑,城楼高耸入云,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古城和沱江的美景,感受古城的历史厚重和人民的智慧与勇气,城楼上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木柱都仿佛在诉说着古城的故事,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万名塔位于沱江沙湾北岸,与遐昌阁、虹桥相映,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精美秀丽,且悬挂铜制风铃,塔高22.98米,一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3米,塔面装饰雅致,塔身挺拔秀丽。一层有楹联六副,皆为名人所题,或颂或感,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  悠然自得坐在江边的小茶馆里,品一口香浓的湘西茶,感受着古城特有的宁静与安详,享受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  凤凰的魅力不仅在它的古老与秀美,更在它能让人放下匆忙的脚步,感受时间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  城下江水,碧波荡漾,悠然而去,一江两岸,鳞次栉比的江边吊脚楼,靠方木柱立,半岸半水,高低错落,玲珑别致。</p> <p class="ql-block">  古城依青山,碧水绕古城,山、水、城相映交融,如同一幅天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  古城是精致的、悠然的,舒缓的,沱江流淌在城中,静静地,慢慢地。</p> <p class="ql-block">  清丽的沱江如碧萝带一般从远山飘摆而来,轻轻地穿山绕城,为这座古老凝重的古城增添了更多活力。</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一个醒来是山水,躺下是绮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一条石街,一幅图画;一座古城,一段历史;一截沱江,一首情诗。</p> <p class="ql-block">  “等一个人”,这里是凤凰,是边城,是藏着美丽故事和奇幻境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沱江潺潺,山风飒飒,这里是文人墨客眼里的诗和远方,是《桃花源记》中奇妙的乌托邦,这里有沈从文笔下的静谧边城,是一步一景一画卷的凤凰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的湘西,惊艳又不失人间烟火,山、水、古城、民族风情……</p><p class="ql-block">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看秘境湘西中的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