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他是鲁迅木刻讲习会13位学员之一,一生铁血丹心为版画,直到在一次美术座谈会上兴奋发言时倒下…</p> <p class="ql-block">江丰(1910年—1982年)</p><p class="ql-block">江丰是鲁迅举办“木刻讲习会”13位学员中的一位,当时名为周熙,笔名介福。1932年,他和艾青组织了“春地美术研究会”,曾得到鲁迅20银元的捐赠。当江丰和艾青等人被国民党非法拘捕后,曾联名写信向鲁迅汇报在狱中继续斗争的情况。鲁迅在当年12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得介福、伽等信。”证明此信收到。鲁迅后来谈及此事发出愤怒的感言:“说起‘木刻’,有时即等于‘革命’或‘反动’,立刻招人疑忌。”</p> <p class="ql-block">《铁马版画》第一期封面(版画)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狱后,江丰继续从事木刻活动,先后成为“铁马版画会”“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的主要骨干。在抗日战争前夕,江丰曾参与“第三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筹备工作,展览后因抗战爆发而夭折。他随身携带200余幅木刻,从上海出发沿途展出,到达武汉又征集一些作品,共300余幅,以胡风主持的《七月》杂志的名义,在武汉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抗战木刻展览会。1938年,他随身携带200余幅木刻奔赴延安,将木刻的火种带到了延安,在延安城门的墙壁上到处可以见到抗战木刻作品。江丰在八路军政治部宣传科工作,任《前线画报》的主编,后来担任“鲁艺”美术系主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担负更加繁重的美术领导工作,先后领导中央美术学院和华东分院的工作,为中国新兴版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80年中国版画家协会成立,江丰被推选为名誉主席。</p> <p class="ql-block">自刻像(版画)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丰是一位有坚定信仰的革命者,他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尽心尽力,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一直战斗到他生命最后一刻——在一次美术座谈会上兴奋发言时倒下。</p> <p class="ql-block">开荒(版画)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翻阅江丰早期的木刻和他的许多美术理论著作后,我才真正认识到他原本就是一位出色的版画家,一位有美术素养的美术理论家。江丰的木刻创作经历了“讲习班”“铁马”和“鲁艺”三个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向北站进军(版画)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马”时期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代表作有《母子们》《何处是家》《码头人》《向北站进军》等。“鲁艺”时期以反映延安地区人民新生活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保卫家乡(版画)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丰到延安以后,敏锐地意识到过去的木刻存在着严重的“洋味”倾向,自觉提出了要创作具有中国气派的木刻作品,以满足中国老百姓的审美需求。他带头创作了《保卫家乡》的大幅年画,拓印40份张贴到农民家中。在“鲁艺”,他提出成立年画研究班,培养了一批从事木刻新年画的作者。在发扬民间美术传统、推动木刻民族化大众化的进程中,江丰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探索者。</p> <p class="ql-block">行军中(版画)1935年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新兴版画的先驱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除了在艺术创作上勇于探索外,还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也就是两手都很过硬——一只紧握刻刀画笔,一只紧握写作之笔。江丰的美术评论颇丰盛,出版有《江丰美术论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论印象画派》《西洋名画欣赏》等著作。他从王琦、黄永玉保存的外国画集资料中编印了一本《法、英、意、美现代木刻选集》,在序言中他写道:“这些刻法和风格多种多样的木刻,虽然一般题材内容比较平凡,在艺术上也并不是完善无缺的,但仍不失为优秀生动和富于独创性的好作品。”江丰十分重视版画艺术的独创性,他认为版画不必接近于其他绘画。1956年“墨西哥版画展”在我国展出时,他极为赞赏,认为墨西哥版画创造了独特的版画语言。</p> <p class="ql-block">出发(版画) 1936年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丰的理论素养还表现在他对学术的执着和科学的态度上。在1956年那场法国印象派大讨论中,江丰撰文《印象主义不是现实主义》参与了这次大讨论,他对王琦撰写的《印象主义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然主义》一文做了如下评论:“你这篇文章写得很漂亮,说理性强,但是在对待风景画问题上,不要把‘现实主义的风景画’这个概念说的太绝对化,否则在理论上要吃亏的。”江丰的意见是中肯的,在风景画题材上,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界限本来很模糊,不能形而上学的简单化,在理论上仍然要坚持历史辩证观点来看待历史的艺术现象。</p> <p class="ql-block">囚徒(版画) 1940年 江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青年学子,江丰既热情又严格。1979年春,他在为《五月版画会作品选辑》所写的前言中动情地写道:“是的,我确是感到非常高兴,非常高兴——我想,尤其是当年接受过鲁迅先生的熏沐,受其素炙,而至今尚健全的我国第一个版画团体‘一八艺社’的成员,以及他们的同代战友,当得知‘五月版画会’的诞生,看到在襁褓中的峥嵘头角,一定会从心底萌生出发自肺腑的钟爱,一定会具有鲁迅先生书写《答客诮》诗句时那样的自豪感——由于确认后继有人,从而洋溢着无比的欣慰——‘五月版画会’的年轻朋友约我为这本选集写篇前言,我虽在病中也义不容辞,因此,只好说了这么一些卑之无甚的高论。”江丰不顾重病,为青年撰写序文,在他不幸去世的那天,他还在与朋友商议为《1981年版画年鉴》撰写前言的有关事宜。江丰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正气凛然,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p class="ql-block">夏伯阳 (版画) 江丰</p> <p class="ql-block">乞讨 (版画) 江丰</p> <p class="ql-block">反抗(版画) 江丰</p> <p class="ql-block">江丰(1910年2月—1982年9月)原名周熙,笔名高岗、固林,江烽,介福。