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看山

dujuan

<p class="ql-block">  没有在光雾山五彩斑斓的时候去凑热闹,是因为那万叶飘丹的浓烈已然有了太多观众。而我,却愿意在繁华落幕时刻去做一个安静的看客,为层林染尽千山过后的零落与清宁,送上一份别样的赏心与喝彩。</p> <p class="ql-block">  到光雾山那天,已是初冬,下着雨,山谷里显得尤为冷清。红叶已退场,黄叶也较为零星,只剩下那些倔强的老绿执意地葱郁着,在山谷的雾霭里透着冷灰的色调。芦苇花与狗尾草也尽显萧瑟与颓败,生出一种湿淋淋的荒愁。曾经的华彩,在不留余地的恣意驰骋后,终还是以此刻的寂然收了场。</p> <p class="ql-block">  站在空旷的河谷里,抬头仰望群峰耸立的光雾山,浮华已是昨天的事,此刻的天地一片安然。“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稀疏的游人,只是散落在万千山河里的微小生灵,融入在漫山的绿意里。</p> <p class="ql-block">  因天气原因,索道已关闭,所以直接选择去体验那条古栈道。下车时司机说:“从上山到下山,一会儿就走完了,古栈道只有一节节儿。”说得轻松,听得也轻松,似乎一迈步便能到终点。</p> <p class="ql-block">  没走几分钟就到了感灵寺。没有进寺庙里去,直接从寺庙旁边的石梯继续上山,以为再鼓一下气就到顶了。直到看到石梯上出现的标志,才知道上山有1111步梯子,看来,今天的体力要为自己的盲目上山买单了——事先没有了解这条栈道,以为只是一段很短的山路而已。即便是望见了悬在头顶上那一条高高的栈道,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此时,望着脚下已走了400步的提示牌,知难而退已无意义,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上了。</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雨已若有若无,迷蒙的远山间依然残存着一些红叶黄叶。栈道两旁古木参天,树枝上挂着的雨珠,一碰就簌簌地掉下来。石梯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一些彩色的叶子散乱地铺在上面,像是一场盛宴过后还未来得及收拾的残局。</p> <p class="ql-block">  站在仓子岭观景台,向远处望去,众多山峰静默于天地之间。属于它们的秋天里,多少人见证了漫遍山野的红赶着一浪一浪的黄,放纵得那样隆重与奢豪。此刻,沟壕纵横,谷幽峡深,却是那般安静与沉稳。在老绿覆盖的山林间,隐约听得见瀑布与山泉的声音,难得的原始旷野的自然天籁,难得的本朴和自然。</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中,终于爬完了1111步梯子,正要松一口气,山路一转,才发觉已然到了最险要的地段——“垒石岩”的飞云栈道,走过栈道才能下山。不过,此处也还有一种选择,继续往上走石梯,绕后山大半圈也能走到栈道那头的下山小道上,就完全可以避开栈道了。既然来了,那就挑战一下吧。于是,怀着壮士般的斗志,毅然踏上了这条完全悬空且没有任何视线遮挡的栈道。280米高的光秃秃的悬崖,与地面垂直90°的绝壁,实在让人胆颤。好在栈道旁边有护栏,护栏上挂着的一条条红色祈福带,给了心理上一些安慰,有了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  在栈道上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翼翼,那悬于高空的感觉既惊险又刺激,不敢用力踩,也不敢走太快,只能一步步挪移。走到栈道中间,一眼望尽万壑千山,红叶已交替退出,次第而归,为化作春泥去作护花的准备了。俯瞰脚下,是U型河谷,是太极天坑,山与水在此相互缠绕,绵绵大巴山有了别样的柔情,此时不再害怕,以这种难得的视角定格了许多美景。</p> <p class="ql-block">  终于踏上下山的路了,此刻的心情特别轻松。下行到通木嘴,再回望绝壁上的栈道,此时,满满的成就感,突然觉得它那么稳妥,那么温暖,在绝壁上悬出了云卷云舒般的惬意与安然。太极天坑中那高耸的石笋,此时也显得神圣而庄严,它见证着地壳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成了一处超凡脱俗的山水奇观,也成了光雾山的精华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一步一步往山下走,石阶上依然有零落的各色的叶,现在看什么都觉得美。上山,是茫然未知的挑战,是只管爬完1111步石梯的迫切;下山,是已然明知的目的地,是战胜困难后的愉悦。人生何尝不像这山路一样?从一出生便在往终点赶,过程曲折漫长,有艳阳也有风雨,但我们只管心怀热爱的朝前走,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走向终点的插曲。正是因为这些小插曲,人生才有了跌宕起伏,才有了不确定的参差错落,也才有了无限未知的期待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此行,没有漫山红叶的加持,山就是山,披了绿,含了烟,衬着一角天青色,染就了一幅远离了喧嚣的山水长卷。置身其间,似乎立于尘世之外,却分明又与尘世同在。那就,把这散淡的素色水墨画,收藏于心,收藏一份幽远的空山禅境,收藏一份切近的人间暖意吧。</p>