祖籍上海。擅长版画、美术理论、美术教育。1931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活动,筹建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继而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所。1938年赴延安,负责编辑《前线画报》,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主任。1949年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1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冤案得以平反,出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出版有《江丰美术论集》。</p><p class="ql-block">1928年在上海“白鹅画会”学画;1931年春与杭州艺术院“一八艺社”张眺、于海等组成“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举办“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并出版画册,鲁迅为之写序文《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同年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所”为“中国美术家联盟”负责人之一,成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活动家。1932年与艾青、于海等开办“春地画会”,进行革命美术活动。是年夏被捕入狱,1933年出狱,在上海与野夫、沃渣等组成“铁马版画会”,出版《铁马版画》双月刊三期。“八·一三”沪战爆发,加入“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初到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主编《前线画报》。次年调鲁迅艺术学院任美术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委员,八路军留守兵团文化委员会委员。被推选为陕甘宁边区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1946年任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主任,晋察冀边区党委文化委员会委员。1949年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代理院长、院长,文化部顾问,全国人大代表等。他是中国新兴版画艺术的开拓者之一。长期担任美术组织领导工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了奠基性的工作。早期木刻作品有《言抗日者——杀!》《东北抗日游击队》《囚徒》等,大多珍藏在中国美术馆。写过许多重要美术评论文章,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西洋名画欣赏》《达·芬奇的艺术》等。</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 吾、艾思奇、周扬发起,成立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 艺",下设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四个系。刚成立时,沃渣任美 术系主任,教员有胡一川、江丰、马达、陈铁耕等,到1940年 时,美术系改为美术部,由江丰任主任。这时,又有一批进步 美术青年陆续来延安鲁艺学习,如古元、彦涵、罗工柳、焦心 河、夏风、郭钧、张映雪、安林、施展等。</p><p class="ql-block">事件年表</p><p class="ql-block">1929年,工余到白鹅西画会学画 。</p><p class="ql-block">1931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活动,筹建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继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会 。</p><p class="ql-block">1932年,任中国美术家联盟执委,参加春地美术研究所创作、展览活动,之后两度被捕 。</p><p class="ql-block">1936年,参与组织铁马版画会和上海木刻作者协会 。</p><p class="ql-block">1937年,筹组第三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并巡迥展出 。</p><p class="ql-block">1938年,赴延安,负责编辑《前线画报》,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委委员,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文委委员,当选陕甘宁边区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 。抗战胜利后,任华北文艺工作团政委,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党委副书记、美术系主任,晋察冀边区党文委委员 。</p><p class="ql-block">1949年,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 。</p><p class="ql-block">1951年,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悲鸿院长逝世后,任代院长 。</p><p class="ql-block">1953年,当选中国文联常务理事,中国美协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同年访问苏联,</p><p class="ql-block">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p><p class="ql-block">1961年,调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工作,坚持从事西方美术史研究 。</p><p class="ql-block">1979年,冤案得以改正,出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顾问,中央美院院长,长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主席。1980年,当选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访问法国和日本 。晚年尤重视民间美术的抢救和复兴工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